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岁时,老娘还能缝补衣裳)
这是四年前的日记,妈妈97岁摔断腿的护理经历。
发出来是一种责任。
一是已经有几位朋友要我母亲摔断腿后的医治、护理、陪伴的经过和方法(我便发去这份日记)。
二是老人摔断腿的太多,尤其是耄耋老人。
三是六七十岁的人,倒地大都会骨折,许多人因此卧病在床,长则几年,短则几月。
四是许多老人骨折后缺少必要的治疗或护理。
记录《老祖宗病情报告》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六位兄弟姐妹报告;二是便于天天对比、调整,找到适合的方法。
这一篇原本是放到后面再发,但是,在整理它时,我常常陷入沉思,奇怪于人居然如此之强大,生命如此之坚韧,更加坚信你也能活100岁。 你也能活100岁--老娘百岁探秘思考1因此决定把它提前发出来。
老娘已经活到102岁,她生命的坚韧我无论如何穷尽心力也想象不到,正如老娘的九死一生不可思议一样:
第一次摔倒。寒冷的冬季,头破血流地摔倒在冰冷的厕所,不要讲97岁的老人股骨骨折,就是六七十岁的人摔断腿,卧床之后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
第二次骨折却住进脑外科。
第三次医生让家人扶骨折的老人走路。
第四次衰竭。脸色苍白,呼吸困难。
第五次心肺失常,功能下降。
第六次半夜拔掉置留管,动脉血液汩汩流淌。
第七次股骨置换手术,极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第八次进ICU重症监护室。
第九次高血压200,会致昏迷、血栓、脑出血,中风……
第十次不能自主排尿,腹大如鼓。
……
老祖宗病情报告
2014年12月10日,出事。
早上5:50,我听见了妈妈一声大叫:“唉呀!”。
我大喊一声:“妈妈!”从书房冲出来。
(后来楼上楼下的邻居都问,你们家怎么了。喊叫声惊醒了邻居们)
老人上厕所摔倒,头后侧一公分破口,血流不止。
止血后,即送江北医院,入急诊科。
急诊医生清洗头部创口,止血,进脑外科住院。
不断地一个一个指标检查,全天守护。
老祖宗没有太大的腿部疼痛,医生让我们带她活动,扶着走路。
夜疼痛加剧。
12月11日,检查。
全天守护。
早检查结果,发现医院居然没有对摔倒的老娘做X光透视、没有拍片!
全身检查,一并做全身体检。
老人不服医治,扯掉输液管,液体进入皮内青淤,重新埋针,安抚,并严加看管。

