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铺梁之观音寺的传说

古泉轩

<h3>  观音寺位于王铺乡青林村、郭集村和甘谷大庄朱权村的交界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为秦安、甘谷、通渭三县民众共有的佛教胜地。山顶有一颗伞状的酸梨树,远远望去,似乎有一卧佛撑一巨伞,构成一道奇特的景观。观音殿为寺位于山腹平地,群山环绕,显亲河的一条支流从这里发源,绕寺而去。寺对面有一山如虎蹲卧,林木苍翠,清幽宜人。现存大殿为观音殿,供奉菩萨一尊,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殿前廊沿有湫泉一眼,每至天旱,人们于此取湫祈雨。殿后有观音菩萨肉身坟墓,保存较好,前有碑刻一通。寺内存有晚清咸丰年间牛树梅在四川做官时所献求雨匾额一方,上书“故野甘露”四字。(牛树梅故里正是观音寺邻村)<br></h3> <h3>  相传,唐五代天福年间947年-950年,柿子川今静宁县李店乡一带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樊。其妻郭氏于农历二月十九晨时生下一女,取名樊英,樊老爷视若掌上明珠,倍加疼爱。据传樊英降生时,五彩祥云笼罩樊家庄院,直到樊英呱呱坠地,母女无恙,五彩祥云才缓缓散去,人们都感到万分惊喜。</h3> <h3>  樊英长至八岁,跟母亲学会了捻线,终日捻个不停。嫂子到地里除草剜菜时,樊英也跟随去除草剜菜.到了野外,樊英就会盘腿坐下捻起线来。不觉中己是炎日当空,嫂子见樊荣仍是捻线不止,而篮子空空,就说:"樊英,天色不早了,你连一颗菜都没有剜下啊。樊英不慌不忙,扎好线陀放在一边。操起铲子,蹭蹭几下,一篮子野菜就满了。嫂子心想,我半天都剜不满一篮子,她怎么一陈陈就剜满了,便问道?妹妹,你如何有此巧手。樊英笑而不答,嫂子很纳闷。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嫂子暗暗称奇,决定弄个水落石出。她就偷偷跟樊英,看她究竞是怎么回事。</h3> <h3>  有天中午,天气炎热,地里干活的人口渴难受,嫂子见樊英随手在地上刨了一个小坑,坑里注满了清澈的泉水,樊英掬饮了起来。嫂子追了过去,也想喝一口清凉的泉水,不料当她赶到跟前时,泉水一下子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干凅的小土坑,她感到更加惊奇。</h3> <h3>  樊英长到十三岁时,父母把她许配给一个员外的人家,樊英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到了岀嫁的年龄,婆家定好在五月初五来娶亲,樊英心里越来越急。初二那天,樊英说:“妈,你在我过门哪天给我准备一碗米汤好不好?.母亲一口答应了她的请求。初五这一天.婆家的人吹吹打打的抬着轿子来迎亲。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来了。樊英还在不慌不忙的捻线。嫂子过去催说:“你婆家的人都来了。你赶快梳妆打扮啊”樊英口里应承了一句。仍然低头捻线。头顿饭吃过了,嫂子又进来催促道:“你赶快收拾收拾,就要上娇了。樊英说:“这就好了,我马上收拾。”二顿饭吃过了,婆家人和亲朋邻居们都站在院子里等新娘上轿。这时候樊英仍然在闺房棯线,侄儿跑进来说“姑姑,人家要你上轿了。樊英说:“你去把那碗米汤端来”。端来后,樊英推开窗子,猛地将米汤泼了岀去。突然间满院琉璃,珍珠、玛瑙乱滚。众亲邻见状纷纷捡拾,樊英乘机将线陀朝门外扔去,自己也朝线陀滚动的方向奔跑而去。侄子大嘁道:“我姑姑跑了。”此时嫂子正在厨下烧火,听见樊英跑了,便拿起火棍,兄長拾起羊鞭,二人沿线一路追赶。