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下乡五十周年重返第二故乡

秦凤怀

<h3>绥中我的第二故乡,1968年10月锦铁二中六八届同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了绥中大王庙公社插队落户……</h3> <h3>这里群山环抱,盛产驰名关内外的绥中白梨</h3> <h3>上百年的果树随处可见,</h3> <h3>每年十月这里漫山遍野的苹果🍎白梨挂满枝头,四溢飘香……</h3> <h3>满山遍野开着鲜艳的花朵,一派迷人的景象</h3> <h3>这次回乡,千头万绪涌上心头……眼里看到的满目青山依旧,果子挂满枝头,小山村新房代替了当年的土坯房,换了新颜,心里特别的高兴。乡亲们依然那么亲切,看望我们,送来水果,临回时一些乡亲送到汽车站,难舍难离。这两天,我们除了在乡亲们那吃绥中正宗的水豆腐,(甜甜的)自己动手做菜请老乡们一起会餐。董全一动手炖鱼、炒菜,忙这忙那,关心同学,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同学情……刘锦兰即能指挥又能身体力行的去干,刘继瑞、李际时……我们帮忙。孙桂珍带病回乡,一路发烧,晚上高烧38多,老乡请来黄土坎医生点滴,身体还好,一次见(笑),第二天照了不少美照,让我们放下心来。我们分小队活动,李忠华基本随我们九队活动。送的锦旗挂在村委会,了却一桩心思,也留下我们在此曾经的印记。回来的路上,同学们互相关心,总之这是一次较为圆满的,有纪念意义的返乡重游的活动。谢谢同学们的关心!另外,乡亲们提到许桂琴、小幺(社员的原话),我们一一代好了。<br></h3> <h3>知道我们要来村书记派车去接我们,一路感动,一路期待……</h3> <h3>昔日贫困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直奔小康……</h3> <h3>扎根在这儿的老同学你好吗?激动的手握在一起嘘寒问暖……</h3> <h3>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心潮起伏,思绪万千,</h3> <h3>五十年的回忆,很值得珍惜的是对故乡的那份眷恋……</h3> <h3>发自内心的感触,再教育恩重如山,蒙关爱情深似海。</h3> <h3>把这份心情做成锦旗,表示一下对第二故乡的敬意……</h3> <h3>多么熟悉的面孔,土坯房已变成宽敞的北京平</h3> <h3>坐在老乡家的炕上心暖暖的,曾经的感觉油然而生……</h3> <h3>乡里乡亲,</h3> <h3>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路……</h3> <h3>好客的乡亲拿出最好的花生苹果🍎招待我们,情深意长……</h3> <h3>丰盛的家宴,都是曾经的味道,</h3> <h3>聊不完的家常,品着美味,飘着酒香……</h3> <h3>正宗的绥中水豆腐,乡下的味道难忘……</h3> <h3>一段美好的回忆,九十二岁的大娘,</h3> <h3>一段感人的故事是那么难忘……</h3> <h3>和亲人们在一起,</h3> <h3>表示我们对吴二沟村委会的敬意,我们把青春献给第二故乡终身难忘……</h3> <h3>老支书的关怀伴我们成长……</h3> <h3>大姐为我们当起了导游,一起看看果园,看看曾经劳动过的地方……</h3> <h3>美美的吃上一口品尝品尝……</h3> <h3>笑容洋溢脸上,美,我的第二故乡……</h3> <h3>我们来了第二故乡……</h3> <h3>在哪苹果🍎挂满枝头的地方,那是我可爱😊的第二故乡……</h3> <h3>带着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收获,告别第二故乡,再见大王庙,再见吴二沟!</h3> <h3>带着故乡人的热情,带着惆怅依依不舍,永远的第二故乡……</h3> <h3>永远爱你们我的父老乡亲,把祝福送给你们……</h3> <h3>请收下我们的祝福,收下我们感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