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蹉跎悠悠事,世纪重逢久久情

田园牧歌

<h3>往事一旦冲开记忆的闸门,就会像万马奔腾的潮水一样奔流!况且这些往事是被封尘了半个世纪!1968——2018记载着文革中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留下了传奇的经历和悲壮的历史!</h3> <h3>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成为历史!但亲身经历过这一过程的知青们,对其的酸甜苦辣无不刻骨铭心!岁月像河流,承载着痛苦与欢乐!</h3> <h3>五十年啊,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人的一生中却是无法复制的永恒!岁月的消失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历史的长河难以把握客观真实的评价!</h3> <h3>2018年9月21日注定是一个让马圈子五队知青永生铭记的日子!沈阳、大连、鞍山三地知青半个世纪的重逢!历史将见证奇迹!岁月如歌,人生如梦!当封尘的记忆被重新唤醒的时候,当年风华正茂的你我都以进入古稀之年!</h3> <h3>马圈子村领导得知五队的活动非常支持!大队领导葛书记带领村干部看望三地知青,使大家很受感动😹!</h3> <h3>五十的相聚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彼此就会形同路人,然而一句我是Xxx时,热浪顿时涌入心头!</h3> <h3>姐妹们欢聚在马圈子这片热土上,重温那难忘的时光。无论是成功还是受挫,平淡还是辉煌,都没有把故地和友情遗忘。这里没有高低贵贱,这里没有世态炎凉。因为她们始终相信:她们有缘,她们有情,她们更有善良。<br></h3> <h3>葛书记向大家介绍马圈子的变化!欢迎大家经常回到第二故乡看看!</h3> <h3>笔者有幸与葛书记合影</h3> <h3>左起笔者、佟德新、葛书记、刘敏、李淑娟在村委会办公楼前合影。</h3> <h3>马圈子大队村委会领导葛书记在来宾簿上签字留念。</h3> <h3>原青年点点长张德奎签字留念。</h3> <h3>张德奎、马福霞、金怀敏、徐明秀签字留念。</h3> <h3>佟德新、周燕、黄利喜签字留念。</h3> <h3>金贵林、刘孝东、孙昌友、王俊清、苏振清签字留念。</h3> <h3>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座谈会在黄利喜和谢文珠的主持下,隆重召开!</h3> <h3>  绝大多数知青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都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刻苦铭心的难忘记忆。许多人至今都会魂牵梦绕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思念这一代人人生最困难时,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二故乡,感恩善待庇护他们的父老乡亲。现任村委会葛书记讲话。</h3> <h3>原马圈子大队书记82岁的老书记刘洪财讲话。</h3> <h3>张德奎讲话</h3> <h3>大连知青代表徐明秀讲话。</h3> <h3>鞍山知青代表刘敏讲话。</h3> <h3>对我们本次活动作出突出贡献的贫下中农代表刘文贵讲话。</h3> <h3>沈阳、大连、鞍山三地知青五十年相聚合影留念</h3> <h3>沈阳知青合影留念</h3> <h3>大连知青合影留念</h3> <h3>鞍山知青合影留念</h3> <h3>六八届知青合影留念</h3> <h3>当年知青们乘坐在载货的解放牌汽车上、接受父老乡亲的夹道欢送。此情此景犹如昨天!<br></h3> <h3> 时代赋予了他们特殊的称谓知青,是执着追求让他们谱写了篇章。往事的回忆是他们对时代的眷恋,今日的欢聚是他们对幸福的向往。<br></h3> <h3>我是张德奎,1968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2年抽到电力学院学习,后分到东北电力公司任处长。</h3> <h3>我是高振生,1968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2年被抽到盘锦石油公司。</h3> <h3>我是徐明秀,女,生于1949年12月。1969年3月下乡盘锦前进农场马圈子五队。1971年参加工作辽河油田运输公司。1990年调回大连三环集团。<br></h3> <h3>我是杨国英,生于1949年12月,1969年3月下乡到盘锦前进、农场马卷五队。任排长、伙食长71年3月任田家供销社营业员,72年10月回大连在罐头食品厂印铁车间,后独立为:大连印铁制罐厂”任工人、团支书、党支书。<br></h3> <h3>我是赵起,1968年9月24日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0年12月20日入伍到沈阳军区后勤四分部汽车修理连。1976年4月复员到沈阳市建筑材料公司。<br></h3> <h3>我是郝忠太,1968年下乡马圈子,1978年回城,分配到沈阳市汽车连杆厂<br></h3> <h3>我是金怀敏,1969年3月下乡到盘锦马圈子,1974年回城到大连造船厂。1999年8月退休大连造船医院退休。<br></h3> <h3>我是楚英,生于1950年4月2日,1969年下乡盘锦前进农场马圈子五队,1973大连泉涌商店工作。<br></h3> <h3>我是李淑娟,1968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70年和孙文久相爱并喜结连理!现居住在马圈子五队,生活幸福美满!