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山南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这里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h3> <h3> 从林芝去往山南一路上都是与雅鲁藏布江相伴相随,我们没有去林芝纯商业开发搞出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因为去往拉姆拉错的路上,我们就是走在宏大的大峡谷中。峡谷中的流沙山崖远比商业开发的大峡谷中的“佛掌沙丘”气势更汹。</h3> <h3> 在朗县境内的这段雅鲁藏布江有一个拐折,站在江边可以感受到江水轰鸣、滚滚而去。</h3> <h3> 朗县是林芝下属的一个干净悠闲的小县城,走过朗县就是山南的加查县。停下车准备在朗县吃饭,看到了天空中的半道彩虹。黄庭坚的“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就这样映在眼前。</h3> <h3> 生活要有诗和远方,但首先得要吃饱喝足。</h3> <h3> 必须提一下这家的干锅牦牛肉,这是路上吃到的最好吃的牦牛肉,从这一顿开始,我才真正感受到牦牛肉的魅力。</h3> <h3> 晚饭出来,天色已晚。在雨后初霁的山路上顺利到达山南的加查县。</h3> <h3> 清晨,师父带着我们向拉姆拉错前进。想要看日出是不可能了,因为出于安全考虑,加查县在通往拉姆拉错的路上有两道岗,边境检查岗是七点半钟开放,经过安检后所有人员的身份证都被暂扣,换成身份证复印件和路条,在进入盘山路前还有第二道岗,凭第一道岗的路条签字盖章后才能放行。</h3> <h3> 拉姆拉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天女之魂湖”,湖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它有着特殊地位,因而备受信徒们敬仰。<br></h3> <h3> 在寻访达赖喇嘛、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西藏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转世灵童,都是通过观察圣湖所显现的异象确定寻访的方向和原则。此外,每一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h3> <h3> 去往湖边观水和去山顶观湖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我们当然选择去山顶朝圣。</h3> <h3> 想见神湖并非易事,我们的越野车只能停在海拔 5100 米的山顶,能看到神湖的山顶在海拔5400多米的位置,继续升高的三百多米的海拔,只能徒步。<br></h3> <h3> 每一个人都在雪中默默地攀登,每个互相遇到的人都会互相轻轻说一句:加油!</h3> <h3> 路边一个挨一个的用石片堆成玛尼堆、绵延的风马旗、来自他人的鼓励,这些都化成信念让缺氧和呼吸困难变得不值一提。</h3> <h3> 半路上这个醒目的小帐篷令我有几分小小的感动:帐篷里有红牛、小食品和便携式氧气罐,登山者均可自行取用,待下山后自己去找卖家付款。没有人会怀疑谁会白拿,在这里信仰和信念会纯净每一个人的灵魂。</h3> <h3> 爬到最后的一百米时,我已经累得满脸、满手灰紫色,一个来朝圣的藏民把手里的棍子递给我。我拄着棍子走到离山顶还有三十米左右、台阶最陡峭的地方,感觉自己的呼吸已经到达极限时,看到他站在台阶上等我,伸手把棍子接过来,和他的同伴一起把手伸给我,每人拉着我一只手,两个人共同把我从最陡峭的地方拖上来了。</h3> <h3> 到达顶峰,我看他们把手里的一卷风马旗向湖的方向抛去,在那一刻,我看见藏族人眼中的光和掌心里的佛,似乎这静谧、神圣的世界完全属于他们。<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font-family: FZLanTingHei-R-GBK, "STHeiti STXihei", "Microsoft Yahei", Arial; font-size: 20.4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3> <h3> 双手合十,为谁许下最重要的心愿……</h3> <h3> 对普通人来说,拉姆拉错的神圣在于在这里可以看见自己的前世今生:朝拜此湖的有缘人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从湖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前世和未来。</h3> <h3> 前世今生的神秘力量驱使我们前来,我也知道并非可以真正寻得,但是,内心积极的引领不就是我所期待的吗?</h3> <h3> 站在这里,性子可以变得不那么浮躁;站在这里,能更清楚地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这里,更明白应该做真正喜欢做的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那个自己。至于究竟如何度此一生,已经变得不再重要。<br></h3> <h3> 藏地的乌鸦是吉祥的象征。在海拔5400多米的山顶遇到这吉祥的鸟儿,有种“客行雪原绵绵外,梦觉乌鸦渺渺中”的梦幻。</h3> <h3> 沙师弟拍到的雪原鲜花美得让我们震撼。</h3> <h3>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要一件一件地做;不急不躁、不惧不怕、不慌不乱;所有的过往、只记温暖,所有的遇见、都去珍惜;拿得起就放得下,能全力以赴也能抽身而退……从拉姆拉错走下山,虽未看清自己的前世今生,但坚定了心中的信念,我觉得这一趟也是取到了真经。</h3> <h3> 当白龙马驰下海拔4800米的高度后,路上不再飘雪。这时才能体会到登山运动的难度:山下晴空万里,随着海拔增高,山上的气候变幻莫测。</h3> <h3> 随着雪山越来越远、海拔越来越低,大家的呼吸越来越顺畅,欢歌笑语又充满了整个车厢。</h3> <h3> 在山上看见山脚下有一个城堡似的废墟,隐约可见城堡的主体建筑和城墙碉楼。急着找路遇的藏族人打听这座城堡,只听懂了说是公元7、8百年时期的“宗”,具体名字和来历,当地人也说不清楚。</h3> <h3>君王无处所,
年代几荒凉。
宫阙谁家域,
海水变为桑。</h3><h3>空城寒日晚,
平野暮云黄。<br></h3> <h3> 一番唏嘘长叹,我们继续赶路。又遇溪水潺潺、绿草茵茵、蓝天白云,拉姆拉错的心灵涤荡和旧城废墟的感慨万千立马被大家抛在脑后,轻轻松松地享受美景。</h3> <h3> 当拉姆拉错的雪山从视野中消失后,被我们评选为中国最美乡村公路的加查县曲科杰乡间到处都是一片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h3> <h3> 已经过了午后,大家决定在溪水边野炊。旁边也有几个藏民在野餐,看见我们扎营,很友好地送来一些山上摘的野果,我们也投桃报李送给他们一点饮料。</h3> <h3> 花影大厨亲自操刀,第一次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使用高压锅焖米饭,获得了师父师弟们的一致好评。</h3> <h3> 大师兄和二师兄合作完成的牛肉炖蘑菇也获得了好评。</h3> <h3> 吃饱喝足,继续边玩边看美景。向山南市区进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