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一篇章</h3><h3> 千磨万凿出精彩,你言我语助思考</h3> <h3> 在课的前面加一个“磨”字,其中的往复和历练可见一斑。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经营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完善,“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的过程。<br></h3><h3> </h3><h3> 9月20日,阳信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实验小学,认真听课,潜心学习,为课后的磨课铺垫!</h3> <h3> 课堂结束后,首先由实验小学执教老师刘连荣进行说课,随后由工作室成员挨个说建议,谈困惑!在两位工作室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依据课标,明确当堂目标,确定教学方案!讨论中,一团团思维的火焰碰撞着;交流中,一声声真诚的话语交融着;磨合中,我们达成共识,梳理方案,期待刘老师和孩子们的精彩!</h3><h3><br></h3> <h3> 工作室的老师们休息时刻,实验小学刘莲荣老师和张冬梅老师分秒不停,只为了能使课堂更有价值,为他们点赞!</h3> <h3>所有参与磨课的老师们,针对初步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从导入,过渡语,创设怎样的情境等多个细节方面继续打磨。</h3> <h3> 研读让我们充实,打磨让我们提升;研读让我们完善,打磨让我们超越。一次充实,一次收获;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超越,一次成长!我们成长着,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磨课之于青年教师,好比磨刀石,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好比拐仗,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好比镜子,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更趋于成熟。磨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磨课使我增长了见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己,感谢这次磨课动,透过磨课学习,深感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磨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这次的磨课活动即将落幕,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远没有结束,“磨课”将成为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活动,我们对教学技艺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仍将继续。<br></h3> <h3>第二篇章 </h3><h3>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h3><h3> ——全县小学语文“聚焦高效、集体备课、提升质量”(低学段)教学研讨会纪实</h3><h3>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打造“激情、活力、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9月25日,全县小学语文“聚焦高效、集体备课、提升质量”(低学段)教学研讨会在第一实验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第一实验学校的金小静老师主持。参加人员有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田春燕主任,县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及全县低学段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此次活动内容如下:<br></h3> <h3> 一、 现场观摩</h3><h3> 实验小学刘连荣老师执教观摩课——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刘老师把握课标,研究教材,基于学生的已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预案。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感受童话特点。可以说,刘老师呈现的这堂课为部编本教材阅读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也为全县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br></h3> <h3>二、教材解读</h3><h3>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部编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统一编排,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做到了“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为解决老师们对部编教材的困惑,我们请来了温店中心小学的商玉艳老师、第三实验小学的刘召英老师、第一实验学校的王玉香老师分别对低学段部编本教材进行解读。商老师娓娓道来,展示了低年级识字写字的具体方法;刘老师从细节入手,浅谈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王老师以详实的案例,打开了低年级习作教学的突破口。<br></h3> <h3><br></h3><h3>三、解疑答惑</h3><h3> 第一实验学校的金小静老师梳理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田春燕主任做重点解答。最后田主任强调:所有教师要研究教材,读懂教材,转变教育理念,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坚信:只有我们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我们的学生才能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习得方法,养成良好学习语文的习惯。</h3><h3> 活动半天结束,但我们的思考、行动一直在路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