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内的艺术作品

石榴园丁

<h3><h1>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h1><h1>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h1><h1>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h1><h1>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h1></h3><h3><br></h3> <h1>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作品根据冯梦传奇小说《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创作,表现了神风相送、诗人王勃登楼作序的场景。</h1> <h1>王勃作序,真人硅橡胶,再现阎公重九宴宾、王勃作序的场景。</h1> <h1>《滕王宴乐图》,磨漆画,作品描绘了滕王阁创建者李元婴在此阁中歌舞宴宾的盛况。</h1> <h1>赣发绣《童叟戏蝶图》,以发为丝精心绣成。绣品取材于滕王李元婴喜蝶、绘蝶的典故。</h1> <h1>《豫章四季•东湖夏华》,磨漆画</h1> <h1>《豫章四季•滕阁秋风》,磨漆画</h1> <h1>《临川梦》,丙烯壁画,此图根据大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内容为背景创作的,描绘了中心人物汤显祖创作入梦时的情景。</h1> <h1>青铜器(复制品),厅内陈列的编钟,是湖北随州出土文物的1:1复制品,共计56件,可演奏。</h1> <h1>《豫章四季•梅岭冬雪》,磨漆画</h1> <h1>《豫章四季•徐亭春月》,磨漆画</h1><h3></h3> <h1>木雕《百福》,由缅甸花梨木雕刻而成,屏上面刻有一百个不同字体的“福”字。</h1> <h1>《百花百蝶》</h1> <h1>拱形藻井</h1> <h1>《大唐舞乐》,唐三彩壁画,洛阳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创作制作,此壁画堪称唐三彩壁画之最。壁画分为南面的龙墙和北面的凤墙,龙墙描绘了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性歌舞,凤墙描绘了具有阴柔之美的女性歌舞。</h1> <h1>《大明豫章繁盛图》,青石砖雕,此巨型砖雕作品,以精湛的工艺再现了明朝豫章古城的繁荣景象,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长的砖雕作品,堪称南昌版的《清明上河图》。</h1><h1>杨建葆、熊山子创作 吴正辉偕弟子制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