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蹉跎岁月难忘的经历</h3> <h3>一九七一年的初秋,也就是扎兰屯军马场水利连解散的前夕、我被分配到了扎兰屯军马场二连。当年的二连连长是白鸣歧,指导员王秉生、机务副连长兼技术员朱思国。我刚到二连的时候、连队领导按排我干农活。当时年青,领导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二个月后、领导又让我到牧业排放马。我想、这个工作不错,可以骑马了,因为从小到大都没骑过马。一是军马场就是以养马为主、是主业,再说对于骑马也有一种浓厚的新鲜感。十月一日、我成了‘正宗’的军马战士。当时我和老牧工杨相军排一个班。我们放的是育成马‘二岁子’,有一百多匹。它们个个膘肥体壮、生龙活虎,活泼可爱。每天检温、放牧、饮水、收群,干的可开心啦。但是好景不长,只高兴了一个月,十一月份,领导又把我调到了机务排做机务工作。真是迎了那句话啦:‘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说句心里话、我真是有点恋恋不舍,马还没骑够、也没放够啊!我爱马场我爱马,马场就是我地家。<br>一九七三年,二连连长白鸣歧、指导员邹治林、副指导员王美艳。那是七三年的寒冬腊月,寒风刺骨、雪花飘舞的日子,连队领导给机务排下达了拉砖的任务。机务排开会时、排长非常果断的就把拉砖的任务交给了我们班(十一号车组)。开过拖拉机的人都知道,停车几个月了、又是大冬天,发动车就得小半天。又是山高路远去执行任务,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执行任务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的车长(哈尔滨知青)郝照吉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br>我们车组成员:车长、郝照吉、驾驶员、景忠信,助手有张全、单汝安和赵玉学。车长把拉砖的任务交给了景忠信、我和赵玉学。<br>当时排长考虑拉砖路途遥远、而且又是体力活,就另派了二位老师傅、辛海和王金玲。我们详细地问明了行走路线、目的地和联系方式后,定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出发。<br>二十五日大清早、我和赵玉学我俩就忙活开了,烤车、烧水、加油、检查车况。准备了近三个小时才一切就绪。上午快十点了,我这才开着十一号拖拉机带着拖斗出发。我开车、赵玉学是新拖拉机助手,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老师傅景忠信、辛海和王金玲都坐在拉砖的拖斗里。途经一座大山,上坡有一千五百米的路程。上坡时还好,虽然当时冰天雪地,但是对于链轨车来说、那都不是事。上坡走了好长时间,终于上到了山顶。当车下坡时、不下不知道,一走下一跳。万万没想到转向不好使。农田作业的时候,转向没有什么反应,一是田里地没有山路那么硬、二是田地里没什么坡度。这一下山、车转向不好用的毛病就显露出来了。不但下坡、而且还转弯(九十度),还是偏坡。我只能反向操作,但是转向还是不理想。没办法、我只能倒车、把车摆正,继续前行。但是没走出多远,又必须得倒车摆正。当我第二次把车倒好摆正、刚要挂前进档时、链轨车无论如何也挂不上档了。连车带斗八、九吨的重量没有任何束缚,顺坡而下,我想、这下完了、后果都来不及想。拖拉机带着拖斗就像山洪猛兽一样飞速向下滚动。我当时头脑比较清醒,在车里操纵着转向制动机构。我始终没让发动机灭火、万一有机会挂上档就好办了。后来一看地势、坡度越来越陡、根本没有挂上档的机会。于是,我就产生了跳车逃生的念头。我正要提醒赵玉学跳车,让他用力把车门打开,脚蹬牢驾驶室的防护板,用力纵身远跳。(车后面挂着拖斗、以免刮伤)。也是心有灵犀、或是眼神的交流,我看他已经做好了跳车的准备。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双手紧握车门把手,因为车下滑滚动的速度特别快,惯性太大,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打开车门。跳车、必须找没有大树的地方跳。当我终于找到了没有大树的地方,正要开门跳车,车却意外的嘎然而止、突然停在了原地。一时、呼呼的风声、链轨碾压雪地的咯吱声、拖拉机撞断树木的喀喳声瞬间停止。如同八极大地震后的宁静,万籁俱寂,静的有点吓人。<br>我当时觉得特别奇怪,是什么物体和力量能把这顺坡而下的的‘庞然大物’挡住,而且纹絲不动。我和赵玉学冷静了一会,才下车查看情况。这时候、发动机已经熄火了。我们俩到车的前面一看,什么东西也没有、元宝梁已经变成了绿色,不知道撞断了多少大小的树木和枝条。但是车况尚切完好。我俩走到车后一看、原来出现了奇迹,是牵挂的拖斗、结结实实地把碗口粗的三棵柞树拢在了一起,把拖斗卡在了山坡上。<br>我俩再往山坡上看,远远看见三位老师傅身穿皮大衣、都戴着皮帽子,脚穿长筒毡靴远远的朝我们走来。<br>我仔细检查了车况,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于是,我们等待着三位老师傅的到来。当时,我问赵玉学、我说:"我操纵拖拖拉机、眼看着根本就停不下来,你为什么不选择跳车”?他说:“车速太快了,都吓矇了”。我说:“如果不是三棵柞树卡住了拖斗,我是选择跳车了,至于跳下去怎样那就不得而知了”。过了好久、辛海、王金玲、景忠信才走到了我们身边。大家见面寒暄了几句,然后,大家一起查看路况和行走路线。天啊!再往前三百多米坡陡的出奇,几乎就是立徒立隘,根本不不去,行不通。观察完地形,大家统一了思想、一致同意往东走,因为我们拉砖的村庄在东边。<br>我发动着了拖拉机、刚要上车开车,辛海老师付怕我经过有惊无险的折腾,心神不宁,是他继续开的车。经过长途跋涉和有惊无险的洗礼,于下午三点多钟,终于到达了指定地点。我们和当地的领导取得了联系,(拉砖事项连队领导和村干部早已定好了)村干部热情接待了我们。<br>吃过晚饭后、他们说:“回去别从那走了、还有一条路通到你们二连,就是远点、还得过一条河,不过河早已经冻实了,你们不用担心”。第二天早上、赵玉学我俩烧水、烤车。简单的吃过早饭,发动着拖拉机,随着村干部去装红砖。装了满满的一大拖斗,沿着村干部指引的道路出发了。还是由我开车、赵玉学坐在车里,三个老师付坐在拉砖的拖斗上。半路上真的有条河,来到河边、我真的有点胆怯,也许是溜车的余惊未熄,也许是年轻经验不足。后来一想、村长的话总能靠得住吧。于是,我就把胆子放大了,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把车开上了冰河。还好、安全顺利的通过了河道,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算平静下来。<br>下午二点多钟,我们回到了二连。我们把砖卸到了指定地点,我将拖拉机停在了车库里,放掉了散热器和发动机的水。<br>这次拉砖、虽然遇到了麻烦,但还是有惊无险,。无论怎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还是胜利的完成了‘拉砖’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br>——原扎兰屯军马场二连机务排、张全、<br>写于:二0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