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天是金色的,幸福的,丰滿的,收获的季节。</h3><h3> 在这金秋九月,五十年前的一群学生,半个世纪后又重逢在天津顺峰大酒店。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古稀老人,从风华正茂到人生暮年是同学的情谊让大家欢聚一堂,这一刻会让我们永远难忘。</h3> <h3> 今天,我们再聚首,带着时光的风霜刻染,带着岁月的深情厚意,少了一份花季的青涩和迷惘,多了一份成熟的沉淀和从容。同学之情,永远是内心一道最美丽的风景。<br></h3> <h3> 今天,注定是一个特别和难忘的日子,尽管时光荏苒,时间和空间都阻挡不了我们相聚的热情,共叙过往,把酒言欢!
<br></h3> <h3> 同学之间,纯朴、珍贵、自然;情同手足,彼此珍惜,真诚无限。无论我们相隔多久、距离多远,在彼此的心里,都是那段青葱岁月的最好留念,青春无悔,开心每一天
<br></h3> <h3> 同学,是浸入血液、融入生命的名字;同学,是身边的那份充实;同学,是忍不住时刻想拨的号码;同学,是深夜长坐的那杯清茶;同学,是人世间没有血缘的那份亲情……<br></h3> <h3> 遥想当年,记忆中有你,美好、亲切、自然。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更是我们内心珍藏最美好的情感,是我们心底永恒不变的挂牵。
<br></h3> <h3> 我们有缘,在这大千的世界里,我们在求学的路上偶遇。也许是天意,我们邂逅在校园的圣地。从此,我们共同拥有同学这个响亮的名字,并伴随时间的推移,愈加的珍贵和弥久的美丽。<br></h3> <h3> 如果说同窗的岁月,定格了人生最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我们人到中年,月共一轮,天各一方。更会感悟着同学二字,内涵着淳朴的情怀,心灵的融和,永恒的友谊。同学每次重逢团聚,总是心花怒放,欢歌笑语。同学每次分手别离,又是那样挥泪惜别,不舍依依。
<br></h3> <h3> 多少个风花雪月,我们勤奋学习,扬起登攀的步履。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刻苦钻研,插上理想的羽翼。辛勤的汗水与皓月交辉,我们不知送走了多少个斗转星移。倾心的夜读与灯光相伴,我们不知又迎来了多少璀璨的晨曦。
<br></h3> <h3> 思念如诗,洋溢着心灵的渴望;感恩如歌,飘荡着生命的精彩。同窗之谊,成就了我们彼此的一世情缘。
<br></h3> <h3> 同学,你是我相伴一生的情谊,感谢生命中有你,当我们老去时,至少还可以回味,使你重温年少,重度青春...
<br></h3> <h3> 同学在一起犹如姐妹兄弟,总是敞开心扉,不存在介意。同学相聚总是有叙不完的情愫,说不完的心语。<br></h3> <h3> 岁月雕刻了我们的容颜,时光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尽管世事繁杂,心依然,情依旧;尽管岁月沧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
<br></h3> <h3> 总觉得相聚的时光太短,原来,走得最快的不是时间,而是同学们相聚在一起时的快乐。</h3><h3> 今天,让我们为彼此举杯,为彼此祝福,铭记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祝福我们有更美好的未来。<br></h3> <h1>徐淑英</h1> <h1>丁文玉</h1> <h1>周志敏</h1> <h1>牟翠华</h1> <h1>耿金和</h1> <h1>李蔼宜</h1> <h1>王晓辉</h1> <h1>王卫平</h1> <h1>郭樱玲</h1> <h1>程学娟</h1> <h1>张异新</h1> <h1>李全民</h1> <h1>虞连娟</h1> <h1>由戟楹</h1> <h1>杨淑珍</h1> <h1>胡国英</h1> <h1>张连起</h1> <h1>汤立生</h1> <h1>郭东生</h1> <h3>陈思群</h3> <h3>曹立新</h3> <h3>筒新民</h3> <h3>李晓云</h3> <h3> 上 学 路
家住黄家花园,在四十一中上学。
早晨,拿块窝头,边吃边背上书包冲出八号院,冲出天隆里,过西安道,穿祯源里,来到成都道,看两眼曙光影院电影广告牌上的电影画,从影院拐弯到湖南路,从61中学门前匆匆走过,来到邮局电报小窗口,往上跳几下,为了看看里面有没有值班的人,小跑着过民园广场,从民园体育场西边厕所旁转弯,来到大理道。这里清净,没什么人,更没车。走不多远就是桂林路了,从桂林里东胡同口进,见到地上有块小砖头,就踢着玩着,出了南胡同口,这就是睦南道了,睦南道与云南路交口是特显眼的红楼,据说是市委招待所;出了云南路就来到马场道,再走几步,就到学校了。
