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非洲(二)

行界(邱有来)

<h3>  《 二进非洲(一)》与大家共享了“<b>美丽景观</b>”和“<b>动物乐园</b>”两部分内容,在今天的《二进非洲(二)》中将与大家共享“<b>狂野猛兽</b>”和“生<b>死马拉河</b>”两部分内容。并<font color="#ed2308">祝大家中秋快乐!</font></h3><h3><b><br></b></h3><h3 style="font-weight: bold;"><b><br></b></h3><h3 style="font-weight: bold;"><b><br></b></h3><b>三、狂野猛兽</b><h3>  你肯定看过电视“动物世界”、“人与自然”里的狮子、花豹、猎豹、鬣狗等猛兽,它们风驰电掣的速度、它们能抓得野牛皮开肉绽的利爪、它们一口就能咬穿角马气管的长牙让人胆战心惊,但此时它们就懒洋洋地躺在我们观光车傍边睡觉,有时它们还会从我们的观光车间穿过追赶猎物,有一次有两只猎豹甚至爬上观光车顶寻找羚羊,这一切都让我们紧张、激动和亢奋。</h3><h3><br></h3><h3><b>1、狮子</b></h3><h3><br></h3> <h3>狮子一家</h3> <h3>草丛中的母狮</h3> <h3>母狮在训练小狮子</h3> <h3>小狮子在游戏</h3> <h3>打哈欠的雄狮</h3> <h3>姊妹情深</h3> <h3>仰天大睡,在非洲大草原上也只有狮子敢在大白天如此大睡</h3> <h3>如此勇猛的狮子,但在苍蝇面前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发发火。这只母狮被苍蝇弄得睡不好觉,换了好几个地方都是如此,终于发怒,猛地一口想把苍蝇咬死。</h3> <h3></h3><h3><b>2、猎豹</b></h3> <h3>猎豹兄弟。母猎豹一般都单独行动,成双成对或三四只在一起的一般都是雄猎豹。</h3> <h3>猎豹喜欢在蚁穴上高瞻远瞩地寻找猎物,这是猎豹三兄弟在一个废弃的蚁穴上。</h3> <h3>吃饱了,挻着圆圆的肚子,在地上休息</h3> <h3>捕猎</h3> <h3>追击。猎豹的追击速度是每小时110公里,而羚羊的逃命速度每小时只有70多公里,所以羚羊如果被猎豹盯上了大多会成为猎豹口中的美食。你看下面的照片,不到5秒钟就被抓住了。</h3> <h3>母猎豹还咬着羚羊的喉咙,两只小猎豹就赶到了。远处的羚羊惊魂未定,惊恐地张望着被咬住的同伴。</h3> <h3>吃食的猎豹</h3> <h3>满嘴是血</h3> <h3>这可不是同性恋,是两兄弟。吃饱了,它们躺在地上互相舔去嘴上的血迹。动物常常是这样,吃的时候互相争抢,讲得是力气,但吃完后就互相舔毛,讲得是情谊。</h3> <h3>你们看看,多么大胆的猎豹,它们把我们的观光车当作寻找猎物的蚁穴了。吓得观光车里的游客躲在角落里尖叫,但它们对车里叫声置若罔闻,真是目中无人啊。(这是13年7月我们另一辆车上的周老师拍到的照片,当时我们的车在另一个地方)</h3> <h3><b>3、鬣狗</b></h3><h3>  鬣狗是个体中等偏大的食肉类动物,鬣狗拥有比犬类更加强壮的上、下颌和更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地咬碎猎物坚硬的骨头,因此被称为“碎骨者”。非洲斑鬣狗,咬合力平均为460千克,而非洲之王的狮子咬合力也仅仅为360千克。</h3><h3>  鬣狗是强悍的中型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鬣狗是动物界有名的“机会主义者”。除了自己捕猎之外,还经常抢夺其它肉食动物所捕获的猎物,比如花豹、甚至狮子。</h3> <h3>几只非洲斑鬣狗捕猎了一只斑马,大批的兀鹫已经等在周边,希望分得一杯殘羹。</h3> <h3>它们在拼命吞食,怕狮子前来抢食。</h3> <h3>狮子有没有来?</h3> <h3>这只鬣狗叼了一条斑马的大腿逃开了,想去隐避一点的地方慢慢享用</h3> <h3>再看看这只鬣狗,嘴上一滴血迹都还没有,也就是说它还没吃到过一口斑马肉,很是可怜。在动物中,地位和等级是很讲究的,捕到了猎物只有头领能第一个吃,地位低的动物只能等到最后才能吃。这只鬣狗几次想挤进去吃一点,但都被其它鬣狗赶了出来,于是它在外面驱赶兀鹫以出气。</h3> <h3><b>4、花豹</b></h3> <h3>花豹通常喜欢呆在比较安全的树上,因为狮子不会爬树,平时捕到了猎物也是带到树上慢慢吃。由于花豹比较少,又是昼伏夜出的动物,所以平时很难看到它捕食。