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之路》后记 著名诗人李智红先生的补壁之作(更新至第十首)

BinC

<h3> 陈彬油画作品欣赏(1)</h3><h3> 面对残荷,我游刃空灵的诗思,亦同样惶然无措。残荷的平淡,竟使得所有生动华美的词汇,沉沙折戟。因此,我要告白所有尚未蒙尘的心灵,你可以不懂绿肥红瘦,你可以不懂春花秋月,但你不能不懂一枝残荷比她根深蒂固的莲藕更为深邃,更为丰富的寓意和内涵。 —— 李智红《残荷》赏析<br></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2)</h3><h3> 直面荒原,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只有沉默。以沉默把荒原的品性,耐心地解读。<br></h3><h3> 直面荒原,我们的贫穷而渺小,已经显而易见。</h3><h3> 直面荒原,假若我们还愿意敞开心扉,那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灵魂,都将被升华,被过滤,被洗涤,被菩提,骨骼将布满鹰的长啸,脉动将渗透狼的孤独。</h3><h3> ——李智红《荒原》赏析</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3)</h3><h3> 在遥远的河谷,我们的爱情,始终隐伏于某个漩涡的核心部分。通过一只水鸟的启迪,以诗歌一样唯美的方式,我们从河流的源头出发,去寻找废弃多年的城垛,去寻找那些失散在下游的孩子和信物。然后,在河谷的某片滩涂之上,结茅为庐,临水而居。<br></h3><h3> —— 李智红《河流》</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4)</h3><h3> 一切都仿佛已经停顿。停顿在这唯美的湖光里,停顿在这浑厚的安详里,停顿在这远离喧嚣的静谧里,停顿在这一方潋滟的诗情画意里。<br></h3><h3> 历史在这里搁浅,时光在这里搁浅,星汉般灿烂的传说,在这里搁浅。</h3><h3> —— 李智红《静水》</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5)</h3><h3> 村庄啊,今夜,在远远的城市,唯有我,你最小的孩子,独坐在比狼群还要饥饿的阴影中,不知疲倦地摸索着你那支失落的竹笛,并且深切地怀念着最先摇曳在牧歌深处的红浆果和麻花辫。<br></h3><h3> 村庄啊,今夜,又是今夜,我依旧与我的诗篇一道,等待着乘坐上你进城沽酒的敞篷马车,重返五谷丰登,粗茶淡饭的故乡。</h3><h3> —— 李智红《村庄》</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6)</h3><h3> 这正是我梦寐已久的那种宁静,那种超越了时空和肉体的宁静,是我开启灵魂之门的钥匙或者咒语,是我引导心灵重返故乡的路标与灯塔。只有这种能够与我的身心水乳交融的宁静,才能使我躁动不安的生命,重新回到平实的港湾,才能使我灵魂所蒙受的创伤,悄然愈合并开放出花朵生长出绿荫。</h3><h3> —— 李智红《宁静》</h3> <h3>  陈彬油画作品欣赏(7) </h3><h3> 雪的大气磅礴,只有巍峨壮伟的群山能够领会。雪的深邃清远,只有大智若愚的峡谷能够度量。雪呵,在雄峻的高原奔腾千里的脊背上翻涌不止的,洁白如生命之盐的雪呵。我将悉心铭记下你们在这个冬天里呈现的,所有的奢侈或者单纯。我将把一生的旅程,画轴般展开,然后,坚定地模拟着冻泥下那些萌动的灵息,耐心地酝酿着生命中注定降临的光荣和梦想。</h3><h3> —— 李智红《雪域》</h3><h3><br></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8)</h3><h3> 在史诗一样辽阔的大地,众神正乘坐着春天的阳光自由驰骋。那些从山野最温暖的部份火焰般漫延开来的,叛逆而任性的花朵,正在一幅画的城廓里,恣意地燃烧,快乐地嘶鸣。我将和她们固执地相互凝视,就象我在某个冬天的早晨,凝视那些曾经被黑暗反复围剿的月光和被尘俗经久漠视的性灵。</h3><h3> —— 李智红《花朵》</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9)</h3><h3> “原野在一个不易察觉的早晨,突然干净起来。像我们昼夜洗涤的玉石,像我们精心擦洗过的瓷器。闲闲的牛蹄,闲闲地徜徉过酥雨初晴后的草甸,带起一串沁人心脾的泥香。透过一剪薄如蝉翼的阳光,我分明已经看见初婴一样可人的春天,正伸出她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拨动着饰满彩虹的门环。”</h3><h3> —— 李智红《原野》</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10)</h3><h3> </h3> <h3>陈彬油画作品欣赏(10) “荷啊,当千年的河水环绕过废弃的城垛,我看见在你的芬芳中离散的风月,正守候在一场清霜的深处,保持着你不经意留下的内伤,把多年来诗人一直紧拥于怀的一盏书灯,擦拭得星辰般雪亮。 荷啊,当我在季节的喧哗与骚动之间,摸索到你内心的圣洁与宁静,灵魂的门,突然一扇接一扇地开启,你花萼上的泪痕,你花蕊里的夙愿,都将幻化成我隐形的火种,把那些囚禁在黑暗中的马蹄,燃点成满天星光。” —— 李智红《荷》<br></h3> <h3>感谢诗人李智红先生的倾情演绎!《风景之路》油画作品传达的意境能与先生的诗情发生碰撞进而产生共鸣,实属晚辈之大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