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宋末年,宋江结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天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声震天下。<br></h3> <h3>二关,寨墙和大门为全石结构,由武松和鲁智深把守。</h3> <h3>断金亭在梁山支脉狗头山,西临悬崖巨壑。是当年林冲为纳晁盖等七好汉入伙,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地方。<br></h3> <h3>宋江马道——起自梁山北麓的后寨,蜿蜒南伸,穿越青龙山、狗头山,骑三山,曲折回旋,越过黑风口,直达虎头峰上的宋江大寨。是义军将士搬运粮草、报事上哨,防卫进攻的要道。 传说梁山寨上原本没有这条道。宋江上山以后,为了便于搬运粮草和调兵遣将,一心想修一条贯通前后寨的大道,可是从大寨到后寨,要翻过骑三山、狗头山、狗爪山、鏊子山等群山诸峰,曲曲折折数里之长,并且满山遍野荆棘丛生、怪石突兀,荫蔽锁日,爬山行路非常困难。宋江迫于战事需要,跑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找出合适的路线。正在发愁之际,宋江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听到一阵马蹄响, “ 嗒嗒嗒 ” 由远而近。宋江大喜,心想:既能奔马,必有大道,急忙循声看去,只见一匹白龙大马飞驰而来。那马见了宋江,掉头便往回跑,四蹄踏出一条平整整的大道,从虎头峰过骑三山、跨狗爪山、鏊子山,蜿蜒而去。第二天,宋江按梦中之景实地查看,果然是条好路线,便派金大坚率众士卒,依山势开路,遇沟壑填石架桥,终于修出一条可供兵马来往的山路。 “ 宋江马道 ” 之名便由此而来。</h3> <h3>号令台,当年义军查望寨情,向各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枢纽,坐落在分军岭与黑风口的至高点上,也是梁山诸峰的核心位置和中段至高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该建筑占地面积238.3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9.88平方米,总高度13米,由四部分组成,主台为三层,用栈桥与周围三个望台相连接,东台为巨锣亭,西台为大鼓亭,南台为望台,设信号灯、标志旗、响箭。号令台主台二楼与三个台直接相通,可迅速传达号令,通报敌情,该建筑别具雄险,粗犷奔放,寨势气势足尽人心。</h3> <h3>黑风口——在虎头峰与骑三山相连的山凹处,两侧悬崖峭壁,谷幽涧深,有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此处风大且急,素有 “ 无风三尺浪、有风刮掉头 ” 之说,故名 “ 黑风口 ” ,号称梁山第一险关。</h3> <h3>李逵塑像:屹立在山巅,双手紧握板斧,豹眼圆睁,胡须怒乍,头扎一顶头巾,身穿一件罗汉布褂,裸露着胸膛,双臂上青筋毕露,毛发竖立,脚穿草鞋,步履坚定,似有踏平世间不平事,双斧砍尽佞恶人之气。<br></h3> <h3>宋江寨边黑风口,黑风边有深臼;</h3><h3>二娘战敌发雷怒,留下脚印传千秋。</h3> <h3>梁山寨:“替天行道”杏黄大旗和“聚义厅”巨匾同时映入眼帘,其意是天罡地煞星的会合之地、108将大本营。它是景区的核心建筑,也是当年义军的心脏—指挥中心。建筑强化了水浒特色,追求强悍、粗犷、苍劲、豪放的阳刚之气,从建筑到内饰均以场景化为主格调。在建筑造型上体现出拙壮质朴与力度,用建筑体现了梁山的个性魅力。</h3> <h3>梁山寨内,苍松翠柏之中,有一座古朴壮观的建筑——忠义堂。忠义堂原称聚义厅,是当年梁山好汉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排定座次的地方。托塔天王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h3> <h3>左右军寨与宋江寨成“品”字形对峙,左军寨雪山峰上有练武场、点将台、观武台、比武场、左寨七英塑像,右军寨郝山峰上有仗义疏财台、杨志试刀石、滚木擂石关、炮台关等,当年梁山好汉就在这里“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肝胆相照、仗义疏财、不分贵贱、八方共域、异姓一家。</h3> <h3>范曾先生的“水泊梁山记”</h3> <h3>下雪后漂亮不!</h3> <h3>梁山的夜景也很漂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