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圭峰山

周老虎

<h3>近日,与西安市户外运动协会、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的驴友:魏巍、太老师、小百姓、山水大侠一起参加“寻访秦岭七十二峪”的活动之一——圭峰山探路。</h3><h3>为了避开早高峰,我们早上6:30就在体育场东门集合,离开市区后,在郭杜才吃的早餐,然后直往圭峰山。</h3> <h3>远望圭峰山。</h3><h3>魏巍在航拍的时候,我们也没有闲着。</h3> <h3>在太平峪里停车后,我们开始了登山。</h3><h3>大概在三分之一路程处,就是法云寺。因为远处看见的白塔吸引了我:这在秦岭山中很少出现的!接近这座寺院时,那飘在小道上空的经幡更是引人注意:藏传佛教?</h3><h3>这一惊一问,从岔道步入寺院。</h3> <h3>寺中尽管只有一排简陋的房子供修行之用,但师傅还是很有兴趣告诉我们,这个寺与李世民有关,在山顶上还有焦赞的遗迹。这两个说法,完全可能是真的!</h3> <h3>师傅还告诉我们,这个莲花宝座上原来有一尊佛像,第一次被人偷走后,供不起,又送了回来。最后还是被偷走了……这个莲花宝座,也被人炸成两半,遗弃在山下,最后是村民送上山来的。</h3> <h3>他接着为我们介绍了舍利塔的来由。</h3> <h3>很快就到了山腰的曹家岭。两位妇女正在敲打从山里采集的黑桃,而已经炒好的板栗就放在石板上,任我们去取食。我们跟着太老师称主人为老王,实际年龄比我们还小!老王与太老师非常熟悉:因为太老师已经登过39次圭峰山了,我们给他一个名号:“圭峰山山主”!在老王家的门厅中还挂着太老师圭峰山的摄影作品呢!</h3> <h3>这猕猴桃的个儿真大!就是还没有熟,要不我就会摘几个尝一尝。</h3> <h3>《黄雀在后?》</h3><h3><br></h3><h3>稍作休息,安排好后续的行程,我们继续攀登。</h3><h3>边走,边拍。被我拍,我被拍,这就是社会存在。过去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何谓天?那就是广大的普通大众啊!</h3> <h3>这条在岩石上凿出的小路,不知道为何人所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出,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人……</h3> <h3>小百姓摄影</h3> <h3>小百姓摄影</h3> <h3>魏巍摄影</h3><h3>这面协会的旗帜,跟着我们走了秦晋大峡谷,环青海游……</h3> <h3>有意识地利用逆光,从而产生虚幻与真实、今天与昨天的交叉……今天是虚幻的,而过去是那样的清晰,是不是就是我们当前的感觉!?</h3> <h3>在整个的攀登途中,挖掘机的轰鸣声不绝。而在山顶上,更是震耳欲聋,还能清楚地看到正在工作的机器……</h3> <h3>对面的山体已经不可恢复地被破坏了……还想在流血!在控诉!在哭泣!</h3> <h3>太老师摄影</h3><h3>太老师在此照片旁做如下说明:</h3><h3>2013年7月30日黄柏峪的山顶刚开始动工不久。<br></h3> <h3>在山顶的庙中吃完太老师带来的午餐——煎饼卷土豆丝,外加点心和餐后水果……兵分两路就下山了:我和小百姓原路返回去取车,然后在乌桑峪出口处接按照计划前行的魏巍、太老师和山水大侠。</h3> <h3>这时,蓝蓝的天空飘起了几朵白云在远峰上,煞是漂亮,就多拍了几张。</h3> <h3>太老师摄影</h3><h3>站在当年焦赞指挥宋兵抗辽的地方,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真是一个冷兵器的好战场,战马撕鸣,士兵拼搏,把地上沉积多年的黄土扬起……而京兆府就在不远处!</h3><h3>而个人的力量无法阻碍历史发展的规律:</h3><h3>家天下的统治最终将被取代!革命的最终结果,就是被革命!</h3><h3>——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总结。</h3> <h3>太老师摄影</h3> <h3>乌龟望月</h3> <h3>回来的路途中,又看到了伟大的建设工程,不妨一下来再欣赏一下我们这代人的杰作:</h3><h3>树,砍掉!山头,挖掉!河道,堵掉!“敢叫日月换新天!”</h3><h3>这是我们的勇气!我们的志气!我们的魄力!——不管子孙的……,也不怕子孙的……,我就是我!</h3> <h3>没事的,已经不可能有尸可鞭了……</h3> <h3>太老师摄影</h3><h3>这是魏巍、太老师和山水大侠走另外一条路拍的天生桥。</h3> <h3>太老师摄影</h3> <h3>在等他们的时候,我摘了很多柿子,那是用来挂在窗外喂鸟的!</h3><h3>非常顺利完成了“寻找秦岭七十二峪”的圭峰山线路考察,一路上还在总结摔跤的经验,比较谁摔的水平高,技术好,成果辉煌呢……</h3><h3>下次,新线路考察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