(非本次事件图。为直观说明,引用了网上的一张股骨颈骨骨折图)
12月12日,全天守护。
老娘神志不清,出现衰竭症状。
早上才看到拍片结果:右腿股骨颈骨骨折(过后查资料才发现错过了髋部骨折手术的48小时黄金时间)。
医生提出股骨头置换,价格3万多。
老娘有老年常见病,有营养不良,但身体状况不坏。兄弟姐妹,连同亲戚朋友们一致认为采用中医保守治疗。
大姐举出自己和姐夫骨折经沙区中医院治疗成功的例子,说杨姓医生为祖传,杨妹也在沙区医院。兄弟姐妹们更坚定中医治疗。
12月13日,找中医。
沙区中医院,开斌、志琼与开达去沙区中医院挂号一骨伤中医,看X片后说能够中药治好。找到杨医生姓名:杨光禄,祖传中医的认证,及他的诊室,被告之周一上班。
联系南江县开车连翻五转腰及全身骨折被当地“神医”治好的区长熊勇;联系骨折战友请找当地接骨乡医(据说竹被削断后能接生长);联系中医(认为中医,全靠个人技能),晚上再接到孃孃的电话,说她今年夏天腰椎骨折也是由刘莉找沙区中医院杨医生中药包好。
开斌、志琼与开达商量认为,沙区中医院条件较差,若沙区中医院能治,市中医院更能治。于是再到市中医院,但中医骨伤的挂牌医生专家极少,也挂号中医骨伤科一医生,看片后认为需股骨置换,并开药。
仍然认定中医治疗。回家卧床,采用沙区骨科中药贴敷。并通报兄弟姐妹。
12月14日星期日,中医。
老娘再现衰竭状态,呼吸无力。
再去沙区中医院。
挂号另一医生,看X光片后说需股骨置换,仍让开了三副包贴的中药膏药。当天贴用,老人感觉疼痛减轻。
决定待江北医院为老人做全身体检,检查完之后回家中医治疗。
12月15日,中医说颈骨不长。
星期一早,第三次去沙区中医院。
挂杨光禄医生号,门外排长队,室内一间理疗室十多人诊疗,另一间其妹专为开药病人贴药。
杨医生看X光片后说:到西南医院换股骨。说老人股骨颈骨骨折后不能生长了,四十岁都不能长了。全身的骨头都可以长,只有股骨颈骨不能长。
晴天霹雳!
问能否外贴中药,说,只能止痛,只好再开了四贴中药离去。
将这一结果报告兄弟姐妹。
心肺功能下降严重,翻身喘,接不上气。
夜思考:需改变治疗思路与方向。
并网上查找股骨颈骨骨折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决定在全市医院中找到安全、可靠的方法。
仍然留一有线中医治疗的希望。只要能让她站起来,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百分之百争取。
12月16日,研究对策。
医院通知明日头部伤口折线,若在本院再住院转到七楼外科,手术三万多元。不再住院可出院回家。
因多日躺病床,老人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更严重的是身体明显下降。稍动便气喘,需三五分钟后才能平服。而老人的急躁、多动更让她的病情加重。
骨折必须得到有效治疗,不能久拖!
全天跑三家医院:友谊骨科医院、协和医院、市中区骨科医院。
友谊骨科医院:约见骨科专家说:股骨置换。骨折老人大多不是骨折死亡,而是床上躺死的。小手术,已换过重庆大学百岁教授。并承诺请重庆由山东省医院引进的骨科专家亲自主刀。手术费用一万多元。但参观医院发现较简陋,其余科室不配套。
协和医院:约见留英骨科专家:要见患者本人。不换股骨,需用他们的方法住院两个月。
渝中区骨科医院:挂号见副主任医生,说能够中药贴。开八副敷贴中药,及配件和口服中药,让用完后再去开。
其间,先后接熊勇电话说:“神医”问多大年龄?熊勇说七八十岁,“神医”说不能治了,四五十岁可以。战友也说当地接骨医生要看片,医生也八十多岁了,不能去重庆。他估计这位医生也难接骨。
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
通报兄弟姐妹。
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能只关注股骨骨折。
查咨料,感觉手术不难,难的是术后并发症,心肺肾等脏器。全面研究高龄老人骨伤、股骨置换风险及其治疗。
老祖宗肺功能下降严重,却又静不下来,不能忍痛,缺耐受力。在床上越躺风险越大,必须尽快采用有效的方法。
征求兄弟姐妹意见,决定股骨置换。
