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藏,很多人既向往又害怕的地方,一个神秘而又神圣地方。</h3><h3>放下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丢下世俗的烦恼,没来得及仔细估量行程中的困难,于匆忙中向着梦想的天堂出发了。<br></h3> <h3>大渡河波澜壮阔。</h3> <h3>不敢想象当年的勇士在没有木板的铁索桥上迎着敌人的炮火是如何前进的,向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致敬!他们的精神就像这奔腾不息的河水一样永远流传!</h3> <h3>熊宗卡,海拔4218米,第一次站在这样高海拔的地方,带着小害怕的欣喜。</h3> <h3>很幸运的看见了骑在山间的彩虹,就像一条巨龙俯身亲吻它的孩子,短暂的又像隐身术一样忽的不见了。</h3> <h3>清晨的香格里拉镇。</h3> <h3>香格里拉镇的建筑风格独特,街道不宽却秩序井然,街头的藏民雕塑、街角的小花,每一处都很精致,这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br></h3> <h3>稻城亚丁,听着名字就想来的地方。</h3> <h3>亚丁,藏语意为“向王之地”,三座终年不化的雪山即是三座护法神山,藏传佛教中称其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br></h3> <h3>草甸子、河流、湖泊,一幅幅美丽的画卷。</h3> <h3>很遗憾没有登上4600米的牛奶海,在4500米的山脊上果断放弃,返回途中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还好挺过来了。提醒首次到达高海拔地区的朋友,运动节奏、幅度、频率以及运动量一定要控制好,轻举缓动,做一切活动都要慢,哪怕是去厕所也要慢蹲慢起——一切动作都要慢条斯理。</h3> <h3>随处可见的玛尼堆,玛尼堆是藏民用大小不等石块、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br></h3> <h3>离开稻城亚丁继续一路向西。</h3> <h3>318国道巴塘境内常常会有滑坡险情,还好我们只等了十几分钟,应了“想好就好”之意,无论什么事情,你心中有信念,希望它好,它就会如你所愿,一切顺利!</h3> <h3>对于这些骑行者、徒步者,我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高原地带我坐在车上尚且喘不过气来,他们风雨兼程骑行甚至徒步几千公里,需要何等的毅力,何等的坚持!</h3> <h3>这样陡峭的山路对于我这个从大山里来的人来说,险要的程度还是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出乎意料的险,还好一切顺利!</h3> <h3>奔流于深山峡谷中的怒江。</h3> <h3>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却不敢多停留,一是怕高反,二是要赶路,今生的缘份,只能和它匆匆一面。</h3> <h3>七十二拐。近处绿茵茵的草地,远处不同颜色有层次的山脉,天空飘着白云,美得令人心醉。</h3> <h3>神圣的布达拉宫</h3> <h3>虔诚的佛教信徒</h3> <h3>在布达拉宫俯瞰拉萨<br></h3> <h3>拉萨街头</h3> <h3>纳木措湖</h3> <h3>从拉萨到纳木措湖再到格尔木,海拔基本都在4600米以上,很有点害怕,几乎要放弃了,感谢最后的坚持。<br></h3> <h3>鸣沙山和月牙泉</h3> <h3>在茫茫的沙漠中,鸣沙山怀抱一汪清泉,一弯新月,灵动而精美。据说,鸣沙山的沙被风吹到泉边,而在夕阳西下之时,风向又会回转,沙子再被吹回到山上。前一天的游人踩过的脚印,第二天总会痕迹全无。风,总是以月牙泉为中心,沿着坡面向鸣沙山顶吹去,永远也无法淹没月牙泉,就这样让她在沙山的怀抱中安详地躺了几千年。<br></h3> <h3>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艺术家们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h3> 敦煌市街头夜景<br><h3><br></h3> <h3>嘉峪关</h3> <h3>关外的狗尾巴草</h3> <h3>张掖七彩丹霞</h3> <h3>出西藏后又很欣喜的看见美丽的祁连山草原,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h3> <h3>天水伏羲城。据传天水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br></h3> <p class="ql-block">这次川西线进,青藏线出的自驾游历时十五天,行程8138公里。我们一行六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照顾,经历过风雨也看见了彩虹,更考验了自己,我们翻过了海拔5213米的唐古拉山口和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找到了三江源,跨过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看见了藏羚羊,感受了青藏高原的广阔无边……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天上的西藏!</p> <p class="ql-block">回家了,家乡的天空依然那么蔚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