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3> </h3> <h3>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晴
下村调研基本情况,入户了解群众困难,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回访靠实各类帮扶措施......自华池县教体局帮扶上里塬乡鸭口村、黄塬村、上里塬村以来,我局57名干部多次进村入户,与171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上里塬乡是华池贫困程度较深的乡,鸭口村又是深度贫困村,交通条件差,群众脱贫稳定性差,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群众文化水平也很低。2017年底,鸭口村还有19户贫困户未脱贫,群众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种植养殖技术传统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缺乏技能。面对现状,为了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增收路子,帮扶干部结合“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的制定,与村组干部深入商讨全村产业发展,围绕“种植、养殖、栽植、文化、劳务”五大领域,敲定每户贫困户的产业培育、增收渠道以及帮办实事,确保稳定增收,按期脱贫。
</h3> <h3>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晴
美好的图景初具轮廓,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帮扶、是“奋斗”,否则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空谈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帮扶干部对乡村应怀着无限的热枕,并持有无限的热情,把自己强烈而有序的主观能动性,化作春水,挥洒在这片乡土大地上,与那份浓烈的乡土情怀,还有炙热的赤子之心形成具有时代感的现实共振,谱写乡村的帮扶故事,变理念,变民风,变村貌,保增收。
</h3> <h3>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晴
穿梭在乡间小路上,村庄空心化,老弱妇孺留守,残垣断壁老宅时有出现,面对沉甸甸的责任,面对这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业,如何用帮扶干部的“辛苦指数”“牺牲指数”,换来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幸福指数”,真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困中之困。这就得我们帮扶干部必须采取“输血与造血”“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入手,着力开展兴办实事,为民解忧等多方面帮扶,使困难群众形成持续长效的脱贫路径。同时,从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着力,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帮助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br></h3> <h3>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上我局召开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工作安排会,明确驻村大灶管理人员和业务主办,并提出了驻村干部工作要求,一是计划总结。每周制定工作计划,每月对驻村工作进行总结;二是听取民意。每月由各驻村干部负责,搜集各户对帮扶干部的意见建议,经过汇总梳理上报驻村工作队队长和村两委;三是一对三、一对多落实责任。认真倾听贫困户心声,把贫困户每户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案,分类建立台账,并及时咨询解决。四是实打实帮办实事。每位驻村干部应从小事做起,从急需解决的事做起,有针对的采取措施,扶贫扶智扶志有机结合,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奋力脱奔小康的斗志。同时号召每位帮扶干部争做“四个表率”即:带头学习理论,争做善学的表率;带头深入群众,争做为民的表率;带头改进作风,争做务实的表率;带头遵纪守法,争做清廉的表率。<br></h3> <h3>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阴
我局驻村干部的总体要求是:吃住在村,工作在户,因户施策,逐户突破,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总目标是:让群众更了解干部,让干部更懂得农村,真心实意帮扶,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广。我局是这样要求的,这样定位的,帮扶干部更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我为我局驻村干部点赞。
</h3><h3><br></h3> <h3>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二 阴
扶贫攻坚战,作为一场“战争”,要想打赢,要想打好,必须“扶与被扶”,形成合力。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农民必须准确理解“扶”的深刻内涵,这个字,我们最熟悉,但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扶”表面上是一个单向动作,但隐含的是“互动”,只有“扶”与“被扶”互相配合,同步施力,方可奏效。如果你扶他不动,用当地话说“狗扶不上墙把扶狗的人还累死呢”,扶起来很吃力,即使扶起来,也还会摔倒的。
<br></h3> <h3>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晴
帮扶干部与贫困农民的关系,好比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帮扶干部是老师,是主导,贫困户就是学生,是主体。帮扶的真正意义是通过我们干部的引导教育,贫困户自己站起来,干起来,当然我说的贫困户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我们帮扶干部重在扶志上做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催生其农民的内生动力,应在发展思路上做文章,引导扶持农民科学谋划增加收入。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我们帮扶干部必须做到“一转变”、“两结合”即由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扶民与扶村相结合,短期与长效要相结合,先让农民站起来,脱贫;再让农民走起来,致富;再让农民跑起来,自强!<br></h3> <h3>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午把局机关事安排部署妥当后,下午和几名帮扶干部深入到所帮扶的深度贫困村—鸭口村,与包村干部、村主任协商为村种洋芋一事,经过多方协调商讨,决定在崖腰畔张家峁为鸭口村种洋芋53亩,洋芋种子、肥料是教体局负责落实,下种由上里塬乡、鸭口村和教体局各派一名干部牵头协调旋耕、上肥、下种,收获后除种子、肥料和人工费用外,下剩的卖下洋芋钱入鸭口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一份劳动就会有一份收获,我们期待着洋芋的丰收。<br></h3> <h3>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晴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要攻下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找准能提高困难群众收入的扶贫项目,要迎难而上,激发贫困群众内在动力,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必胜的信心。扶贫的真正意义是通过我们干部的引导教育,先让贫困户自己站起来、干起来脱贫,再让贫困户劲头十足忙起来致富。教育农民不仅要跟着国家惠民政策走,更要靠着政策推着往前走。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职责任务上再落实,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在工作作风上更务实,赢得群众良好口碑。