查各市内三甲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重医及中山医院、重庆市一二三四五人民医院。找到骨伤为主兼有完备、一流科室的大型医院。
各医院均有十个以上科室,但骨科排到五以外。符合条件的只有大坪医院、中山医院。
12月17日,换医院。
江北区医院因对老娘缝合的脑后头皮伤延后一天折线。
老娘衰竭加重,拖延将连带并发症。
决定换医院。
于是按路线远近,先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再中山医院。
直接挂号,带X光片给医生诊断后要求住院。
15时,大坪医院欧阳春医生分析:老人躺床三大风险:一肺部感染,二褥疮,三血管栓塞。让直接到住院部九楼C区;床位想办法为90多岁老调剂;救护车也可以协助解决。手术十万多元。
当即决定入住大坪医院。并通报兄弟姐妹。
12月18日,转院。
开知、开斌、永久、志琼、开达到江北医院护送老人转院。
上午办出院手续,联系江北区人民医院治护车,告之已外出,派不出。
联系大坪医院欧医生落实病床,联系救护车(实在不行就躺轿车后排)。
住院费7000多(自费2000多)护理等费用4000多。
下午16时后送母转大坪医院后重做X光、CD、彩超等术前检查、评估。
请一护工,日工资170元。
转院情况通报兄弟姐妹。
12月19日,术前检查,对症改善。
开斌、永久、志琼、开达值班。
约见二线医生(住院医生的上级医生)。认为老人面像七八十岁,无重大不适手术病症,但贫血,脚肿(肾病),心肺需调养。体质需增强、改善,补充蛋白、血液。一经常扶起拍打后背,咳痰;二双脚尽可能往上下止点动(防血栓);三营养跟上。决定星期日会诊,星期二手术。
每日送鸡、骨汤稀饭。饮食基本正常。
晚拍胸透片,输血。
医院征求家属意见:有一种替代留置针的“留置管”, 一次置入,输液不再打针,管到住院结束,免除病人天天打针的痛苦(留置针最多5-7天),但是自费,需三四千元。
因老人在江北一院打针吃尽苦头,尤其血管难找,不能让风烛残年的妈妈再为打针受苦,决定按妈妈 “宁愿钱吃亏,不让人吃亏” 的说法,花钱买平安。
但是,留置管的留置却太难太难:
应该是两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先打针一样找到静脉,再换成一支比针大的管沿血管往里推,从手臂直推到胸口(得有四五十公分)。找位置难,进针难,换管难,推管难,尤其要推进到胸口位置……反反复复、探探试试,停停走走,几乎用了半天时间,所有观察的亲人都受不了离开,我也受不了,多次想叫停,真怕把血管捅破了!
费尽心血总算弄好了留置管,但是却没有人通知家属购买绑缚带,晚上睡觉需要束缚病人的双手。
12月20日
术前检查,对症改善。
开知、开达、志琼值班。
早护工陶姐说:昨晚老人将输液管扯掉了。
急去医院:半夜时分,老娘居然将辛辛苦苦半天时间,花四千多元(自费)安装于动脉血管的留置管(插入动脉血管三四十公分)拔掉了(安装时我就守在旁边,实在是对老人的折磨)。可怕的是鲜血顺着置留管流出来……晚发现将危及生命!
只好为老人安装留置针。
输丙种球蛋白2瓶。
护士让买绑扎器,束缚双手。
安装心血监视仪,24小时。
通知兄弟姐妹:都不用汇钱来,卖母亲房治病,现暂借志琼兄长10万元垫付医药费。
12月21日,术前检查,对症改善。
开斌、永久值勤班。
半夜老人再次拔输液管。
心血监测,15:09取送,明天取结果。胸部透视明天取结果。
强调晚上绑缚双手,为术后的静躺做准备。
2014年12月21日:
12天了,才终于有时间来整理老祖宗的“病历”。
12月22日,术前最后检查,调整、改善。
开知、开斌、志琼、开达全程陪护。
两次与主治杜医生交流。确定明天7:30做第一台手术。
杜多次强调健康与风险并存。
没有不宜手术的病症。面临的问题是害怕心、肺、肾、脑、血栓及血管破裂。
现在心有多种毛病;双肺下部有感染;肾有两项指标偏低;双脚浮肿。
为杜医生减压:相信咱部队的医院。好的结果,坏的结果,我们都能够接受。
可怕的是,老祖宗的多动症。继20日拔掉深入主动脉三四十公分的留置管之后,今天再次出险情:
心动过速,接不上气。
估计在我们13时外出吃饭时,反复让护工翻身,起卧而疲累。经强制30分钟后,老人才终于恢复正常。
