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奇才-孝义兑镇著名的“老窑傅”

天下孝义人

<h3>  兑镇著名的“老窑傅”郝四明(作者:郝子维武立贵)</h3><h3> 清末民国年间,兑镇一带著名的“老窑傅”郝四明,是郝家寨人,郝四明大号郝清,是很有个性的煤矿上的技术人才。凭其高超的采煤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地质知识,在孝义兑镇一带开创了十多个中小型煤矿:老公里、弓家原、石门子、寺沟里、拐把上、洞子沟、前加沟、后加沟、清天洼、黑坡沟、前柏沟、中柏沟、后柏沟……等皆其杰作也。他的许多生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今举其几点以述之。</h3><h3> 秉性执拗恃才傲物 “老窑傅”郝清先生是一个禀性执拗、恃才傲物的人,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受同人及东家的异议和排挤。但因其有真才实学,谁家煤矿也离不开,有他在则事业昌盛生产兴旺,离开他则寸步难行。譬如:他先开创了一个名叫“老公里”的煤矿,投产以后,事业兴隆,繁荣昌盛,而他却受到东家的歧视及同人的排挤,于是他一怒之下,在窑场里狠狠踏了一脚说:“老子走了!你们干吧!你狗日的们看着,老子尿一泡尿也要流到你狗日的们头上!”这样,他就离开了老公里煤矿又重新找了几个东家,在寺沟里新开了一个矿井。从井下底板高度讲,寺沟矿居高,老公矿居低,两矿贯通后,寺沟矿的井下水就全部灌注到老公里了,老公里的矿井果然被老窑傅的“尿”给淹没了,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排水但却怎么也排不掉,只好停产。后来通过两矿的东家们共同出面再三乞求,并让“老窑傅”同时身兼两矿技工。之后,“老窑傅”在离两矿东方十里之外的圪卓头村柱沟里,打了一孔排水井,这样一来几个煤矿的井下水都从这个排水井口排出于地面。老公里、寺沟里以及两矿周围的几个小煤矿就基本杜绝了水患,于是老公矿才得以正常运作。而圪卓头的农民们开通水道利用这个排水井排出来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二百余亩,时间长达六十余年之久。这个排水工程,在科学技术还非常落后的当时,简直是神话般的杰作。“老窑傅”禀性执拗恃才傲物的品格为东家及同行们所敬畏,他那精湛的技艺和对地质结构的谙熟广为世人所折服。</h3><h3> </h3><h3> 老诚持重极有权变 民国初年,“老窑傅”郝清先生应十四、五家财东的邀请,担任技工,在兑镇南山的“石门子”下,开凿一个新煤矿,那时候凿井工作完全是人工操作,没有任何机械,每凿深一尺都非常困难。当矿井凿至该见到煤层的时候,却没有找到煤层,继续凿,难度又更大了,花费也更高了每提升到坑口外一柳帽壳子石渣就得花费一柳帽壳子铜钱的人工费,东家们因为花了许多钱却找不着炭,心里都很着急,那老窑傅却从容不迫,不当一回事,还是继续工作着。有一天,有七八个东家一起来到老窑傅家里责问老窑傅说:该见炭了,你却找不到炭,再往深打又得花多少钱呢?我们大家都花不起了,你说吧,啥时候才能真的见了炭呢?老窑傅不慌不忙的说:“这可说不准,有炭没炭尚属两可,也许我这回真的该一头栽进石门子了。”东家们听了这话,你一言我一语的责备开了,有的人出言不逊,有的人还想动手。老窑傅看着他们闹了半天之后,又不紧不慢地说:“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呢?你们说咋办就咋办,我都听你们的。”这些东家们嚷道:“我们得退股!不能跟上你继续倒这些霉了,你实在把我们给坑苦了!”老窑傅听了又不卑不亢地说:“你们想退股也行,先开个股东会,商量一下看看谁退谁不退怎么样个退法。”