</h3> <h3>我是赵洪宇,1968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2年被抽到盘锦石油公司。<br></h3> <h3>我是马福霞,1968年下乡去盘锦,1972年回沈阳,在沈阳市木材三公司工作。<br></h3> <h3>我是赵有新,男,生于1949年10月。1969年3月下乡盘锦。1971年辽河油田运输公司。1990年5月调回大连三环集团。<br></h3> <h3>我是金贵林,70年9月上山下乡在马圈子五队,75年9月份分回沈阳,分配到住宅一公司一处干后勤工作直到退休。<br></h3> <h3>我是佟德新,1970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3年回到沈阳在橡胶研究所工作。</h3> <h3>我是刘敏,一九七三年一月十日来马圈子五队,曾任马圈子大队副主任、团总支书记。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回鞍山,回来后在中国治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工作。职称高级工程师。<br></h3> <h3>我是张福云,1970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5年抽到盘锦塑料厂工作。</h3> <h3>我是黄立喜,72届鞍山知青,75年到辽河油田测井公司工作。85年调入油田电力系统,转战沈阳采油厂、茨愉坨采油、科尔沁油田。工作角色转换五次,退休回沈阳居住。<br></h3> <h3>我是孙昌友,1972年12月由鞍山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4年12月30日至1978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1389部队服兵役。1978年至退休在鞍钢无缝钢管厂工作。<br></h3> <h3>我是周燕,1973年1月10日,响应祖国号召下乡盘锦前进农场,马圈大队,第五小队插队落户。1975.9月份回城。在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任党支部书记。<br></h3> <h3>我是姜丽萍, 一九七三年一月来到马圈子五队,一九七五年十月招工进辽河油田、油建一大对做电工,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后被单位选送大学深造,然后被分到深圳工作至今,现定居广东深圳。<br></h3> <h3>我是刘孝东,七二年十二月下乡到马圈子五队,七六年十二月底回鞍矿山建设公司工作。<br></h3> <h3>我是苏振清,1973年1月10日从鞍山下乡盘锦马圈子五队,1995年回城分配在二建,96年转到胜利照像馆,04年退休<br></h3> <h3>我是王俊清,1973年1月10日从鞍山来盘锦马圈子五队,1975年底招工回鞍山,回来后在,长途线务站工作<br></h3> <h3>我是王晓莲,73年1月下乡,76年2月回鞍,分到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76年6月去学习,后在三冶做预算管理工作,现在还被原单位聘用。<br></h3> <h3>我是王国胜,1970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5年被抽到盘锦石油任科长。</h3> <h3>我是朱英,1972年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5年抽到盘锦石油。现安家落户在盘锦。</h3> <h3>我是谢文珠,1970年9月下乡到马圈子五队,1974年4月抽到师范学校,就读于数学系,后分到教师学校任教研员。</h3> <h3>阔别五十年的地方怎能不好好地看看她翻天覆地的变化</h3> <h3>客车载着我们一路欢歌笑语</h3> <h3>欢乐的心情都挂在脸上</h3> <h3>美丽的红海滩,红海滩风景廊道区坐落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镇境内,总面积20余万亩。这里以红海滩为特色,以湿地资源为依托,以芦苇荡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苇海,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还有许多火红的碱蓬草,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被喻为拥有红色春天的自然景观。</h3> <h3>七彩庄园集乡村采摘、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园区主要划分农家菜园、阳光温室、百果园、葡萄长廊、金水垂钓园、百合园、水上乐园、农家乐园<br></h3> <h3>我们围坐在一起听歌欢乐的畅谈</h3> <h3>让我们彼此再看一眼吧,我们已没有下一个五十年!</h3> <h3>这山这水这里的人永远是我们不能割舍的爱!我们会永远记得善良的人们!我们会永远记得我们最美好的时光都贡献给了这里!</h3> <h3>这熟悉的村庄院落</h3> <h3>这金黄的稻浪</h3> <h3>友谊是一道彩虹,无比美丽;友谊是一条小河,永不停息;友谊是一棵青松,四季长青!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珍贵的友情总是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它包含了许多欢笑、温馨、浪漫,许多记忆。<br></h3> <h3>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管未来有多遥远,前行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