大哥说: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但决不放弃的我们,只有“背水一战”!
明天6时起床,7时赶到医院。
明天将是一次97岁生命的冲关。
愿上帝保佑!
12月23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手术,进ICU室。
开知、开斌、永久、志琼、开达,并熊祥宁7:00前提前到达医院,为老祖宗壮行。
老人身体、情绪正常,她要求赵教授为她换骨时也顺便治好她的关节炎。
上午7:10,科室主任,赵教授,彭教授到病房做最后检查。
7:30,准时进入手术室。
11:00,杜医生介绍已经完成手术,正等待苏醒。
11:10,进入重症监护室(ICU)。
11:40,ICU室陈医生介绍情况较稳定。但有心、肾问题,营养不良。心律不齐,早博,早博较严重,2次正常心跳夹一次早博。
下午16:30到ICU室探视。需送去2张毛巾(洗脸、洗脚),垫子,卷纸、脸盆、便盆、口杯。
ICU探望时间14:30-15:00。
14:25,ICU护士打来电话:是不是邓万昭家属,你们在哪里,她要吃黑芝麻糊。
要东西吃证明情况很好!
我们已在ICU外等候,立即送去黑芝麻糊,以及相关用品。
老人精神也很好,对右大腿伤口(约30公分)没叫痛。
ICU只让一人轮流探望,永久、志琼、开达分别喂食,送用品,买用品(护士让买湿纸巾),老祖宗又要背心,再去原病房取送来,事情还没办完,时间就到了,就被催促离开。
护士说明天可以回普通病房。又到创伤科沟通,请明天返回。因病房紧张,但今天仍然为我们保留36床。
12月24日,老祖宗术后从重症监护室回来。
开知、开斌、永久、志琼、开达“接驾”。
老祖宗冲关成功!
但是,却面临更艰难、更复杂、更细致、更谨慎的一关:护理。
查房前赶到医院,分别联系ICU与创伤二科(原住院科室)医生,请转普通病房。
10:50转回原9楼36床。
医生讲,现在护理比手术更重要。一防血栓,二防肺感染,三防褥疮。尤其是前四五天是关键。应对方法是活动,动脚(更要患者主动动脚),按摩双脚;帮助坐并拍背;睡气垫床或水垫床。
网络查找股骨置换病人护理知识:要求太多太细太严,真比手术的要求还高。
医院的气垫床650元,比药店贵了50元,但为了处好关系,仍然买了医院的。
再导尿并输血。
鉴于前一轮护工照看发生拔掉留置管和不停折腾差点背气的老祖宗的急和动,决定由开知、开斌、永久、志琼、开达五人分工值班,并在最近四五天分别值夜班,看护老人。
今昨由辜永久值班。
原护工因老人手术进重症监护室已另管病人,再换一46岁女护工:吴福生。
老人重回普通病房,情绪很好,护士逗她:
婆婆,你出院了还打不打麻将?
打。
打啥子麻将?
成麻。
打好大?
一块两块。
你打牌赢得多还是输得多?
有输有赢。
12月25日
术后护理第二天。情况稳定。
医院正常给药。
除正常吃饭(鸡汤菜稀饭)、喝水,睡觉、排便外。帮助她翻身,震动咳痰,雾化,动脚,按摩。
因手术护理尤其是术后四五天的护理是关键期,除护工外,开知、开斌、永久、志琼、开达五人分别轮流白班、晚班值班。
昨天晚班辜永久值班,今天白天班熊开达值班,晚班杨志琼值班。
正当大家精疲力竭之时,三哥派来三嫂作援兵,明天上午到达。
12月26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三天,情况稳定。
熊开斌、辜永久值白班;熊开知值夜班。
上午11:30三嫂到,下午去医院看望老人。
手术引流管取掉。
除常规药物外,再输了两瓶丙种球蛋白,加营养药品。
让床边拍置换股骨X光片,专业人员未来。晚上来拍了片,情况较好。
医生让下床站立,但因不断输水,雾化,未能下床。
老人精神、情绪较好。
12月27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四天,情况稳定。
熊开斌值白班;三嫂值夜班。
常规药物,老人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医生让她自己动,她自己也主动动双脚。
上午杨志琼带三嫂、保姆去医院熟悉情况,准备让老人下地站立,但仍然因为一直输水而未果。