</h3> <h3>  线陀和樊英一路向西而去,过了多時,樊英手中的线陀越来越小了,就在她精疲力尽的时候,蟠龙山出现眼前,这时她拿出一块手绢,随风拋去,手绢被风吹上了山顶,瞬间化成了一颗伞妆的酸梨树迎风而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佛伞树,线陀朝山脚下滚去,再有几十步就要她要去的地方,可是线己尽了,眼看兄嫂就要追上,樊英毫不犹豫地划破肚子,抽岀肠续上线,继续朝山下跑去。肠子尽了,目的地也到了,她就地盘腿打坐,倾刻间肉身坐化,头顶上七彩光环笼罩,座下莲花绽放,己化身为观音菩萨。一会儿兄嫂赶来了,樊英安祥的说:“我本是观音菩萨下凡,怎能嫁给凡夫?请兄嫂自便吧。”兄长气势汹汹地说:“你若真是观音菩萨,就让这火棍和鞭子在此长岀青叶绿杆,我和你嫂嫂给你排班站岗,侄子给你护卫湫泉,”樊英说:“兄长你看”哥哥转眼看時,柏木鞭子和楸木火棍都发了芽,兄嫂无话可说:就给妺妺站岗,侄子日夜守护湫泉。</h3> <h3>樊英坐化以后,蟠龙山下祥瑞不断。四方乡村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感其恩泽,就建起了观音寺,为观音菩萨塑造金身。焚香敬供,这里遂成了一处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h3> <h3>后附青林沟原始森林概说</h3> <h3> 青林沟原始次生林和佛家胜地观音殿皆在王铺乡西北的青林村附近,为县北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二处相距较近,故合为一处。青林沟原始次生林地处秦安海拔最高的大寺梁的一个沟岔中,北与三大神仙梁相连,西南沿伸与甘谷、通渭的诸山脉结为一体,县内的两条重要河流显亲河支流郭嘉河和葫芦河支流西小河,另有流向通渭散渡河的榆木河,可谓三水源头。这里地势高爽,气温偏低,蒸发量小,林木苍翠。即使酷暑难捱的盛夏,依然凉爽湿润。<br></h3> <h3>  原始次生林总共约90余亩,树种为乔木辽东栎,俗称青冈,现存140棵,年代久远,弥足珍贵。最粗大的四人才能合抱,高约十余米。树上苔藓茂密,繁密的青冈籽,象一串串绿色的小铃铛。林中灌木生,有野蔷薇、山樱桃、野枣等几十个品种,野葡萄等各种藤本植物密匝匝地缠绕附生在高大的树干上。林地上推积着厚厚的腐殖质,其上长起一层油滑的细草,象是精心梳理过的狐狸皮毛,松软洁净。已故兰大地理学教授冯绳武曾亲临考察,他断言“青林沟原始次生林是天水地区渭河北岸现在仅存的一片原始次生林。”<br></h3> <h3>  青林沟原始次生木宛如来自远古的信使,或者永远的守望者,更象是一面绿色的旗帜,穿过漫漫时光,永远飘扬。近年来青林沟周围新栽的林木与古老的原始次生林连成一片,延续十几里。它不再孤立,而有了较广的衬托。“老树苍碧犹存古,新枝映带满眼春。”青林沟现已成为县境内避暑旅游的好去处。<br></h3> <h3>牛树梅:(17911875)字雪樵,号省斋,甘肃通渭人。道光21年进士,授四川彰明知县,通达干练,以不扰为治。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案无留牍,讼无冤狱。学渊邃,工书法。 同治元年,四川总督骆秉章复荐之,擢授四川按察使,百姓喜相告曰:“牛青天再至矣!”三年,内召,以老病不出,主成都锦江书院。<br></h3> <h3>说明 以上资料来自个人阅读地方志、史话、等相关文献,平时收集整理汇总,传递给了解知识分子精英特长爱好和情趣志向的朋友们,由于诸多条件所限,遗漏之处较多,在所难免。愿各位关注秦安历史文化的同仁们,不吝赐教、以便䃼漏纠偏。<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