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下,高中陪读现象很普遍,来自郊区、外地的家长都选择陪读,在学校附近小区租房,给孩子做饭,监督学习。甚至放弃工作的比比皆是,有的不惜以夫妻分居、丢下生意等为代价。“孩子能考个好大学,这比什么都重要。”高三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陪读一方面能监督她学习加把劲,另一方面能保证吃得有营养,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有家长在身边也能及时排解。
带着这样的想法,女儿考上岳阳中学后,与众多家长一样,我们全家在学校旁租了套房子,过起了陪读的日子。
早上,5点30分,根本不用闹钟,妈妈就早早起床,为孙女铉准备早饭。5点50分轻唤铉起床,洗漱完后,饭菜已放到餐桌。6点10分女儿到校,七点老婆起床,打扫房间,整理家务后,和我出门上班。妈妈则去菜场买菜,翻着花样准备中餐。12点10分女儿到家,饭菜已放到桌上。12点30分女儿吃完饭后休息,我则洗碗筷。13点55分叫醒女儿。14点10分女儿到校。17点40,女儿回家,晚餐后又迅速去学校自习。22点去接女儿回家。22点10分到家,女儿写作业,妈妈、我和老婆陪在旁边,为女儿洗点水果,倒杯水。24点催促女儿睡觉(有时作业多则到1点多)。一天的陪读工作终于熬到了头。
几个月的陪读时光,妈妈、老婆和我的付出与辛劳,这些在我们心时都是觉得理所当然,但铉读书的紧张、辛苦,却让我们这些大人心里这的根弦时常紧绷着,感受到孩子的苦和累,感受到孩子人生第一次有这大的压力。甚至很难看到花样年华的铉的应有开心笑颜。
回过头看那段陪读时光,说实话,除了熬过那段日子的身体累外,我更多的是觉得心累,为了孩子,也在思量中国的教育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中国教育协会会长顾明远曾经说过,“中国式陪读”没有必要,上学读书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学校与家长要注意的就是孩子的到校安全和自我管理。陪读中,父母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固然重要,但陪读中过多的监督、约束和保护,总的来说“弊大于利”。“陪读”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缺少自我探索、自我努力,束缚了他们的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时间一长,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不利。
人是奇怪的动物。尽管明知陪读弊大于利,尽管那是曾经的过去,但我却一点不为陪读后悔。
就象咱家一样,更多的家庭陪读在继续,教育永远在路上,陪读现象何时不再是必须,象这样的教育何时是尽头?<br></h3> <h3>为了陪读,租了这栋学校边上楼房的三楼
</h3><h3><br></h3> <h3>租了个车,拉上陪读的简单家当
</h3><h3><br></h3> <h3>奶奶收拾着,准备中餐
</h3><h3><br></h3> <h3>铉起床,奶奶早餐已备好
</h3><h3><br></h3> <h3>吃过早餐,匆匆走向学校
</h3><h3><br></h3> <h3>老婆为铉收拾床铺<br></h3> <h3>枕头边的书,起床的闹钟
</h3><h3><br></h3> <h3>周末,孩子仍在上课,妈与老婆无聊的时光
</h3><h3><br></h3> <h3>准备下晚自习夜霄</h3> <h3>趁着吃饭的空当,看看喜欢的快乐大本营重播</h3><h3><br></h3> <h3>下晚自习后,还要在家里复习一小时以上
</h3><h3><br></h3> <h3>寂寞的夜晚,努力复习的铉
</h3><h3><br></h3> <h3>有时时间来不及,只能把饭送到教室
</h3><h3><br></h3> <h3>最近有点感冒,也没多少口味
</h3><h3><br></h3> <h3>教室全景,励志标语与堆成山的书
</h3><h3><br></h3> <h3>模考结束了,老婆迫不急待的看铉的考卷
</h3><h3><br></h3> <h3>不高兴了,要趁放假去下真正的家里
</h3><h3><br></h3> <h3>也许是紧张,也时常有不高兴的时间
</h3><h3><br></h3> <h3>小姨来看铉,这时的铉露出了难得和笑容
</h3><h3><br></h3> <h3>老婆边帮铉梳头,铉边复习
</h3><h3><br></h3> <h3>马上要办毕业证了,硬要摄影师的爸爸好好拍个证件照
</h3><h3><br></h3> <h3>高中毕业证</h3> <h3>高考结束了,奶奶与刚刚熟上的同样陪读的邻居道别
</h3><h3><br></h3> <h3>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心地笑了<br></h3> <h3>大学寝室一家人合影</h3> <h3>学习与教育永远在路上,铉的大学时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