(老娘吃晚餐:乌鱼汤)
12月28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五天,情况稳定。
躺病床十八天后第一次下床。
熊开达值白班;杨志琼值夜班。
常规药物,老人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乌鱼汤吃得较多,将乌鱼块压成羹就汤喝(中医说能去瘀生新)。
中午在欧医生指导下,让老人下床站立,走了五步。从10日住院后的第一次下床站立。但双脚软,迈步难。
能否行走,将考验护理的能力。

[老人下地图片为陈颖(邓世玲女)拍摄]
12月29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六天,情况稳定。
躺病床19天后第二次下床。
熊开达值白班;三嫂值夜班。
常规药物,老人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趁邓晓初、邓世玲等人来看望人多,再一次将老祖宗移动到床边,穿上鞋站到地上,右脚还小小地移动了一步。但仍然双脚无力。

(辜永久帮老祖宗扶步行器走路)
12月30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七天,情况稳定。
第三次下床:
——同一天下床三次;
——被扶着能用步行器挪步;
——能扶着步行器独立站立。
熊开斌值白班;辜永久值夜班。
常规药物有减少,情况比上一天好。
医院催促年终结账,住院11天时间,费用9.1万多元,自费4.78万多元,公费率不足48%。

(图为昨日志琼拍老祖宗读书图,身后电脑屏幕为心电监视仪)
2014年12月31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护理第八天,情况稳定。
第四次下床。
——早上输水之前下由辜永久抱老祖宗下床,扶步行器走路。
——输水量减少。
——营养类药物停止。
——导尿管取除。
——氧气撤除。
——心电监测仪撤除(每天500多元)。
陈良玉值班,李玲秀陪同值班。
身体情况向好。
2015年1月4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再出险情:
不能自主排尿,腹大如鼓,痛苦不堪。
再上导尿管。
2015年1月7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术后半个月,情况稳定。
手术伤口拆线。
辜永久值班,帮助老祖宗下床,扶步行器走路。
接近自主下床了(需要人扶助)。
在窗前椅子上晒太阳近一个小时。
但仍然需导尿管,不能自主排尿。
1月8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情况稳定。
熊开斌一早赶来交接班。
熊开达、杨志琼值班。
老祖宗基本能靠自己的力量下地。
在保护下扶步行器缓慢走路。
第一次,在保护下,扶步行器到卫生间大便。
原本可以出院回家治疗了。
但是,导尿管不能拔(拔过,拔出后小便不能自主排出)。请泌尿科医生会诊,却迟迟不能开药,转泌尿科住院,却没有病床。
正好,可在医院保险地康复(有病人讲,有人提前出院,却因肺部感染去世)。
因此,我们的原则是住院到能够拔掉导尿管,自主排尿后方能出院。
分析:一个月躺床上,半个月用导尿管,其排尿功能丢失了,我们必须将它找回来。与主治医生交流,基本认可。
查资料:术后不排尿有手术后并发症及括约肌松弛,老年退行性肌无力。
我们认为主因是长期卧床。
所以排尿不能全靠医生药物,而主要靠自己。
加上术后需要逐步增加行走练习,所以,白天时间(除疲累,午休外)不再卧床。第一行走,第二站立,第三椅子坐。
方法:医生药物(心理暗示)加帮助(强迫)的方法自我练习。
在站立,行走中学习排尿并热敷、提肛、扶步行器站立慢慢排尿。
但回家的护理却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护理却成为最大的难题。

(老娘去相邻病室串门找麻友)
1月9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情况稳定。
熊开达、杨志琼值班。
老祖宗基本靠自己的力量下地。
在保护下,上午下午分别扶步行器行走三次。下午还去邻病室串门,找麻友。
第一次在保护下,在新买的坐便器大便。
坐椅子、站立、行走后找到了排尿的感觉。上午三次排尿感,下午三次排尿感。
除排尿外,老人还有两大问题:
一、很虑弱,不能长走,不愿多站。
二、意志力下降(太多的痛苦与折磨),多次产生不愿活了的念头。
希望能在下周一前找回排尿能力,控制排尿,自主排尿,拔掉尿管后出院。

(幺女、孙子、曾孙与老祖宗感谢大坪医院说:我们胜利了)
1月10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离开病床第三天。累,想放弃。
熊开达、杨志琼值班,熊开斌、熊开知参与助战。
老祖宗身体更衰弱,但仍然强迫她下地,行走。
六次排尿感,有时只是感觉,有时极少排尿,白天只排尿约250毫升。
中午下午分别扶步行器到对面病室探访另一九十岁病友。
上午晚上两次在新买的坐便器大便。
虚弱的老祖宗多次放弃:
“我累了,走不动了。”
“就要到了。骨折、手术、抗感染、愈合、下床、站立、行走都过了,排尿我们也一定会过!”
“开达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我死了也不再麻烦你们了。”
“我要管你,我们都在管你。我们还需要你来管。你走了谁来管我们?”
……
意外:晚18:40有排尿感,让坐便器小便却要大便,并挣脱了导尿管。
决定“将计就计”,立即清洗,穿尿不湿,增加饮水,等两小时后自主排尿。
“度日如年”等待两小时——
若成功小便,这三天的走、站、坐成功,老祖宗胜利回家。
若还不能小便,将面临人工造瘘的可怕后果。
不断喂老人开水,老人却昏昏欲睡,并几次要放弃。
20:40强迫老人站立:站起来,排尿后上床睡觉。
老人站起后,有排尿感,立即扶坐到坐便器上。
老人大便,并排尿。
虽然只有五六十毫升尿液,但是,我们,成功了!
但愿明天仍然能够顺利排尿,安全回家!!
上帝保佑!!!