</h3> <h3>5、黑背狐狼</h3> <h3>正在捕猎</h3> <h3>捕到了一只羚羊</h3> <h3>在这些猛兽的利齿下,一小时前还是活蹦乱跳的角马和剑羚,一小时后成了一付付森森白骨,在这狂野而血腥的草原上,真是生死无常哪 </h3> <h3><b>四、生死马拉河</b></h3><h3><b><br></b></h3><h3>   每年的马赛马拉都会上演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动物大迁徙。从7月到10月,位于北方的马赛马拉因连绵的降雨而孕育出新鲜青草地,芬芳的青草气味,将一百三十万原居于南面塞伦盖蒂的牛羚深深吸引,使之汇聚成为动物世界最大的迁徙动物群,在广袤的地平线上如浪潮般一波一波涌来,它们越过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边境进入开阔的马赛马拉,并且无惧水里那凶猛的大鳄鱼和河马,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抢渡马拉河,从塞伦盖地进入到马塞马拉。如斯景象,造就了独步天下,举世无双的牛羚(角马)大迁徙――“马拉河之渡”。 </h3><h3><br></h3> <h3>  马拉河并不宽,大概只有二、三十米,水流不深也不激,角马能顺利趟过去。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条并不宽的马拉河凶险异常,河面上漂浮着一具具角马的尸体,鳄鱼在撕咬着角马;河马一群群地在河滩上晒太阳,有的还张开血盆大口,虽然它们是素食主义者,但如果惹脑了它,它用大嘴一咬,角马也是非死即伤,所以就连鳄鱼看到它们也是退避三舍;河滩上还有一群群的兀鹫和秃鹳在争夺角马的腐肉。但即使如此凶险,大草原上一百多万头角马、斑马和羚羊们为了追逐鲜嫩的青草,都会冒死抢渡马拉河。</h3> <h3>鳄鱼在河床上休息,随时准备伏击渡河的角马</h3> <h3>有的鳄鱼还在撕咬着河里的角马尸体。鳄鱼本身不能咀嚼食物,只能通过翻滚的力量将食物撕裂,进而吞咽下去</h3> <h3>河马也在河床上休息。它们虽然是素食主义者,但如果惹脑了它,它用大嘴一咬,角马也是非死即伤</h3> <h3>看看河马的大嘴</h3> <h3>  “马拉河之渡”是我们去非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要看到它,特别是拍好它真的是很难。一是具体时间难掌控。一般说7月份是角马渡河高潮,但今年我们到9月初了,马拉河边还是看不到角马大部队的踪影。据说是坦桑尼亚风调雨顺,青草长得好,角马们有草吃就乐不思迁了,专家们说今年大群的角马可能会到10月份才迁徙;二是渡河很难碰到。即使它们到了河边准备渡河了,你也不一定碰得到。13年去非洲时,我们在马塞马拉国家保护区住了三个晚上,化了近两天的时间在马拉河边守候。7月19日中午十一点左右就有上万头的角马在渡口汇合,这让我们兴奋异常,我们的车马上抢占有利地形,架起相机准备拍摄。可是角马们站在河边看着水面和对岸,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突然后面的角马骚动起来,一群角马向草原奔驰而去。我们一下子紧张起来,以为都要跑了,幸亏河边的大部队未动,十多分钟后那批角马又慢慢地走了回来。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角马还是不敢过河。后面的一大群角马开始转身向草原走动,我们的心又开始紧张起来,角马们走了十多分钟,又突然转身向渡口飞奔而来,如此来回奔突四五次,角马们就是不敢下水渡河。到五点半角马的大部队开始慢慢转身,分成几路向草原走动,它们大概决定今天不渡河了。我们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只好打道回府,据说第二天是渡河了,但我们没法等了,所以如果碰到了角马渡河那你真是好运;三是很难抢到好位置,7月18日下午有小群角马(约几百头)分两次抢渡成功,但由于岸边有上百辆观光车,河边拥挤不堪,我们开始抢占了一个离角马比较近的位置,但一会儿它们又往回走了,半个小时后又到另一个地方过河,离我们的车有点远了,车多又挤不过去,所以虽然拍到了渡河的照片,但不是很理想,角马从高高的河岸上奋不顾身一跃而下的镜头一个也没有抓到,所以说如果你碰到了,而且拍好了那就运气到家了。</h3> <h3>2013年7月19日中午11点多就有几千头角马聚集到了河边,我们非常高兴,可是它们看着河里的鳄鱼和河马就是不敢下河。</h3> <h3>它们飞奔而来</h3> <h3>又慢慢离去</h3> <h3>2013年7月18日下午,我们拍到了小群河马渡河场景</h3> <h3>虽然拍得不是很理想,但还是非常兴奋</h3> <h3>母角马带着小角马也过了河。母有时候母角马渡过了河,又会冒险返回,原来是它的小角马丢,它要回去把它找回来,母性多么伟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