</h3><h3><br></h3> <h3>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扶贫是价值观驱动的工作,对贫困群众有多少感情,就有多少收获。驻村帮扶工作队是组织选派到贫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要想切实将工作着眼点放在贫困户上,处处体现党的温暖与关怀,就必须放下架子、降低身段,将身心融入群众中去,与群众掏心窝,了解群众的酸甜苦辣,洞悉群众的所思所盼,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你对群众付出了真感情,群众才会把你当做知心人,有事才会对你说实情,说实话。所以我们帮扶干部在心灵上与群众同频共振,工作上与群众密切配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只有我们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才能做出契合百姓期盼,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判断,才能共同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方法措施,才能真正把扶贫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h3><h3><br></h3> <h3>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晴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这种精神上的“软贫困”,是比物质上的“硬贫困”更加顽固和复杂的难题,也更加考验我们的耐心与智慧。要充分看到,一些贫困群众之所以“人穷志短”,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意志薄弱、思想愚昧、文化素质偏低,或被生活的惯性束缚,抗风险能力欠缺等等,彻底斩断这些“穷根”,要切实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他们“站起来”并且“走得远”,我们帮扶干部决不能有丝毫的畏难情绪,必须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解开思想的疙瘩,破除精神的桎梏,才能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鼓励贫困群众苦干、实干,明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道理,我们要以思想引导为前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深刻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br></h3> <h3>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晴
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对帮扶是关键。结对帮扶要在“学”上下功夫。之所以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是机关干部文化高,学历高,见识高,熟悉政策,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沟通理解能力,因此,机关干部开展结对帮扶,首先要“学”。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文件,学政策,学讲话。作为帮扶干部要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面对面、点对点等行之有效的宣讲形式,让老百姓吃透精神,把握政策,享受政策,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向不偏,目标不移,节点不变。
结对帮扶要在“深”上下功夫。一是群众感情要深厚。对待贫困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他们,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盼他们之所盼,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让他们时时刻刻体会到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到户走访要深入。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走访日活动,与贫困群众促膝谈心,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思想动态,要进厨房,看面袋,摸被褥,要问家业、算收入、听想法,详细了解贫困户的企盼,全面、细致掌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帮扶研判要深层。导致群众致贫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贫困群众的情况,要逐一研判、反复研判、深入研判,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找准找对脱贫脱贫路径,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靶向发力、一举攻坚。
结对帮扶要在“悟”上下功夫。一是要有强烈的思想觉悟,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结对帮扶这一项工作。二是要有强烈的政治觉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结对帮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三是要有强烈的行动觉悟。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难在落实,重在行动。要把结对帮扶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责任和落实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把结对帮扶作为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强化目标,推进任务落实。
结对帮扶要在“透”上下功夫,一是信息掌握要透彻,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贫困属性、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就学就业、劳动能力、劳动技能、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对贫困户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生产生活支出情况、惠民政策到位落实情况,甚至耕地、耕地面积和具体位置都要了然于心。二是政策落实要透明。要严格对照户脱贫标准,严格对待脱贫要求和主要途径,切实把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生态扶贫政策、社会保障兜底政策梳理、运用好、落实好,确保每个贫困户、每名贫困人口享受到扶贫政策的阳光。三是优良作风要透视。要牢固树立党规党纪意识,自觉把讲规矩、守纪律挺在前列,自始至终做到防线不破、红线不越、底线不触,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把各项工作抓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要下绣花功夫,沉下身子、耐下性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蛮头苦干、躬身实干,确保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br></h3> <h3>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雨
<font color="#010101"><b>脱贫攻坚干部包抓是保障。</b></font>重担需要众人挑,责任要落实到每个干部肩上。</h3><h3><b> 政策依据是基础。</b>要让农民知政策,惠政策,树起脱贫致富信心。</h3><h3><b> 收入达标是条件。</b>要把产业发展面积落实到地块,算清种养殖业、林果业收入账,不愿发展产业的,务工收入要记细。</h3><h3><b> 住房安全是前提。</b>有家才有根,有家才算稳定。路是外出便捷,水是生命之源,电是生电是生活保障,讯是信息根本、医是健康之妥。</h3><h3><b> 措施得力有机制。</b>要明确精准识别的具体标准,精准制定导向鲜明的扶贫措施,锁定“谁帮扶”,着力“怎么扶”,确保“扶得好”。</h3><h3> </h3><h3><b> 资料完善是过程的体现。</b>我们每个帮扶干部要记录每件事,每个过程,每项收入,收集齐全资料,做到表间一致、前后一致,逻辑相符、与实际相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