(为百岁老英雄庆功后合影)
1月11日老祖宗病情报告:
出院(离开病床第四天)。
开达、志琼、开斌、永久值班,并护送老祖宗回家。
昨晚,老祖宗自动排尿。
早七时起床两小时后有尿感要尿尿(尿液约五六十毫升)并同时排大便。
上午三次下午三次,均在坐便器排尿。
加上8、9、10三天的自动排尿,决定出院。
但虚弱不堪,扶步行器勉强走到电梯旁。
院方规定星期六、星期日不能办出院手续,于是联系欧医生,写请假条。星期一来开出院手续,星期二结算。
晚,全家为100岁老英雄,庆功——祝贺她这次战役的完全胜利!

(孙儿媳与曾孙女前来看望)
1月12日
老祖宗护理的问题:
33天的医治与护理取得了阶段性的完全胜利。
但是接下来的护理,据医生与资料查找将会长达半年,漫长、艰难、繁琐而折磨。
它需要精良、精准、精心地按时服药、“新骨”磨合生长、增加营养、恢复精力、复元体力、培心固本、能力养成、行走移动、增强体质、身体锻炼、耐力锻炼、意志锻炼、心力锻炼、去掉旧习惯、建立新秩序、适应新生活、以及与过去的急躁、多动斗争,还要面对痛苦与艰难随时产生的放弃,和与放弃的顽强抗争……
需要时间、忍耐、精力、尽心与用心。
一、人。谁来护理,在哪护理?
二、钱。房子一时半会卖不掉,却需要大把的钱花出去,从哪里来?
三、接力。33天已经让一些人精疲力竭,183天将更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由哪些人来接力?
四、忍辱负重。除常规的洗脸、洗脚、洗身、上床、脱衣、盖被、翻身、穿衣、穿鞋、戴帽、下床、喝水、服药、吃饭、活动、移动、锻炼、吐痰、口水、屎、尿、腹泻、便秘……之外,还需要掌握进度,控制节凑、适时减缓与停止,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与意外,需要舒缓急躁,安慰失望、鼓励意志,以及脏、臭、繁、难与长时间,无止境的细碎,繁琐的小事,还要忍受病人的不耐,无由的烦躁,无理的要求,无端的指责……

(老娘回家的最大事是打麻将)
1月13日回家第三天。
回到了熟悉安全的生活中。亲人陪伴老娘打麻将。
老祖宗伤病大战总结:老祖宗股骨颈骨骨折入院后,18天下床,33天出院,打赢了伤病的第一场战役。
大哥说:能活着从手术台下来,已经创造了奇迹!
98岁高龄老人是怎样创造与伤病战斗的奇迹的呢?原因有三:
一、自身的强大:老祖宗身体里有两种最独特的能力:急和动。
二、亲人的蔟拥维护支持:绝不松手,绝不放弃,绝不懈殆,绝不停止对病情分析、思考、研究。
三、最好的医疗手段: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是全国骨科最好的医院,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老祖宗入院后,得到大哥开基、大姐开柱、三哥开来的关心和及时指导,并给出了治疗的的方法,找到了自己或亲人骨伤的治疗先例作为参考,大姐提供了医院及医生的详细情况,大哥联系了姨妈骨伤的治疗情况(并联系姨妈,得到她骨伤的较新的治疗情况)。
得到了妹妹开斌、弟弟开知及时参与照顾和护理的战斗。得到了熊氏、邓氏家族,以及亲戚好友,同学朋友们的关心看望。大哥因孙子生病,大姐因自己生病不能前来。
三哥因七十高龄外出谋生而不能前来,但是却令人感动地动员了三嫂前来参战。
难能可贵的是妹妹因体弱怕冷已经与妹夫辜永久订好前往三亚避寒的飞机票而同时退票,两人同时参战,坚持打下了护理老祖宗的这场战争。
还有杨志琼如女儿般对老祖宗坚持不懈,无微不至的护理。
军医说:老人骨折最困难的不是手术,是护理。人类学家说:伤病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医药,是亲情。
感谢兄亲姐妹!
感谢亲朋好友!
感谢医生护士护工及所有好心的人!
感谢上帝给所有人的爱!

