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都是‘八一’人

楼兰侠女

<h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于1947年1月组建于山东郯城,最初命名为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直属医院。1949年3月,更名为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直属医院。1950年4月,迁入现址,并改名为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直属医院。1954年3月18日,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h1><h3></h3><h1> 经过七十一年的风雨锤炼,八一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h1><h1>此照片由董志范提供</h1> <h1>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军队医院的精简裁撤已经全面展开。八一医院将并入东部战区总医院,最终命名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h1><h1>此照片由董志范提供</h1><p><br></p> <h1>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第八一医院的番号即将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永远封存进人们的记忆之中。我们每天走过的八一门前的这些挂牌就要更换新的内容,时间已进入倒计时...</h1> <h1>‘’八一医院战友群‘’内200余名同志,都是曾经或依然在八一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对医院都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情愫。平时深埋在心底,‘’换牌倒计时‘’成为一个触发点,激发了大家久未倾诉的深情。</h1><h1>本照片由董志范提供</h1> <h1>在群内众领导的精心策划组织和一声号令下,2018年9月27日下午,群内部分成员从四面八方而来,聚拢到八一医院南大门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这块让我们魂牵梦绕的院牌前,留下这一张珍贵的合影。</h1> <h1>把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把我们无私奉献的青春,把我们倾注真情的事业,把我们深深眷恋的地方,定格在此时,凝固成永远。</h1> <h1>不知是谁把这九个大字镌刻在这张照片上:‘’我们永远都是八一人!‘’我深信,这是你我心底的呼唤。</h1> <h1>恋八一,爱八一,是因为这里有许多朝夕相处,并肩同行的战友,我们同流汗,共克难,同欢乐,共进退,结下了一辈子的战友情谊。</h1> <h1>蓝天白云下,‘’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亲爱的战友,无论今后你身处何方,都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军人,曾经是‘’八一‘’人。</h1> <h1>让我们向前辈致敬!虽然今天你们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可当年的你们都是生龙活虎,一马当先,正是你们的身先士卒,传帮带教,才有八一精神的传承和发扬。</h1> <h1>这是几代八一儿科人在院牌前的合影,其中有91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的李培主任,80多岁温文尔雅的王荣珍主任,敏捷干练的缪东幸主任等儿科专家。几十年来,你们为许许多多军内外婴幼儿童(包括八一战友的孩子)解除了病痛,给无数个家庭带来欢笑。</h1> <h1>急诊科是八一医院的最前哨,不但承担着部队官兵的救治运送,还承担着南京市医院急救值班工作,曾经还参与了部分汤山毒鼠强中毒病人的抢救工作,是一支过硬的急救团队。</h1> <h1>原内二科的部分同志回来了,他们亲历了几十年来八一的成长和壮大,格外珍惜战友同事一起拼搏奋斗的岁月,更加缅怀科室的第一任学术带头人钱岳年主任。</h1><h3></h3> <h1>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传染科发展壮大成全军肝病中心,科研、医疗、教学都走在前列,让老同志们感到骄傲和自豪。</h1> <h1>原普外科部分同志合影。