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九月金秋,硕果累累。2018年9月26日,荔湾教育人迎来了贵宾——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红恩博士、李建民博士莅临环市西路小学,对荔湾区新样态项目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余仁生副院长、王琳珊主任、杨绍彭副主任、区教研员、片区校长及课程再造、魅力课程创建的骨干教师等参加本片大调研活动。
新样态学校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新趋势,旨在基于学校内在的文化基因,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条件,突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特征,打造属于自己独特样态的学校。<br></h3> <h3> 调研会的第一项议程是四所学校的校长进行新样态学校建设工作汇报。环市西路小学陈表香校长作了题为《让生命绽放耀眼的光芒》汇报。陈校长介绍了我校在“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力“未来之星”作为育人目标,在课程校本化实施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以校园剧为载体的课程统整项目,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元化学习的平台,逐渐建构学校的新样态,新面貌。<br></h3> <h3> 芳村实验小学刘纯健校长、流花路小学曾锐校长、南塘大街小学彭文辉校长也向专家们汇报了自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成立以来,各校在育人模式建构、课程体系完善、学校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br></h3> <h3> 在新样态课堂展示中,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我校青年教师陈小庭执教了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What’s your name》。陈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富有童趣且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一个个互动游戏中,引领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玩中学,玩中用,突出其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了新样态的课堂理念。<br></h3> <h3> 随后,专家们对校长们的汇报和课例进行了点评。李建民博士根据校长们的困惑,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新样态建设的基石,同时课程建设要注意思想性、整体性、参与性、生成性、实践性,强调要关注“学校的人”。李红恩博士肯定了各校的前期工作,并谈到新样态学校与特色品牌学校的区别,从“文化内生”入手,为各校下一阶段工作指明方向。<br></h3> <h3> 下午,调研会分片区进行2018学年项目组片区工作方案研讨。热烈的研讨后,片长向专家汇报了下五年工作计划。专家们肯定了学校在新样态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同时提出今后要在课程体系建构、育人目标落实等方面注意其关键点、出发点、突破点、落脚点和创新点,对学校新样态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余仁生副院长作总结性发言,指出下阶段任务是加强片区研讨,创建“课堂再造”、“魅力课堂”的模式,做好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推进工作,做到一个学校一个样。<br></h3> <h3> 在中国教科院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踏上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新征程,办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教育,为荔湾教育蓬勃发展添砖加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