(洗完澡,老娘轻松了,精神了,还年轻了)
1月15日老祖宗康复情况报告:
志琼与保姆为老祖宗洗澡,这是37天来,老娘第一次洗澡。
终于有了空余时间,整理老娘的费用报账。

(孙子熊欣专门给老祖祖买了麻将机送来)
1月16日老祖宗康复情况报告:
身体向好。
网上为老祖宗新购了尿不湿,尿垫。
孙子熊欣给老祖祖送来麻将机。
收到麻将机时,老祖宗正在打麻将,安装好后老祖宗马上用它开始战斗。
老祖宗说:
做梦都没想到孙子会为我买麻将机。

(外孙女李洁为外婆买来带小桌板的轮椅)
1月17日老祖宗康复情况报告:
现在老人已手术出院,并逐步康复向好。
外孙女李洁为老祖宗购买了轮椅。
现在请兄弟姐妹们共同来商量老祖宗的后续康复、护理与养老。

(乘着外孙女送的车自驾游)
1月20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情况向好。
吃几乎与伤病前相同:每天正规三餐。肉食为鱼、鸡、鸭、鸽、大骨、排骨轮换熬汤;主食为菜沫肉粥,辅以红苕、南瓜、胡罗卜、番茄等;蔬菜为时令蔬菜;三餐之外每天二三次加餐配蜂蜜、鸡蛋、牛奶、肉松、糕点、藕粉、黑芝麻糊、红枣、枸杞、水果等(牛奶在康复计划里忘写了,十多年来,天天或早或晚或配餐用)。
小便几乎不再失禁(因用坐便椅,可随时打开),但晚上仍然用尿不湿,有时会将尿垫浸湿。
大便由过去二三天(干、结)一次变成一天二三次,最多四次(软不稀——关注)。
经天天走路练习,腿稍有力,但仍不能长时站立。在鼓励与强逼下经多次移动能够勉强上床,但被子需要人盖。只偶尔一试。
今天有阳光,用外孙女李洁送的轮椅推老祖宗到小区晒太阳。
——这是老祖宗出院回家十天后,第一次外出透气,她很高兴,说能呼吸新鲜空气,但还是感觉冷,还没到家就让保姆打开了烤火器。

(老娘能杵着拐杖在小区短时间散步)
1月22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伤病后第一次“反叛”。
——证明恢复很好,过去的“自主”又回来了。
早上上午大便各一次(软干)。昨天大便一次(干软)。因前几天大便多到三四次,前天下午一次稀溏。故昨天停了纯牛奶,当天大便就正常了,今天、明天再将牛奶停两天。
老祖宗回家就“约法三章”:一听话,二不自己动(有人陪同时再动),三有事说出来。但这几天老祖宗开始违反了,也可以说她的心理阴影退后,自主意识回来。
早饭对话:
给我买可以走路的药。
走路,这就是医生给你开的药。
糊涂医生。
你骨折了,需要慢慢锻炼。
我没有骨折。
你住医院晓不晓得。
我又不是傻子,我怎么不晓得。
你大病一场,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才出院十一天,哪里这么快。
我不管,我要自己走路!
老祖宗“毛了”说发了气。
……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真害怕我会没有耐心,会成为不孝之子。
1月23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多便,肠胃还未恢复,累,心功能差,脾气回来。
早一次上午二次下午一次大便,共四次。今天仍然停了牛奶,高度关注。
喝蜂蜜水发热,累,半小时半杯水未喝完。
只解扣子不脱衣服,不高兴。
对话:找医生开不累的药。
不累的药是:慢。
我各人晓得。
病好起来会很慢,要有耐心。我晓得慢,我是慢。
你太急,急就是快,就会累。
我不急。
你前天不拴围裙还发脾气……
我没有!
发脾气就累。
围裙,我就不要!
你又发脾气了……
……
早饭,不吃了。
只好用一条毛巾给她围上,将就她把一碗蒸鸡蛋吃完。
拴围裙是因为老祖宗喝牛奶时漏到了棉衣上(马上脱了洗),才专门买了一件代袖的宽袍。穿了一天,第二天无论如何都不再穿。就不穿衣袖给她围上,但她脾气大发,我不穿,让我去死!
今天阴天气稍冷,老祖宗上午没外出“放风”。
昨天说吃肉沫稀饭吃“伤”了,要吃干饭。但中午饭(保姆有意煮得软,另有很烂的青菜头)却边吃边吐,说太干,吃不下。只好再换肉沫稀饭。
到下午2:30大便四次,第四次稀溏。
昨天下午不听话打牌三个多小时后,站不起来了。
故今天规定打一小牌时休息一二十分钟,再打。
1月24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总体向好。
降温、阴天不能外出锻炼。
但天天坚持在家早晨、上午、下午、晚上三四次走路。
感觉力量在增长,逐步增加自理能力。
但是又发脾气了。
结果发气帮了她:
因午饭后就打麻将,所以老祖宗已经养成了(打麻将前)上午十一时,下午五时睡觉(打完麻将后)的习惯。为了锻炼,增加力量和形成习惯,上床睡觉就让她自己脱衣服,自己“磨”上床(坐到床上后先左腿后右腿,让她自己边慢慢把身体往床中央“磨”边慢慢把右腿“磨”上床)。但是,今天她把衣服脱了却再不愿自己脱衣袖,再三劝说无果。
老祖宗发气了:我就坐,不睡了!
突然气愤地倒在床上(上床就安全了,因为枕头垫得很高,与肩直线距离约30公分),居然自己将被子掀起来盖到身上(被子太远,老祖宗手够不着,以往都是帮她盖),一气之下居然一气呵成。
大便出问题:第一次排便就稀溏,下午第二次仍然稀溏。昨前天为他买了烧白,今天由我们帮他吃了,暂停营养粉、蛋白粉。
下午2点20分强迫下牌桌走路休息,吃零食。