每天上学早晨一趟,中午回家吃饭来回两趟,放学回家一趟,每天要走四趟。
当时走在上学的路上,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一路都是洋楼,街上人很少,环境很整洁。有些记忆的是这里四季的景色很美;春天美丽的花朵首先从这里的墙头爬出来,夏天路两边的树冠交汇在一起,让路人感到凉爽,秋天温暖的阳光从数枝和树叶的空隙里撒到地面上,冬天若下雪,这里的雪最后融化完。
五十年后,我重新沿着上学路走了一遍,真是大变样了,先农里大院变成时尚街了,民园变成商业圈了,五大道变成著名的景点了,洋楼浓妆,绿地鲜花陪衬,街头雕塑点睛,楼前钉了各种牌牌,写着“历史”“公馆”字样,游览的马车和洋马告诉人们这里可是不同凡响的地方.
静下心来想了一想,少年的上学路是不是太奢华了?
我想说洋马踏地的声音要小些,南来北往的游客兴致的交谈也不要高声,不要惊扰已故名人和达官贵人的梦.....
张连起 2016.8</h3> <h1>戈玉老师</h1> <h3> 戈 玉 先 生
我们是天津四十一中初中六六届的学生,真很幸运,正规学满了初中三年的课程。在任课的老师中对教语文的戈玉老师印象很深,至今未忘。
戈玉老师个不高,长圆脸,眼明亮有神,留短发显得格外利落,穿的大都是深色的衣服,但的很得体;戈老师声音很好听,清,脆,标准普通话,学校传达文件大部是戈老师在播音室念文件,再传到各个教室的小喇叭;现在回想起来,那声音真是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戈老师每次都是踩着上课铃声走上讲台,只要下课铃一响就会收拾教案,像旋风一样离开教室,很少与同学们交流。
我跟大多数男学生一样,喜欢数学,物理这些动脑子而不需要背诵和死记硬背的课程,想明白了,运气再好些可得满分。而语文可不行了,时常大段大段背课文,默生字,写作文更是头痛的事,费了半天劲,等发下作文本时,字里行间不少地方画着警示红杠,恼人的很,不喜欢作文。每周四下午的作文课很多时间是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次戈老师在课上评判同学范文时,讲到同学在作文里用上楼梯的声音,走路的频率,说话的语速来惟妙惟肖表现一个老太太,深深启发了我,原来文章是可以这麽写的。
此后,我的作文本上的红道道减少了,评范文时偶尔也有我写的节段,个别作文的前面会写上一个大大的带圈的良字让人高兴。不过偶尔还会出现粗暴的红道,再加上“怎么又错了”的评语,不过自己不会反感,而是仔细捡查推敲用的词句后改正错误,同时也会感到戈老师实实在在且真诚的指点。
参加工作后,写工作总结,写设备说明,都很顺手,领导表扬时心里想着老师;人老了,有了微信,写了许多回忆录和各式的文章大部也是一就而成,人家说夸奖我是学文科时,我仍心里想着老师。
我想一个有学识桃李天下的女老师应该尊称为“先生”。
我想一个老师多得到一份自己的学生的感恩和敬意,她的晚年会多一份健康和幸福。
戈玉先生健康幸福。
</h3><h3> 天津四十一中学六六届初三一班 张连起 2018.9.3<br></h3> <h3><h1><font color="#39b54a">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font></h1><h1><font color="#39b54a">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font></h1></h3><h3><h1><font color="#39b54a">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font></h1><h1><font color="#39b54a">心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font></h1><h1><font color="#39b54a">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font></h1><h1><font color="#39b54a">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font></h1><h1><font color="#39b54a">心是永远的琴弦,坚定也执着。</font></h1></h3> <h1><font color="#ed2308"> 谢 谢 收 看</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