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

风语轩

<h5>回乡时,总抽机会赶赶集、逛逛旧物店。</h5><h5>八月十五日前的这个集市上,看到了一些很亲切很感人的场景,如这两人的谈话场面,专情专注,有种“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亲密。</h5> <h5>感受着一种亲切的氛围。偶然发现一钟表,品相一流。惊艳到了,不还价,六十元买下。</h5> <h5>这是一款山东烟台钟表厂“宝"字牌老表。生产于1960年至1966年期间。德国技术。</h5> <h5>烟台钟表业创建于20世纪初期。1915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出资25000银元,购置德国设备,在烟台朝阳街开办了宝时造钟厂,专门生产座、挂式摆钟,注册商标“宝”字,成为我国机械制钟的发端。建厂后,经过3年的生产准备,于1918年试制出第一批摆钟。20年代末,钟厂抓住国内兴起抵制日货运动的时机,打出“国货精品”旗号,压低售价,承诺“永远保修”,与长期盘踞中国市场的日本摆钟相竞争,赢得了民心和市场,最终将日本摆钟挤出东北和山东市场,企业也在竞争中得到发展。1931年,宝时造钟厂与李东山开办的德顺兴五金行合并,成立德顺兴造钟厂。当年钟厂职工最多时超过500人,年产摆钟55000只。1934年烟台制钟业鼎盛时,5家钟厂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共生产摆钟和闹钟16万只。烟台摆钟行销国内各大商埠,并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屡屡在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奖状。</h5> <h5>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烟台制钟业。1953年国家将钟表生产纳入统一计划,对钟表产品实行包购包销。1954年,德顺兴等3家钟厂先后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3家钟厂合并,同时并入其它几家铁工厂,成立公私合营烟台造钟厂,注册商标“宝”字,隶属山东工业厅。1960年,为适应出口需要,注册并使用“北极星”商标。同年,烟台造钟厂被改造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为山东烟台钟表厂,隶属于山东轻工业厅。此后几年,钟表厂不仅扩大了摆钟、闹钟的生产,而且先后开发了船舶用钟、日历摆钟、怀表、手表石英钟等新产品。但由于生产规模和组织体系的束缚,企业难以有大的发展,钟表厂的领导者一直在探索企业的扩张,但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搁置。“文革”开始时,“宝”字商标停止使用。</h5><h5>1972年,烟台钟表厂由山东轻工业厅划归为烟台市轻工业局管辖。</h5> <h5>此表外观设计一流,用料一流。挂起来,欣赏欣赏,勾起些怀旧的情愫。</h5> <h5>内部外部细节也优美。</h5> <h5>原主人用图钉对表盘进行固定。</h5> <h5>历时近六十年,这座钟目睹、经历了多少时事,对时间该有怎样刻骨的体会啊!</h5> <h5>现在,它走时准确,报时准确。嘀嗒声非常悦耳。那报时的声音低沉而悠扬,如拨心弦,如能穿透五六十年的时光。</h5><h5>喜欢便是宝。历经半个多世纪,传到我的手上便是缘分,我便要十二分的珍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