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之四 在‘’六路围攻‘’’中杀出血路一一万源保卫战(原创)

湖浙女

<h3>红色旅游之四</h3><h3> 在‘’六路围攻‘’中杀出血路一一万源保卫战(原创)</h3><h3> 楚 帼(赵志云)</h3><div><br></div><div> 2018年4月8日上午8时许,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一早便在万源城区的早餐店吃早餐。我们早就知道万源市是个红色旅游景点,我们向早餐店老板打听万源市红军公园所处的位置,早餐店老板告诉了我们景区的路线。</div><div> 告别了早餐店老板,我们开车爬行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十几分钟,沿途尽是晨练的男女,很快便到达了一片开阔地,这里聚集了穿着各式服装、晨练服的男女,他们大声放着音乐、踩着节拍跳着广场舞。我和丈夫宏明被激越的舞乐震撼着,我们面前就耸立着“万源保卫战纪念碑”,硕大的碑文字体仿佛在向我们倾诉84 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拚杀。1933年12月至1934 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采取收紧阵地、待机反攻的作战方针,先后粉碎了四川军阀刘湘发功的3期总攻。6月22日,刘湘又发动笫四期总攻,以东线为进攻重点,集中50多个团的兵力企图全歼红军。此时,红军已退至苏区后部的狭小地域,无路可退,决心坚守万源。红9军和红4、红30军各一部已于6月上旬退守万源以南一线阵地,巧妙地利用这一带山势险峻陡峭、易守难攻的有利条件,依山挖堑壕,设障碍,准备大量滚木擂石,严阵以待。16日,川军向万源东南、西南大面山及川西之南天门发起猛攻。红军依托有利地形,以短促而激烈的火力和滚木擂石给川军以重大杀伤。8月初,刘湘见久攻不克便颁布重奖严惩例,许以3 万元作为夺下万源城的赏金,并宣布擅自弃阵者军法从事。经过艰苦的拉锯、轮番冲击,红军终于取得了万源保卫战的胜利。此次战役历时20 天,歼灭刘湘部1万余人,缴步枪千余支、机枪30 余门,重创围攻川陕苏区的川军主力刘湘,为红四方面军主力转入反攻创选了条件。<br></div><div> 如果“万源保卫战”失利,红四方面军被压出川北地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必然被摧毁,那么20万国民党军就会夹击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仅剩3万人的中央红军行至川西,不但得不到红四方面军的接应,而且会遭到川、黔、滇各路敌人重兵围困,甚至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那么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将会大大推迟。所以万源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不仅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的生死,川陕苏区的存亡,而且关系到整个工农红军的命运,中国革命的前途。<br></div><div> 据史料记载,为粉碎刘湘的“六路围攻”,红军在以万源为核心的区域内,进行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不仅重创了川军,保卫和发展壮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而且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万源是革命老区,是被红军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粉碎川军“六路围攻”做出过积极贡献,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br></div><div> 为纪念万源保卫战,万源县委、县政府1984年修建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馆舍占地面积20余亩,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馆藏文物2100多件。馆内收藏、展示了当年红军留存在万源境内的各类文献资料、武器、弹药及标语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还釆用现代化声、光、电子技术生动演绎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军将士和巴山儿女同敌人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这里,2008 年4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首批免费开放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恰逢闭馆日,令人惋惜的是不能一睹馆内的展品。但“万源保卫战纪念碑”上镌刻的红军激烈而勇猛的战斗场面,已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战斗的悲壮、惨烈!<br></div><div> 目睹着跳着广场舞的人们,我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没有先烈们卓绝的拚搏,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br></div><div><br></div><div> 作者简介: 现名赵志云,原名赵青云,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60 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祖籍湖北省宣恩县。我于1976 年高中毕业后当了两年下乡知青,1978 年考入中专毕业后先后在县医院、县人事局、县纪委工作,1999 年10 月调乡镇任副书记、镇长、书记,后先后调招商局、科技局、民政局任主要领导职务。期间,我通过自考获大专学历,后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习获本科学历。</div><div> 我从小就一直爱好文学创作,初中时我便以父亲为原型(他是个典型的土家汉子,被国民党抓壮丁,最后起义参加了解放军,后从东海舰队调到了南海舰队),把他参加新四军负伤在老乡家养伤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参加工作后,我先后在省、州及县级的报刊上发表了《将军洞》、《倔强的父亲》《正午的太阳》、《礁石》、《不再迷惑》、《乡音》、《渴望孤独》、《村姑》、《雨中凉亭街》、《斑斓的雏菊》及《迷失在峻岭之中》等散文、小说及随笔和相关理论文章数十篇,先后使用笔名冰子、楚帼。</div><div> 作者单位:宣恩县民政局</div><div> 建行卡:6227002752200040787</div><div> 完稿于2018 年9 月25 日</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