</h1><h1>左起:陆晓哲、钟正江、张茂红、于虹、陈浪萍、汪秀华、邓爱玲、董永毅、吴蓉。<br></h1> <h1>肿瘤内科部分同志合影</h1> <h1>理疗科部分同志合影</h1> <h1>风华正茂的消化科美小护群像</h1> <h1>这是1969年底——1970年期间入伍到八一医院的一批老兵,光阴荏苒,49年过去了,今天集合在八一院牌下,纪念这难忘的时刻。</h1><h3></h3><h1>前排左起:谭宁宁、赖新华、徐新秋、张一英、曾剑平、矫胜华、朱晓南、朱晓春、宋兰英。</h1><h1>后排左起:孙俊香、马巧珍(新兵班三班长)、周卫红、潘荣华、万柏建、李平、葛晓玲、 温芳芳、王灵枝(老排长)。</h1> <h1>体检中心全体同志</h1> <h1>设备科部分同志</h1><h1>前排左起:肖齐云、章玲、范竟球、程国清、周敬熙、许明、罗会卿;</h1><h1>后排左起:金鑫、李爱军、张亮、吴杰、张毕凡、束静。</h1> <h1>已退休移交地方的部分八一医院老同志特地赶来在院牌前合影留念。</h1> <h1>‘’八一‘’是熔炉,锤炼和锻造了‘’八一‘’汉子,巍然屹立的他们令众战友刮目相看,其实这样的‘’八一‘’汉子还有许多。</h1><h1>左起:程国清(设备科)、邹效波(骨科)、李爱军(设备科)、吴杰(设备科)、陆晓哲(泌尿外科)蒋元岭(财务科)。</h1> <h1>‘八一’是舞台,培育和养成了‘八一’女神自信和快乐的特质。</h1><h1>左起:王云(16病区)、徐春萍(皮肤科)、丁建成(护理部)、姜天真(传染科)、齐爱萍(小儿科)、杜鹃(手术室)、季萍(內二科)、戴萍(同位素室)。</h1> <h1>当年勤劳能干的护士们,美丽依旧是岁月对你们最好的恩赐。</h1><h1>左起:吴蓉(五官科)、高明(骨科)、沈勤(口腔科)、陈浪萍(普外科)、齐爱萍。</h1> <h1>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铁律,当年这些来自不同科室的战友,工作中是怎样密切配合的呢,相信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吧!</h1><h1>左起:谭安英(急诊室)、卢玲(急诊室)、惠新华(供应室)、陈浪萍、吴蓉、吴杰、齐爱萍、高明、沈勤、张丽香(急诊科)、蒋丽丽(供应室)。</h1> <h1>美丽的护士们回到这熟悉的地方,和自己的老领导丁建成主任喜相逢。</h1> <h1>老兵的敬礼</h1> <h1>身在外地的八一老兵柏为刚,通过P图的形式和院牌来了个遥远的合影,为他点个赞!</h1> <h1>一辆停放在八一院内的野战医疗车,勾起了邹效波医生对当年参加医疗队的往事回忆,这样的记忆不仅留存在他的脑海里,也是八一战友中许多人的共同记忆。</h1> <h1>细心的群友拍了许多八一院内建筑物的照片,这幢当年的门诊部三层小楼应该是留存下来的、年代相对比较长久的建筑之一。估计每一位战友对它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印象。</h1><h1>本照片由邹效波提供</h1> <h1>左侧和正中的为5号楼,现为急救中心;右侧为1号楼,现为门诊部和部分病区。</h1><h1>三座不同时期建造的楼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h1> <h1>泌尿外科陆晓哲主任在‘’八一‘’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对八一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再熟悉不过了,他完全凭记忆手绘出了80年代90年代和目前‘’八一‘’医院的平面图,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作品,特收藏在本文中供各位战友闲暇时回味。</h1> <h1>镜头回到现场:久别重逢的人们端详着熟悉的‘’八一‘’,打量着亲密的战友,兴奋、激动、感慨,在‘’八一‘’院牌和门诊大楼前,留下了许多许多不同组合的合影。</h1><h1>现集锦如下,排列不分先后。</h1><h1>本照片由董志范提供</h1> <h1>左起:钱宁宁(儿科)、梅维良(儿科)、李培(91岁,儿科)。</h1> <h1>左起:缪东幸(儿科)、赵晓勤(院部)、谭宁宁(儿科)、宋春芳(康复病区)、蒋玉娣(质管科)、齐爱萍(儿科)、丁建成(护理部)。</h1> <h1>左起:姜天真(传染科)、董志范(B超室)。</h1> <h1>左起:张凯芳(妇产科)、邹效波、吴玲玲(妇产科)。</h1> <h1>左起:王雅珍(临检科)、陈惠英(中心实验室)。</h1> <h1>左起:王淮胜(麻醉科),邹效波(副群主)。</h1> <h1>左起:张凯芳、丁建成、邹效波、季萍。</h1> <h1>16病区四姐妹:张春玲、周永红、朱永红、宋春芳。</h1> <h1>左起:密方元(病理科)、陈挺(麻醉科)。</h1> <h1>左起:董寿珠(感染科)、惠新华(供应室)。</h1> <h1>左起:丁建成、秦莉(手术室)。