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学情
相识正是青壮时,
同窗苦读共求知。
四十八载 一弹指,</h3><h3>寒霜尽染满鬓絲。
一生相处如兄弟,
半世情缘两心识。
而今各自孙绕膝,
诚祝康泰老夫妻。<br></h3><h3>48年的分别,48年的牵挂,48年的思念,48年的期盼,今天终于见面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回首当年同窗岁月,是那么纯真、亲切、难忘。48年后的今天欢聚一堂,畅谈往事,品味人生,怎不感慨万千。
忆往昔,青春年少,同窗苦读报国志;看今朝,白发聚首,畅谈往昔话友情。
48年悠悠岁月,48年风霜雨雪。岁月洗尽我们青春年华,青丝染白发。但我们心中那份同学情谊,如一杯淳厚的陈酿,越久味越浓,越品味越香。<br></h3> <h3>学校李沫主任知道我们这些离别48年的校友要回家时,曾多次打电话☎️和我加了微信好友,保持和我们联系,追问我们有啥困难等。当我们走近植保学院时,李主任亲自到门外迊接我们。我们走进到接待室时,眼前一亮,会议室里电子屏上写道:热列欢迊69届植保校友回家省目字样。室内摆放的十分整洁庄重,内心即刻暖暖的,真的😄是一种回家的感觉。母校的植保学院王书记在百忙中一直不舍地赔着我们,并尽最大努力😍给我们热情款待。当我们喝到王书记亲自给满上那新型普洱茶时,内心满足了。…</h3><h3><br></h3><h3><br></h3><h3>|</h3> <h3>李沫主任介绍在我们离开母校的48年,植保学院发展情况</h3><h3><br></h3><h3><br></h3> <h3>一声老同学,
一生真朋友!
时光飞逝如流水,
一年一年复一年,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唯有真情不变!
我的老同学,
最近一切可好?<br></h3> <h3>同学们给母校送了锦旗:</h3><h3>意思是,这学校像春雨滋润万物那样用知识滋养学生,使人明白道德,培养人才,教育的学生很多,遍布天下,学生在千里之外想念这所学校。<br></h3> <h3>这是植保学院书纪接受同学们送锦旗的场面</h3> <h3>这是全班同学老师和文革当中的工宣队</h3> <h3>这是全体同学在送锦旗后合影</h3> <h3>这是全体同学受到植保学院热情接待后和院领导合影</h3> <h3><font color="#ed2308">这是我们班长阳春同学提:(每个图片都可点开放大和保存)</font></h3> <h3>在植保学院墙上挂着曾教过我们的老师教授的照片。吴友三,张纪中,李进,戴中廉…等仿佛回到了童年</h3><h3><br></h3> <h3>这是同学们在主楼门前合影</h3> <h3>致我亲爱的同学们
愿你们一切顺意安好
致我最爱的同学们
愿我们珍惜彼此的情<br></h3><h3>这里全体同学在西校门门前合影</h3> <h3>都基奇,荣凤德,王永烈,袁中亚,逯志鹏,吕阳春,我</h3> <h3>李国荣,袁忠亚,吕阳春,馬成武</h3> <h3>周玉娟,王艳诊,张丽华</h3> <h3>吕阳春</h3> <h3>袁忠亚</h3> <h3>我本人:馬成武</h3> <h3>作者本人</h3> <h3>李国荣同学</h3> <h3>李国荣</h3> <h3>荣凤德</h3> <h3>都基奇</h3> <h3>张丽华</h3> <h3>王永烈</h3> <h3>周玉娟夫妇,她爱人陈公</h3> <h3>小娟和朗丕珍</h3> <h3>吕阳春,袁忠亚</h3> <h3>阳春挥手</h3> <h3>李先生在校园</h3> <h3>袁忠亚…袁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