亲爱的埃里克

缇娜的旅加随笔

<h3>埃里克是谁?就是《戒掉网瘾的他》及其续篇的男主人公,我的儿子铭呗! 这次姑且称呼他的英文名吧? 他叫Eric,埃里克。 Eric这个英文名来自于儿子小时候非常喜欢的英国电视剧,叫《童犬埃里克》,说的是一个叫埃里克的男孩会变狗的故事,满脸雀斑的埃里克一抓鼻子就会变成一条小狗,让人印象深刻。想象叫Eric的小伙子,都是纤细高挑,不识人间烟火的美男子,正是我梦想中儿子长大成人后的帅模样,我就跟铭说,Eric 这个名字好听,叫的人不多,你就叫Eric吧。在国内读完小学三年级的Eric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开始了没作业,玩耍和睡眠多,且狂吃牛肉的生活。<br></h3> <h3>在国内时上小学时,Eric是个腼腆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小胖子,但是会冷不丁地抄起校园里浇花用的刺水枪,冲同学一通乱喷,导致大热天被老师关禁闭,课间时不准离开教室半步。虽然自由散漫,连个小组长都没的当,上课也做不到手背后,腰挺直,但是每个学期的成绩还是颇让父母满意的,数学总是100分,语文从来没有低于98分。记得Eric刚到加拿大时,我就对他说:“你在国内就是个好学生,妈妈相信你,好好努力,在加拿大一定还是个好学生!”Eric的回答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妈妈,我在中国就不是个好学生!”<br></h3><h3><br></h3><h3>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的回答,显示了Eric多么的不自信。是个性使然?还是父母引导有误?抑或是教育体系的不同导致的?不得而知。来到加国后的中国家长们很快就发现让他们后悔莫及的事情,那就是这里的小学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孩子们放学后就是疯玩,这几乎让所有的中国家长头疼。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要教所有的课程,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乃至体育和法语等等。还有更让家长抓狂的,就是年级混班,二三年级,或者三四年级混在一起上课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奇葩的事情还有Eric的班主任老师每天带着家里的狗狗去上班,狗狗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任由同学抚摸;下大雨时,老师让学生冒雨围着校园跑步……还有中国家长必须要接受的,就是取代课外作业的大量的义工时间,号称培养公民意识,比如让小学生轮流在放学前后维持校门口的交通,还会让他们走上街头,为学校图书馆的修缮募捐,或者动不动就让学生义卖巧克力,也是为学校什么工程捐钱。每次募捐,Eric都特别卖力,他筹到的捐款和卖出去的巧克力,总是比别的同学多,这种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做的再出色,自然也得不到看重学习成绩的老妈的任何表扬。</h3><h3><br></h3><h3>但是不得不说,Eric的英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文却节节败退。汉语成语几乎全部忘光了,偶尔把“顺藤摸瓜”说成:“顺藤摘瓜”,博大人一乐。有时想教训他时借用个成语,突然痛苦地意识到已经无法沟通了。</h3><h3><br></h3><h3>记得小学6年级的时候,学校排演话剧《罗宾汉》,主演大多数是当地的白人孩子,老师鼓励不参演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布置了诸如帮助找道具或排练时提台词等任务,我当时非常反感老师的做法:“都是洋人孩子演出,没有亚洲孩子什么事,这不是种族歧视吗?”Eric的回答仿佛被老师洗了脑:“妈妈,没有歧视,老师说这是个团队,每个同学都是团队的一员!”之后Eric先把自己的玩具弓箭贡献给了“罗宾汉”,放学后就骑着自行车外出,到处找树枝,自己动手给其他参演同学做道具。不知小学毕业时Eric的“好公民”奖是否与捡树枝有关,亦或是常常替同学执勤维护交通,反正是同学们一致选出来的,反正是和成绩好无关的,父母并不以为然的奖。<br></h3> <h3>到了高中11年级(高二),Eric听了历史老师的鼓噪,竟然说他高中毕业后的理想是参军!吓得我心惊肉跳,立刻跑到学校,找校长约谈。没想到校长笑眯眯地解释说:“加拿大的军队福利待遇好,退伍后可以免费上大学,也有很多人留在军队从事专业工作,比如当军医和工程师……”这解释根本无法说服我,自己的独子当然是要培养他当工程师的,但绝不是在军队,这不是去阿富汗送死吗?