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的“八月十五”还有另一层意思 这是……

粵言小生

<h3>粤语的“八月十五”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是…</h3><h3><br></h3><h3>八月十五是中秋,是人月两团园的大好日子,一家团圆吃月饼,广府地区有一种用糯米粉煎好的糍饼,俗称“糍罗友”,你有吃过没有?</h3><h3><br></h3><h3>这种“糍罗友”不是中秋吃,而是广府地区的小朋友第一次入学,要去祠堂拜孔子、拜老师拜同学,然后坐落板凳受师训,随后送孙子入学的婆婆把“糍罗友”分发给各同学才退出学堂。</h3><h3><br></h3><h3>“糍罗友”的谐音"黐萝柚"(屁股),就要学生和板凳黏实,勤奋读书之意。不过同学们分得“糍罗友”没见那个真坐上去,而是喜而分食之。</h3><h3><br></h3><h3>广东鬼才倫文叙,有过许多传说,其中有一则说他的老师,有一天出了个上联"铣钱铲锂镒镬",叫学生对,柳先开用植物名对:"柑蕉桔梨萝柚 ",倫文叙则用动物名对出下联:"雁鹫雕狸狮狒"。</h3><h3><br></h3><h3>这里的“萝柚”、“狮狒”是同义,广东人把屁股叫做“萝柚”又叫“屎忽”。“狮狒”是“屎忽”的谐音,原本“屎忽”是指屁股,不过,“屎忽”的“忽”只是借音字,它的正字应该写作,“胐”,这个“胐”字比较生僻,一般人只用一个同音字“忽”来代替。</h3><h3><br></h3><h3>粤语关于屁股的称谓颇多:小朋友的屁股叫patpat,又叫萝柚、屎忽,还有叫八月十五的。粵语为什么把人的屁股比喻为八月十五? 屁股为什么叫萝柚?柚是柚子,亦叫椂柚,也叫仆子,补椂,椂是仆、罗的谐音,椂柚就变成萝柚了。屁股像椂柚一样园园的,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是园园的,椂柚又是八月十五的应节水果,所以屁股也叫八月十五。香港的警匪片或电视剧经常会出现如下的台词:"洗干净你嘅八月十五,准备踎监啦!"而"八月十五"又有一个名称叫萝友(柚),不知是不是源自柚子像"八月十五"。</h3><h3><br></h3><h3>将有排粪便功能的屁股同一种食入口的食品,划上“等号”,应该讲是语言文化上一个大胆创新。</h3><h3><br></h3><h3>而对于这种“创举”,香港才子倪匡曾经有这样的精彩描述:“屁股雅号是"八月十五",那是天才创造,暗扣"满月",收敛含蓄。而且那是人体中极美丽动人的一部份,与天上清辉相映,天人合一,更是佳妙无匹。其他方言中未见有此佳作也。” (聂巨平)</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转载自头条号:老</font><strong style="border: 0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 helvetica, sans-serif;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font color="#ed2308">聂粤文化</font></stron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