于是,这些东家们就去召集股东会去了老窑傅就此装病不出凿井工作也随即停止了。召开股东会的那天,老窑傅也带着“病”去到了会上,事先他见过了石相村的冯济川股东和郝家寨村的郝文灿股东,并推心置腹地对二人说:“我这一生凿井无数,别人信不过我,你弟兄两个也信不过我吗?”会议开始了,大家都争着退股,只有冯、郝两家坚持不退,并把那些要退股的人的股权都接收过来,当场就办理了股权更变手续,散会的时候,老窑傅对着冯、郝两位股东说:“你们红、黑两位老官儿(这是下象棋的一个术语,指双方的老将而言“红”谐音“冯”,“黑”谐音“郝”),这样能信得过老朽,老朽当为之再搏一局若不胜我当投井于老公里。”冯、郝二位东家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岂能以一败而想不开呢最多也不过是我们扔几个糟钱而已。你老不必介意。”他又转过身来对那些已经退了股的东家们说:“你们大家想好了吧?都不后悔吧?”这伙人巴不得拿上银票赶紧离开,没有一个说后悔的。第二天,老窑傅来到石门子他亲自下井了,到了井底,向四周观察了一会,然后向东南方向的井壁上用手镐只凿了一尺多深,那乌黑锃亮的煤层就出现了。这样一来,个颇有开采价值的煤矿就全部为冯、郝两家所有了。煤矿获利之后,老窑傅又向冯、郝两位东家提议,把原来那些退了股的股东又都接纳回来,恢复了他们的股权,大家一齐发家致富。这些曾经退了股的东家们一个个对老窑傅实在是感恩不尽。大家都称赞老窑傅为人处世,老成持重,极有权变,不是个等闲之辈。</h3><h3> 老窑傅是“神” 俗话说“前寺沟怕水,后寺沟怕鬼。”后寺沟是个古井,出的人命事故多,鬼也就多。只是“老窑傅”在这个矿上担任技工时,煤矿才能正常运作,他一旦离去,井下就会毛病百出。每天开钩的时候,“老窑傅”总是第一个先下坑在井下巡视一番,他出坑之后,才让工人进坑。罢窑之后,他得等到井下工人全部出坑了他才肯离去。 人们说:“老窑傅先入坑是要把井下的鬼魂都驱赶掉,人家不是坐在井上吸烟就是闲聊,只要人家在窑场里咳嗽一声就能镇压住井下的鬼魅,工人才能安全生产。”民间曾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煤矿将要罢窑了,最后出坑的一个工人刚要出坑,忽然发现他身后有两个鬼追来,一个鬼说:“拉住他!拉住他!别让他出坑!别让他出坑!”说着就动手来拉那个工人。另一个鬼说:“不敢拉!不敢拉!老窑傅还在哩!老窑傅还在哩!”吓得这个矿工出坑以后,大病了一场。这件事在矿工之间传开以后,凡“老窑傅”在矿上的时候,他们才敢入坑工作,若“老窑傅”不在矿上时,他们就无论如何也不肯入坑。这些迷信色彩非常浓厚的民间传说中,简直把“老窑傅”描述成“神”了其实“老窑傅”也不是锺馗,他不一定能镇得住鬼,只不过是他有一手高超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翻煤倒采的经验,能有效的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而已。<br></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老窑傅”晚年还带出了许多出色的徒弟,后洞村的陈柏林、黄文村的武有林、武焕明、杏野村的武山、如来村的宋宝子等皆其高徒也。尤其是那黄文村的武焕明先生更为出色,一来因为他忠实可靠,勤劳朴实,底脑又很清楚;二来因为他是老窑傅的亲外甥女婿(即赵复武的生父)所以“老窑傅”将其平生所学和宝贵经验都愿意倾囊以付,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武焕明先生民国晚年已经闻名遐迩。解放以后,又担任公和煤矿和兑镇煤矿的总技工之职多年,为孝义煤矿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