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的传说

昝辉随笔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武汉主城区50公里,海拔582.1米,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天池、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景区面积78平方公里,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部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 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东北部,巍巍大别山的南麓距武汉市区仅50公里之遥,有一座雄奇险峻的山峰巍然耸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荆楚名岳”——木兰山。 (这张照片是我的得意之作,就用它作为封页吧!) 在武汉生活已近十年,周边的景点基本上都去过了,唯独没有游览过木兰山。"五一"这天一大早,全家总动员,决定凑个热闹---出门儿看人流!😋 早上8点30分出发,经东风大道高架桥上三环---机场高速---沪蓉高速,一路畅通;就在我们深感庆幸之时,传说中的高速大堵车竟然与我们不期而遇,我们在仅仅只有6公里的岱黄高速上缓慢爬行了整整50多分钟! 一路向北!进入黄陂市区,通往木兰景区的路况非常好,全是新修的柏油路,一路未堵,快到景区的时候,车辆才逐渐多了起来。 10点40分到达木兰山脚下,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停车位,后来终于在一个卖香大婶儿的摊位旁边停好了车,代价是必须买她的一炷香! 木兰山山势呈南北走向,南低北高。林地面积373公顷,林区面积达2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整个风景区分为古庙区、石景区、花苑区、山庄区四区。 古庙建筑应该是木兰山上最有特色的吧,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沿着木兰山公路 ,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巨大岩块,传说这是花木兰从军十二载,荣归故里时下马的地方,因而称为“下马石”。 曲径通幽,拾阶而上,初夏的阳光伴着清风徐徐,整个人仿佛从心底抽出了一粒欢愉的种子,四向蔓延,开出花儿来! 只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还是头回看到“好汉坡”。 据说,上得此坡真好汉,木兰为你做裁判! 山上有木兰山古建筑群,建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形成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群,占地3万多平方米。自前向后有南天门、二天门、回光殿、木兰将军坟、木兰殿、斗姥宫、朝天门、报恩殿、帝王宫、三清殿、娘娘殿、玉皇阁、金顶等。常年举办国际A级赛事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和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 木兰山的建筑有新有旧,墙体门楼基本上都是由石头砌筑而成! 山上各式香台、庙宇随处可见。木兰山是千年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其中,以金顶、玉皇阁、木兰殿、大佛殿、药王宫的香火最旺! 木兰的最高峰—金顶,海拔582.1米,它是木兰山上最早的道教建筑,始建于隋仁寿四年,重建于1983年。原为“九皇宫”,在“朝天宫”后,先是供奉北斗九皇大道君,后改奉真武。偏殿称报恩殿,塑有真武神像。金顶建成后,因“九皇宫”供奉真武早于“金顶”,而改名“古金顶”。 度娘告诉我:金顶,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建筑概念。地理概念一般是指名山的山顶,而建筑概念是指房屋的镏金屋顶。 别看我们一家三口在这儿乐哈哈,其实我真心觉得这木兰金顶完全没法儿和咱十堰"雷火炼殿"的武当山金顶相媲美! 把你捧在手上 虔诚地焚香 剪下一段烛光 将经纶点亮 把你放在心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苍 指引我方向 让我能安心在菩提下 静静的观想…… 虽然海抜不高,但是一路徒峭的阶梯还是让人气喘嘘嘘,终于爬到了山顶,心情舒畅,照片不用美颜都美美哒! 木兰山是我国一代巾帼英雄忠孝勇烈的木兰将军的故乡。然而,在木兰山上还有一条发育极好反映地球深部奥秘的高压蓝片岩变质带,却是鲜为人知。 我们之前看到的那块"下马石",就是木兰山高压蓝片岩带神奇的缩影。 木兰山蓝片岩带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下,造就出了雄奇壮观的山峰和出神入化的天然美景,成为今日荆楚大地上难得的绮丽风光。 木兰山盛夏如春,气候宜人,有很多城里人专门前来避暑度假,向路边小摊摊主打听了一下,大概一个月吃住合计1800元,平圴一天开销不到100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山是木兰故里,始称于南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大诗人杜牧登木兰山题写了千古名句《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版本的花木兰吧! 中国画风的花木兰: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完全是古代女汉子一枚! 传统戏剧中的花木兰:唱念做打,刚柔并济,谁说女子不如男! 电视剧中的花木兰:女扮男装,俊美小鲜肉! 舞台剧中花木兰:回归女性化,仙剑奇侠! 电影动画片中的花木兰:迪士尼版个人英雄主义的奇葩公主! (以上图片除花木兰剧照,其它所有照片均为作者手机拍摄;文字部分除引经据典外,均为原创,字简文拙,望各位看官笑涵。若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