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 style=""><i style=""><u style=""><font color="#010101">乌审旗</font></u></i></b>,旧称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北靠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东、南两面隔长城与陕西省接壤,西与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搭界。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与鄂托克前旗并誉为“鄂尔多斯南大门”。</h3><h1></h1>
乌审旗辖5个镇1个苏木,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截止到2017年,乌审旗境内人口共13.34万人,其中蒙古族3万人。2016年,乌审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2.46亿元。截止到2013年,乌审旗境内公路总里程2553公里,公路网密度为21.9公里/百平方公里。
乌审旗有敖包祭祀、苏勒德等习俗,有萨拉乌苏旅游区、银海旅游度假村等景点景区。
2017年,乌审旗入选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75位。<br><h3><br></h3> <h3><u><b>乌审旗建制沿革</b></u>
西汉时期南部、中部为上郡辖地,设奢延、龟兹、高望、白土等县。
王莽新朝改奢延、高望为奢节县、坚宁县。
东汉为上郡地。县有奢延、祯林和龟兹属国。奢延县辖地同西汉。
西晋为羌胡地,旗境南部为奢延县地。
十六国时期:4世纪,该地区为匈奴铁弗部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先后归附后赵、前秦、西燕、后秦。413年于今乌审旗南部萨日乌素河北岸建统万城,今乌审旗为夏国京都辖地。
南北朝:427年,北魏攻夏国,占领统万城,改夏统万城为统万镇,今乌审旗为统万镇辖地。536年,夏州为东魏高欢袭取。537年西魏夏占领夏州,统万城为西魏夏州及化政郡的治所,今乌审旗为化政郡辖地。后改化政郡为弘化郡。557年夏州归属北周。
隋朝:今乌审旗为朔方郡地。开皇初年,废朔方郡称夏州。607年,又改为朔方郡,治所统方城。
唐朝初期建制承隋制。武德年间,改朔方郡为夏州。后又改为朔方郡,再改为夏州。
五代时期:今乌审旗仍为夏州地,夏州治所统万城。
北宋、辽、西夏并立时期,今乌审旗为夏州地。982年,北宋一度控制夏州。986年,辽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988年,宋廷用李继捧为夏州刺史。治所在统万城。991年李继捧叛宋,以夏州将辽。994年(宋淳化五年)宋军复占夏州,毁夏州城,建制仍存。1038年李元昊(赵元昊)建立西夏,今乌审旗为西夏夏州地,统万城为西夏平夏城。
元朝:今乌审旗为陕西行省延安路绥德州辖地。同时又为察罕脑儿辖地。
明朝:明初为察罕脑儿卫地。后为蒙古鄂尔多斯部属地。
明成化十五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十五世孙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再一次统一蒙古草原,设立六个万户;封其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担汗为其次子)执掌新秦中草原为鄂尔多斯万户。
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的第五世孙孛儿只斤·额磷臣率部内附归清,清廷册孛儿只斤·额磷臣为鄂尔多斯济浓,命其统管蒙古鄂尔多斯部。<br></h3> <h3><u><b>名优特产</b></u>
<u>祭灶饭</u>是小年二十三(乌审旗部分地区在腊月二十四)祭灶时特制的饭,做法是在原汁的肉汤内下米,加入红枣、奶酪等熬制而成,连吃七天。
<u>灌肠</u>是割碎羊的心、肺、肝等,加上面粉及佐料,灌进淘洗干净的羊肠内,水煮食之,称为灌肠。根据灌入肠内的成分不同,又有血肠、面肠、肉肠之分。
<u>手扒肉</u>是蒙古族人民经常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将带骨牛羊肉分成若干块,放入锅内,加少量盐(有的则不加盐)煮熟为止。是乌审旗人招待客人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菜肴。[14]
全羊席 (蒙语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
酥油 (蒙语为夏日陶斯)、奶酪也是从酸奶中提炼出来的食用油和把酸奶子熬开制成的奶食品。酥油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夏日祛热,冬天防寒,还有治疗烫伤、止腹泻等作用。奶豆腐味道酸甜,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
<u>酸奶</u>是牧区的优质饮料之一。夏季常饮,可以起到止渴祛火,帮助消化的作用。
奶皮 (蒙语为乌日沫)有两种:一种是奶子发酸后,在表面上形成一层薄皮,称图黑乌日沫,即生奶皮子;另—种是将鲜奶熬开后放入器皿放凉表面结成薄奶皮,称宝勒森乌日沫,即熟的奶皮。
<u>炒米</u>(蒙语为胡日森布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可口耐饥,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br></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景点</b></h1><h3>①<u>萨拉乌苏旅游区</u>
百度百科萨拉乌苏沙漠大峡谷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大沟湾,海拔标高1300米。大峡谷由8大沟湾组成。东西走向,主谷全长34公里,历经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沙漠大峡谷,属于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美丽的萨拉乌苏河九曲盘转、迂回涤荡,流水穿行于群峰之间,两岸郁郁葱葱的植物遮掩着河道。峡谷内的萨拉乌苏遗址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著名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命名地。
海拔:标高1300米
组成:8大沟湾<br></h3> <h3><u>②巴图湾</u>
百度百科巴图湾旅游区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河从西北蜿蜒而来,在这里轻轻一拐,形成了两个连接的湖湾。据说,很早以前这里曾经住过一户名叫巴图的蒙古人,因而得名巴图湾。由于长年累月的河水切割下蚀,萨拉乌苏河槽深邃、宽广、萨拉乌苏河流域人烟密集,阡陌相连,人们养鱼、栽果树、种稻、使这里成为鄂尔多斯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巴图湾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库容:达1亿立方米
控制流域面积:3421平方公里<br></h3> <h3>③<u>乌审召</u>
百度百科乌审召位于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苏木驻地,意为乌审旗之佛寺,亦称“甘珠尔经庙”。
又名:甘珠尔经庙
含义:乌审旗之佛寺
地址: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苏木驻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