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绚丽,七彩云南之旅《廿一》泸沽湖。

yaoyoubao

<h3>“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为川滇共辖。</h3> <h3>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湖面海拔2685米,湖泊最长9.5公里,宽7.5公里,最大水深70米,平均水深40米,面积49.5平方公里,蓄水9.5亿立方米。</h3> <h3>“泸沽湖”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h3> <h3>“泸沽湖”入湖河流共18条,云南部分11条,四川 部分7条。湖水经东侧的大草海注入盐源县境内前所河,再注入盖祖河、卧龙河,入流理塘河,最后排入长江上游干流段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h3> <h3>“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四川约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云南占总面积三分之一。</h3> <h3>“泸沽湖”宛如一颗洁白无瑕的巨大珍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部,她那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是那样的惹人瞩目,使众多游客的目光投向了这块神秘的土地上。</h3> <h3>“泸沽湖”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中五个全岛、三个半岛、一个海堤连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h3> <h3>“鸟觉湖湾”,泸沽湖最优美的湖湾之一,一湾湛蓝的湖光,一湾幽静的丛林,一湾嶙峋的山石,构成鸟觉湖湾与众不同的特色。</h3> <h3>湾中一片石滩,铺积着无数色泽金黄、纹理如画的精美石片,堪与南京“雨花石”比美,系泸沽湖一绝。</h3> <h3>“情人滩”,洼垮湖湾的十里沙岸,杨柳依依,环境优美。黄昏时分,双双情侣携手漫步,纵是无语,也尽得温柔。</h3> <h3>“达祖湖湾”。达祖湖湾处于特殊地理位置,除了位居女神仙下,怀抱安娜俄岛的景观价值外,还在于湖湾拥有一个完整而纯粹的纳西村。</h3> <h3>纳西族历史悠久,纳西文化博大深厚,进纳西村体验纳西风情,在唱罢“泸沽湖情歌”之后再唱“纳西姑娘花花色”,感受又不同。</h3> <h3>摩梭人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h3> <h3>摩梭人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方式宣告民族的族别身份。多年来,广大摩梭干部群众强烈要求解决族称问题,但由于语言,心理素质,地域和宗教信仰上都与当地蒙古族雷同,因此未被批准。</h3> <h3>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人归为蒙古族。</h3> <h3>“泸沽湖”西北面,雄伟壮丽的格姆山巍然矗立,这即是摩梭人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女神”。</h3> <h3>“格姆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山峰。</h3> <h3>“格姆女神山”又叫“狮子山”,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俯视从东北伸进湖中的狭长丰岛(里格岛),犹如"金獭捕鱼",又如蛟龙在追逐湖中珍珠。</h3> <h3>从达祖纳西村后的古道,经柏香林,可到顶端女神庙、女神洞,在摩梭神话传说中,此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h3> <h3>泸沽湖形如半月,登临女神山可俯视泸沽湖全貌,形状各异的里戈岛、蛇岛一览无余,尼塞村、小落水村、大嘴村分布有致,远处山峦重重叠叠,薄雾缭绕,似披着云雾作彩衣,尽展婀娜动人的风姿。</h3> <h3>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作女性的化身,顶礼膜拜,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作为“转山节”,全民祭祀女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h3> <h3>“转山节”期间,摩梭人都要爬上女神山祭祀女神。从山头到山脚,转山队伍形成一条条色彩绚丽的长龙,“女神歌”响彻云天,别具风采。</h3> <h3>姆山的成因,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泸沽湖一带原并没有山,而格姆女仙经常和众男山神夜里从北方飞来湖里洗澡,谈情说爱,雄鸡报晓时又飞回北方。某夜,众男山神等候很久,格姆女仙姗姗来迟,他们正要嬉戏,可是雄鸡报晓,东方发白,他们飞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泸沽湖畔,变成了格姆女神山,众男仙则簇拥在她的周围,分别变成了哈瓦男神山、则支男神山、阿沙男神山等。</h3> <h3>还传说格姆女神是个善良的神,她经常骑着白马外出巡游,不仅保佑这一带的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且特别赐予妇女体壮貌美、婚姻幸福、子孙繁衍。</h3> <h3>又说恪姆女神十分美丽,她与周围的男山神结交"阿夏"(情侣),过着自由的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节日,各地山神都要前来聚会欢娱。</h3> <h3>湖湾水域,生长着成片的菠叶海菜(泸沽湖独有的水生植物),洁白的小花浮在晶莹的水面上,宛如满天星斗。湖湾山坡,山花似锦,青松翠柏,亭亭如盖。无论是水路荡舟,或是旱路骑马,在博凹湾中,都会获得身入瑶池仙境的感受。</h3> <h3>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轻启面纱,便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h3><h3>泸沽湖</h3><h3>泸沽湖</h3><h3>光名扬天下。</h3><h3></h3><h3>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阿夏”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这时才能再找一个“阿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阿夏”。</h3> <h3>湖的东南南,与草海连接,这里牧草丰盛,牛羊肥美,浅海处茂密的芦苇随风荡漾,蔟蔟的花草迎风招展,每到冬季,天鹅、黑颈鹤等珍稀候鸟数以万计栖息于此,平添一种生气,一种景致。湖周,在那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豹、獐、鹿、岩羊、小熊猫、短尾猴、斑羚羊等珍稀动物出没其间,给人几分畏惧,几分野趣。湖畔,阡陌纵横,田园万顷,日出</h3><h3></h3><h3>而作,日落而息,木摞房舍,炊烟袅袅,牧歌陈陈,渔火点点,阿哥阿妹,结伴相随,好一派景象万千的农家农园,令游人魂不守舍。</h3> <h3>15000亩草海,是镶嵌在泸沽湖东面的翡翠。37种水生植物,42种珍禽异鸟,再加之11种鱼、虾、贝、螺、蛙,构成罕见的生物大观园。草海内芦苇如墙,水路错综,红衣白裙的摩梭姑娘划着猪槽船出没其中,悠扬的“啊哈吧啦”民歌在水草丛中回荡。这份自在,这份逍遥,心又醉了,人也痴了。</h3> <h3>走婚桥</h3><h3>生活在“母系家庭”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h3><h3>走婚桥</h3><h3>走婚桥</h3><h3>的“走婚”习俗。这座横跨草海、连接两岸村落的木桥,长达300余米,为“走婚”的“阿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天下第一爱情鹊桥。”</h3><h3></h3><h3><br></h3> <h3>泸沽湖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尤其是以摩梭人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是旅游者的天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