(幺女儿专门为妈妈送来2扎1元新钱打麻将)
1月25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身体向好。
老祖宗喝蜂蜜水半个小时。说喝蜂蜜累呀,喝一口歇一阵。
蒸鸡蛋不吃了,换成了燕麦粉(因有零食,不担心饿)。
早大便回软,全天一次。昨天又停了牛奶,停了烧白,蛋白粉,喝了霍香正气液。
开斌开知来看老人;熊炜带着媳妇罗先均重孙熊乐天来看老祖宗。
开斌专门去银行换了200张一元的新钱,好给老祖宗打麻将。
在开斌的帮助下,老祖宗终于克服困难,自己脱衣服上床。
1月26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身体向好,病情稳定。
整体健康状况在积极恢复。
能够自己撑着椅子、桌子站起来;能自己穿衣;能自己上床。
能自己扶着步行器缓慢连续走200步路。
饭量减少,晚餐十来根面条,四粒肉丸子,三四片菜叶居然没吃完。
至晚饭时今天还没排便。
1月27日老祖宗康复及养老报告:
喝姜汤后,胃口稍好。
再开始喝牛奶。
(前几天不想吃饭,食量减少,有两天上午坐轮椅到小区,疑有感冒,开斌建议喝红糖姜汤)
今天两次下到客厅行走。
下午打麻将中途休息20分钟(昨天打麻将2小时后。自主起立困难,差点再坐回椅子)。
右滕关节一直包较场口(渝中区)中医院的膏药,滕关节肿大有缓解。
两次大便,早干软,上午稀薄。
1月29日老祖宗康复报告:
小便多,尿不湿外还湿了绒裤。
早晨起床,在陪同下自己到卫生间洗脸、洗牙;晚上在陪同下自己到卫生间洗脸、洗牙。
1月31日老祖宗康复报告:
今天老人流屎了。
上午行走一阵说要休息,回房,坐一会儿要睡觉,脱去衣服上床后,说要解手,下床,上坐便器,还没脱下裤子就说流出来了。
秋裤、绒裤、棉裤全都弄脏了,还拉到了坐便椅和地板上。
这是出院后的第一次,需要高度重视。
这几天吃饭减少,身体消瘦。
2月1日老祖宗康复报告:
严重违反“约法三章”,自行扶桌子走一圈,拿墙台上的枣子。
极其严重:再跌倒将无计可施。重申约法三章:听话、无人不动、有事叫人。
下午打牌流尿了。
心理健康的自由、自信、充实、快乐成为老人目前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天天为他组织麻将。但是一打麻将便下不来,即便五人打,也因为不方便她不下。这样,她便因长期坐于身体无益。加上需要小便,因此规定她一小时一起立走动。但她赖着不起,便强制规定两小时起立活动。昨天便因赖牌才造成流尿。
购回婴儿米粉调整肠胃。
这几天降温,保暖成为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