过了没多久,Eric再次挑战了我的底线,提出要参加校篮球队,让我这个坚信学业至上的妈妈,无法接受。刚说出:“不同意!精力要放在学习上……”,没等话说完,Eric 突然拉开三楼卧室的窗户,恶狠狠地说:“不同意是吧?那我就从窗户跳下去!”吓的我顿时魂飞魄散,连连说:“行,行,我同意,同意还不行吗,你去吧!”老公的反应更是让我七窍生烟:“打个篮球都不行啊,他又没去打游戏!”这一放手,就连人影都不见了,晚上经常打比赛不说,一到周五循环赛开始,整个周末就踪影全无了,学习似乎成了百忙之中抽空搞一下的事情。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迷惘:这个年轻气盛,说一不二,体型壮硕的高大男孩,为何如此陌生,他还是小时候那个有着婴儿肥,对妈妈充满了依恋和仰慕的他吗?</h3><h3> 从此我的脸上就没有了笑容,家里面火药味十足,对他动不动就是一通呵斥,根本无法心平气和地说话。倘若看到放学后Eric站在操场边上美滋滋地观战女同学的足球比赛,心中更是燃起了无名之火,一边开车一边奚落,车子被我冲上了天的愤怒搞的走走停停,全然不顾撞车的危险。有一次Eric被我教训得坐不住了,坚决要求雨中下车,一路淋了个落汤鸡回家,让我哭笑不得。到了12年级(高三),老妈我刚刚接受了体育运动是加拿大人生活的重心这个现实,却听到Eric 很随意地说:“我决定退出篮球队了!”令我心中一阵狂跳:“哦,这么好?打算好好学习了?”“妈妈,朋友建议的,我加入学校Jazz Band(爵士乐队)啦!” 告别了篮球循环赛,循环演出又开始了,今天去惠斯勒演出,后天又去加州迪士尼演出,我又不失时机地嘲讽他:“就你那萨克斯风吹的,纯粹就是滥竽充数!”唉,不小心又冒出个成语,还要不厌其烦地解释一番。没有别的选择, 只好顶风冒雨,一大早送他去学校排练,可怜我那望子成龙的愿望,再次遭到了无情的碾压,变得不名一文,遥遥无期了,而Eric,在一次次的巡回比赛和演出中,快乐地度过了多姿多彩的高中时代。</h3><h3><br></h3><h3>就这样,Eric12年级的微积分学的不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让我非常怀念国内题海战术的种种好处,一度后悔带他来加国读书,我们曾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于是我们在娱乐活动极其匮乏的中学时代,忘我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度过了暗淡无光的高中时代,因为千军万马是必须要过上大学这个独木桥的……加国的松散放羊式的教育岂能和国内的强化式教育相比?没有题海战术,又怎能牢记大量的数理化公式?对加拿大的教育一时之间恨之入骨……不经意间再定眼一看高中时期的他,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内向和不自信,变成了一个课堂辩论和演讲能力高超,爱管同学的闲事,擅长组装家具和电脑,酷爱音乐和运动的一米九的高中生,难道这一切都是牺牲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换来的吗?我该如何评价加拿大的教育呢?我又困惑了……</h3> <h3>这不,我家这位管闲事大王,竟然管到马路上去了!正在开车去外面吃饭的路上,突然发现路上有类似木板样的障碍物,车子已经开过去了,Eric却立刻停下车,准备把它搬挪到便道上。“别去,危险!”我说。“不挪对别的司机才危险!”他还是跑回去把它搬到了便道上。我只好揪心地目视着他,并摁下了快门……</h3><h3><br></h3><h3>告别了陷入网瘾不能自拔,辍学和转换专业的历史,Eric终于迎来了成绩全优和工作顺利双丰收的日子,云开雾散,又到了坐下来谈话的时间了,想说爸爸妈妈为你骄傲,话到嘴边却又变成了鞭策:“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感到欣慰……!?”<br></h3><h3><br></h3><h3>亲爱的埃里克,你在崇尚个性张扬的异国文化中长大,不时地挑战着父母固守的传统文化底线,颠覆了我们对教育目的的认知,犹如将我们送上了过山车,时有绝望透顶,时有惊喜万分。</h3><h3><br></h3><h3>亲爱的埃里克,尽管你的数学不够好,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快乐青年,令我们猛然醒悟,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你长大以后的样子吗?</h3><h3><br></h3><h3>所以,埃里克,感谢你,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