</h1> <h1>急诊科四姐妹——卢玲、陈润华、张丽香、谭安英。</h1> <h1>袁萍(药房)</h1> <h1>左起:饶江宁(内二科)、董寿珠、朱宏妹(儿科)、孙涛(特诊科)。</h1> <h1>左起:刘平(心内科) 、冷丽娜 (肿瘤科)周丽芳(肿瘤科)、 王晓萍(肿瘤科) 吴英 (肿瘤科)何晓军(神经内科)、 赵晓勤(院部)。</h1> <h1>左起:潘荣华(内二科)、郭丽华(儿科)、李传枝(骨科)。</h1> <h1>赵宁勤(理疗科)</h1> <h1>左起:饶江宁、隋云华(传染科)。</h1> <h1>左起: 李奕珍(药房)、郭有琴(妇产科)、朱英(妇产科)、芮芝兰(传染科)、陈蜀虹(儿科)。</h1> <h1>左起:朱晓兰(血库)、董寿珠、侯黎宁(药房)、翟静(妇产科)、金玲(儿科)、何金兰(住院处)。</h1> <h1>左起:周卫红(放疗科)、张珠凤(儿科)。</h1> <h1> 左起:晏萍(肿瘤外科)、丁丽丽(口腔科)、薛蒙加(口腔科)、陈静波(传染科)。</h1> <h1>左起:徐春萍 、戴萍、顾继列(小儿科)。</h1> <h1>左起:钱宁宁、陆晓哲、邹效波。</h1> <h1>季萍、姜天真、邹效波、杜鹃、臧莉萍(放疗科)、徐春萍。</h1> <h1>李茜(特诊科)、孙涛。</h1> <h1>沈勤、王云、陈浪萍、张茂红(烧伤整形科)、吴蓉、钱宁宁、陆晓哲、于虹(介入室)。</h1> <h1>孙岚(骨科)</h1> <h1>左起:王智佳(中医科)、陈润华(医保办)、张茂红(烧伤整形科)、温玲(生化科)、刘兴无(皮肤科)、李华(院务处)、王琳 (全军肿瘤中心) 。 </h1> <h1>左起:翟静、李莎、陈润华。</h1> <h1>左起:王雅珍、万柏建(同位素室)、陈惠英。</h1> <h1>左起:于波(特诊科)、张兰(特诊科)。</h1> <h1>内二科医生群像</h1><h3></h3><h1>前排左起:饶江宁、刘云霞、廖鲁平、王利娜、周东明、马江浦。</h1><h1>后排左起:张翠宁、卞茸文、胡毅华、吴焰林、孟东军。</h1> <h1>左起:季萍、于京虹、周卫红、饶江宁、胡毅华、白茹欣。</h1> <h1>内二科两位主任:王利娜、周东明。</h1> <h1>左起:顾进城、王雅珍、陈惠英。</h1> <h1>特诊科四姐妹:张兰、李茜、孙涛、于波。</h1> <h1>左起:周永红(肿瘤内科)、钟淑君(骨科)、刘明凤(神经内科)、陶晓霞(急诊室)。</h1> <h1>左起:赵建英(胃镜室)、王利娜。</h1> <h1>许正昌(肿瘤外科)</h1> <h1>陈从绪</h1> <h1>老四病区(心血管科)护师们,左起:梅祖鸣、许佩华、汪晓俊、李华、丁红、周琴漪、赵少敏、张华、王晓苏、潘荣华、岑爱萍。</h1> <h1>利用这次活动,群领导和部分群员亲切合影:</h1> <h1>群主、副群主胜利会师。</h1> <h1>夕阳下的八一大楼,他高耸挺立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请允许我沉思片刻:一块院牌是岁月的象征,八一番号是感情的凝聚,这份情,你有,我有,大家都有。</h1><h1>本照片由齐爱萍提供</h1> <h1>虽然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已脱下军装离开部队,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融化在血液里的元素。<br></h1><h1>敬礼——永远的‘’八一‘’!</h1><h1>敬礼——亲爱的战友!</h1><h1>我们永远都是‘’八一‘’人!</h1><h1><br></h1> <h1>后记</h1><h1>本文为记录‘’八一医院战友群‘’2018年9月27日‘’与八一院牌合影‘’活动而作,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h1><h1>原则上以收录当天活动所攝照片为主,个别特殊情况除外。</h1><h1>文中所有人像照片都是群成员自愿上传提供浏览的,统一默认为允许使用。</h1><h1>因篇幅所限,部分重复的照片未收入文中,请各位理解。</h1><h1>因撰文需要,数位战友慷慨提供了自己的摄影与手绘作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h1><h1>文中如有人名、科室、史实等错误与疏漏,欢迎指正。</h1><p><br></p><h1>指导与审核:吴杰 丁建成 </h1><h1>文字与制作:宋春芳(楼兰侠女)</h1><p><br></p> <p>补记:2019年的最后一天 ,12月31日,简短正式的新院牌揭牌仪式在医院南大门悄然举行,大多数人是在微信群里看到别人转发这张照片后才知道这一消息的。(照片来源:官方公众号)</p> <p>医院新的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照片来源:官方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