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德风 身正令行(市中城管论语下篇再十二则)

锐文

<h3>  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金秋九月,儒商大会在济南胜利召开,正是孔孟之乡盛事一件!</h3><h3> 市中执法人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儒家思想的魅力,运用到品质市中的建设之中。</h3><h3> 在上两篇中,已部分阐述了市中城管论语,感兴趣的同学请移步:</h3><h3><br></h3><h3></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ml1hvep?share_from=self&amp;v=4.6.2&amp;share_user_mpuuid=6c04488945545f84df7b816defc1605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儒风大道 天下归仁(市中城管论语上篇十三则)》</a></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mudxxbb?share_from=self&amp;v=4.6.2&amp;share_user_mpuuid=6c04488945545f84df7b816defc1605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至诚天下 仁者爱人(市中城管论语中篇又十二则)》</a></h3><h3><br></h3><h3> 君子德风,身正令行!让我们看一看市中城管人如何以身作则、从脚下做起。</h3> <h3>【之一】身正令行</h3><h3>【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h3><h3>【释义】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h3><h3>【实例】拆违拆临工作开始以后,我们坚持先公家后个人,先党员后群众,就是这个道理,当涉公单位、执法单位自己的违建轰然倒地之时,才是群众衷心爱护衷心支持之时!拆违拆临伊始,六里山中队就将辖区某重点涉公单位予以约谈拆除,顺利推动了拆违工作的进行。</h3> <h3>【之二】君子之德风</h3><h3>【出处】语出《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h3><h3>【释义】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h3><h3>【实例】对于城市管理工作,处罚往往是最终的一种手段,如何用德来化解矛盾,用情来感化群众,达到君子之德风的效果,市中执法局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市中执法局女子中队一直以来异常重视此项工作,走访学校、机关、相关联系单位,宣讲有关政策,组织各种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的群众性问题,达到城市管理的多赢、共赢效果。</h3> <h3>【之三】小不忍则乱大谋<h3>【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h3><h3>【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h3><h3>【实例】六里山中队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队伍,随着拆违拆临的持续推进,涉及到很多当事人自己小院中的违建小房,涉及个人利益,六里山中队积极配合辖区居委会,做当事人的工作,顶着当事人的谩骂攻击,工作人员都忍受下来,直到工作顺利完成。</h3></h3> <h3>【之四】君子不可小知,可大受也<h3>【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h3><h3>【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h3><h3>【实例】对于君子,往往更大的责任才能体现价值。国家环保督查期间,六里山中队面对的当事人有很多都是省级、市级单位,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中队迎难而上,勇于担责,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将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其中的责任和艰辛如人饮水,只有执法人员自己才能完全体会。</h3></h3> <h3>【之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h3><h3>【出处】《论语·尧曰》(为《论语》最后一章)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h3><h3>【释义】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h3><h3>【实例】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用今天的角度来看,孔子说的命就是指自然规律,礼就是指规则法律,解释起来就是:不了解客观规律就不是君子,不了解法律规章就不能立身,不了解言语就不能了解别人。在实际执法工作中,我们要多多充实自己,多学习科学知识、法律规定,多多与别人进行沟通,才能确保工作的开展和自我修养的健全。</h3> <h3>【之六】见善如不及</h3><h3>【出处】《论语·季氏》子曰:“‘见善如见不及,见不善如探汤’”</h3><h3>【释义】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h3><h3>【实例】作为执法队员,要有底线思维,哪些必须做,哪些不应该做应当一目了然。市中执法局将网上办案系统列入规划后,执法审理科李明科长充分领会意图,全力投入办案系统设计工作之中,虽然是新生事物,但是也“见善如不及”,积极协调运作,明确规范化,效率化,法制化的目标,积极推广付诸实施,引导了执法办案水平的提高。</h3> <h3>【之七】执两用中</h3><h3>【出处】《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h3><h3>【释义】&nbsp;中国古人崇尚中庸之道,就如同天平一样连两端不偏才能保持平衡。</h3><h3>【实例】执法队员执行的是国家法律,如同天平一般,要做到公正公平,案件办理犹是如此,市中执法局执法审理科建立健全从立案审查,到案件审理,集体安神,结案审理等一整套检查监督体系,去报案件办理公正公平。</h3> <h3>【之八】行远自迩<h3>【出处】《礼记·中庸》:“辟(通“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h3><h3>【释义】走远路必须从近处迈出第一步。比喻做事都得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h3><h3>【实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道路上的碎纸片,从每一个占道经营的小商贩做起,积少成多,达到最终目标!</h3></h3> <h3>【之九】设身处地</h3><h3>【出处】《礼记·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h3><h3>【释义】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h3><h3>【实例】年中,一位占道经营业户引起了中队的注意,此业户是辖区一名便民修车修鞋师傅,身体有残疾,六里山中队在经过反复考量后,为其统一配备了服装标识,并设定了一定区域进行经营,既照顾了困难群体,又杜绝占道经营行为。</h3> <h3>【之十】因知勉行<h3>【出处】《礼记·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孔颖达疏:“谓临事者有困,由学乃知……勉离自强而行之。”</h3><h3>【释义】指遇到困惑,刻苦学习知识,并勉力实行。</h3><h3>【实例】城市管理网络化智能化之后,很多内容需要重新学习,六里山中队陈立新、孙德全两位老同志,认真学习网上办案系统,面部识别系统的有关知识,因知勉行,以身作则。</h3></h3> <h3>【之十一】预则立,不预则废<h3>【出处】《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h3><h3>【释义】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h3><h3>【实例】凡是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六里山中队,根据局领导统一安排,年初,年中都确立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持续各方面的工作推进,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把握之仗。</h3></h3> <h3>【之十二】治国齐家</h3><h3>【出处】出自《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h3><h3>【释义】指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h3><h3>【实例】管理城市,整治家庭,缺一不可。市中执法女子中队,在重视工作的同时,注重家庭的照顾,到产假在家休养的队员家中上党课,既不荒废工作,又照顾到家庭的温暖,缺一不可。</h3> <h3>经过上篇,中篇,下篇,六里山中队的市中城管论语已经论述完毕,感谢您的观看!儒风大道,如海之辽阔,我们的论述,可能还不能窥得一斑,只希望能借儒商大会东风,让全社会掀起学习论语的热潮,再一次感谢您的观看!</h3><h3><br></h3><h3>执笔编辑:六里山中队李广锐</h3><h3>全力支持:市中执法女子中队</h3><h3> 市中执法执法审理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