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06:13:29,这是柏林马拉松赛我的官方成绩,没有欣喜激动,心里满是熬淘和劫后余生般的后怕。趁热打铁,赶紧进行一下总结,免得以后好了伤疤忘了疼。</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反思一:训练训练,各种训练</b></h3> <h3>其实从2月决定参赛柏林,一直到9月正式比赛,有多半年的准备时间。按道理,是能够完成“上次比赛后的恢复逐渐加量训练(赛前两三周达到最大强度)再适当减量”这样一个训练周期的。</h3><h3><br></h3><h3>但是这半年里,我却没有了备战上马时那种劲头。去年作为首个马拉松,我把安全完赛当作首要目标,知道自己是零基础,所以练得格外努力。而今年,老实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跑,没有强烈的参赛愿望,心情更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飘忽不定,继而随便更改训练计划。</h3><h3><br></h3><h3>在重启训练时,因为距离比较短,少跑一点问题都不大,而且那时候更多的是在练间歇,希望以此提高配速,争取进入530。</h3> <h3>我的身体早已习惯7、8分钟的慢跑,但教练说那是“grandma’s pace”,于是间歇跑计划出炉了——</h3><h3>3x800m @5.41 per km average best time 3min 58</h3><h3>5x400m @5.05 per km best time 1min 40
3x200m @5.00 per km best time 1min 00
Total 5km +2km warm up and cool down</h3><h3>对于grandma我来说,这个速度挺变态的,每次都恨不得直接躺地上,要不就像这条狗似的呼哧带喘。</h3> <h3>很快就进入了香港的夏天,高温潮湿,按计划周末要跑15km了。但是心脏特别难受,腿沉得要命!Jamie允许我回归有空调的健身房,在treadmill上一跑俩小时,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景色,唉!巨无聊!</h3> <h3>其实不论香港还是北京,8、9月份跑步都很虐。</h3> <h3>此间有两个长假期:复活节+暑假,于是在享受塞班、西藏放松的同时,心里也暗暗有着中断训练的不安。尤其西藏之行,已经进入8月,而在4000米高原上只象征性地跑了两公里,前后加起来有10多天不能跑🙄🙄🙄 第一次见Jamie在WhatsApp上气急败坏地来仨大叹号:“你已经远远落在计划后面了!!!”</h3> <h3>跑量是全马的基础,而我就像一个准备不充分的学生一样,心情忐忑地要上考场了。这次,又把目标定在了完赛,争取进入530。</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反思二:饮食、装备和补给</b></h3> <h3>确实,知道柏林马冲击530会有些难度,但真的没有想到会跑崩。</h3><h3><br></h3><h3>前半程状态良好,路两边的助威人群、乐队也特别给力,偶尔还会听到“加油!加油!”的中文🙂🙂🙂顾不过来和他们过多欢庆,以6、7’的配速一路前行。</h3> <h3>美女啦啦队哦~~~</h3> <h3>可以看看我在网上买的国旗贴纸。真没敢买那种能贴脸上的水印贴,跑得本来就不快,还来个国旗+香港区旗贴脸上,不够丢人的😂😂😂 低调点儿,号码布上一边一个吧。</h3> <h3>而我在开跑之前还志得意满🤪🤪🤪</h3> <h3>状况出现在22km后。先是一看手表,发现一直比530完赛快了近20分钟,心里放松的同时,脚步也慢了下来,当意识到配速跌出8’再提速到6’时,右脚踝抽筋了,接下来的两公里不得不多次停在路边拉伸。然后,24km,左小腿抽筋。</h3><h3><br></h3><h3>此前训练时从未经历过抽筋的情况,偶尔会有大腿将要出现状况的预感,基本上停下脚步就好了。而这次跑在柏林,自己并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地处理,一直慢跑到28km时,抽筋的部位才恢复正常。</h3><h3><br></h3><h3>这个时候,仅比530完赛快了3分钟。也就是说,此后我必须保持每公里7’30”的配速才会跑进530。很忐忑😥😥😥</h3><h3><br></h3><h3>接下来在我下决心冲击530的时候,更糟糕的问题出现了——我、我好像岔气儿了!🙄🙄🙄</h3><h3><br></h3><h3>勉强慢跑500米后发觉不对劲,不是岔气儿,是浑身肚子疼、满脑袋胃胀,特别恶心。打算喝点儿水压一压,我的天,更难受!我发现自己在喝水的时候甚至有窒息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喘气似的!</h3><h3><br></h3><h3>看看手表,446连跑带颠35km,还剩7km!一屁股坐在路边,给春哥和教练发信息:尼玛!我不行了,我抽筋了,我要吐,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上收容车😭😭😭春哥说体验一下就好,退赛也行。教练则让我忘掉530,时间充裕,争取安全完赛。看着眼前仍然不停步的人群,想想自己半年来的奔跑,忽然觉得特别委屈,抹抹眼泪站起来重新回到赛道上。 </h3><h3><br></h3><h3>最后这7km异常艰苦!我感觉自己就像又怀了一个孩子,肚子涨得不行不行的,遇到补给站看也不看——连想都不行,恶心!</h3><h3><br></h3><h3>紧接着,右大臂内侧被磨破了,火辣辣的,不得不把衣袖卷到肩头。唉,还是疼!不敢摆臂,这直接影响到了前进的速度。</h3><h3><br></h3><h3>看着Garmin,掐着点走过终点!人家都是有义工直接把奖牌挂在完赛选手脖子上,再拥抱祝贺下什么的,我却只能伸手接过🏅️,笑笑走开——不是不礼貌,因为我担心一低头再吐人一身,那就尴尬了😣😣😣</h3><h3><br></h3><h3>然后,走到一边的草坪上,哇哇狂吐!全是黄色的水儿!?😳😳😳 矮马!竟然吐完一下就轻松了!</h3><h3><br></h3><h3>肠胃不舒服,这是此前一直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而实战中,这却又是最致命的!</h3><h3><br></h3><h3>为啥会这样呢?只能事后复盘了。我遇到了一个冲击330的广州lady。我想人家都跑330了,大神级的跑友哇!听从她的传授,比赛当天早晨要使劲多吃,保证比赛时有足够的能量。我真的很使劲地吃了:<i>三块甜蛋糕、两片面包夹火腿、一根香蕉、两杯咖啡、一个鸡蛋和一小碗沙拉</i>。肚子里装着这么多东西,没谁能跑马拉松吧?可我真的不知道这会是个问题——因为,因为我以前从没吃过这么多😭😭😭回想自己参加的半马、全马,早晨基本只吃一片面包,其实真正跑起来是很兴奋的,并不觉得饿。怎么说呢?只知道不能喝凉奶什么的避免吃坏肚子,根本就没想到饮食过量也会出问题!</h3><h3><br></h3><h3>柏林的补给还可以,但是每个补给站的台位并不多。在第一、第二个补给站我都没有喝水,因为跑友太多,不想耽误时间就直接忽略过去了。直到第三个补给站,意识到自己已经15公里没喝水了,冲过去拿了一杯水就灌——柏林用的是硬塑料杯子,它并不像纸杯那样能捏出一个小角儿来小口抿着喝,这下倒好,一杯水全泼脸上了!跑进第四、第五个补给站(20km和25km处),呀,能喝上水了,两大杯。咳!我简直就是在给自己处处埋雷!</h3><h3><br></h3><h3>只能说自己确实没经验。后来知道,在马拉松比赛中,身体储备的糖元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能量都需要由自身脂肪、甚至肌肉转化而来。北京的小马同学也帮我一起分析原因:饮食过量+短时间大量进水=肠胃无法吸收、腹胀=直接影响比赛成绩,甚至退赛。她一遍遍地感慨:“我真没想到你会在这个方面出问题!”我,我也没想到啊😭😭😭</h3><h3><br></h3><h3>和上海全马一样,这次我准备了5粒盐丸、3个能量胶,外加两粒芬必得(出发柏林前左脚背疼),实际上剩了两个能量胶、3个盐丸和一粒止痛药,还有我自己准备的大半瓶水。对于跑42km的初级选手来说,这样的补给分配似乎并不合理。</h3><h3><br></h3><h3>30km预演也有问题:当时并没有穿压缩袜,而正式比赛时发现袜子经过洗衣机甩干后严重缩水,挤得脚疼,事后发现有3个脚趾下面存有积液,肿了。</h3><h3><br></h3><h3>比赛服!我最舒适的一件上衣,熨平之后搭在椅子上,然后——忘!带!了!😭😭😭这简直就是最最最低级错误!让人无法容忍!最终导致胳膊被磨伤,影响摆臂。其实我的每件运动服都很舒服,但此前是穿着去Boot Camp,运动一个小时,小褶皱磨皮肤这个问题根本就暴露不出来了。跑马好几个小时,这下完了,小刀子慢慢割肉的感觉😟😟😟</h3> <h3>看我在赛道上被抓拍到的痛苦瞬间,袖子已经撸到肩头,磨破之后,右臂不得不往外撇咧着。</h3> <h3>还有扎头发的皮筋儿和用来擦汗的护腕,吃完饭和330lady匆忙奔赴赛场,这两样东西也落在了行李里。好在柏林秋高气爽,我也借到了皮筋儿,但这仍是个疏忽!
</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反思三:倾听身体的声音</b></h3> <h3>柏林马拉松我走了将近10km。也许有人会问:“再坚持坚持,少走一些不行吗?意志再坚强一点!”</h3><h3><br></h3><h3>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马拉松是极限运动,它真的不是靠意志可以完成的。对初级跑者来说,完成一次全马要5、6万步,也就是说身体要承受5万多次来自地面的冲击。如果准备不充分,只凭着所谓坚强的意志去坚持,成绩应该会好一点儿,但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伤病,甚至死亡。</h3><h3><br></h3><h3>35km,当我绝望地坐在路边,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跟我说着“放弃放弃放弃”,大脑发出的唯一指令就是找收容车。不过,找不到😂😂😂</h3><h3><br></h3><h3>然后客观评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抽筋基本消失、腹胀、胳膊疼脚疼,心脏没有任何不适,呼吸平稳、心率稍稍有点儿偏高但仍在正常范围;收到教练希望完赛的信息后,我甚至又静静地坐了一分钟,仔细感觉:嗯,虽然精神临近崩溃,但意识确实是清醒的!再看看Garmin显示的时间——我应该可以走着完赛。</h3><h3><br></h3><h3>尼玛!可我真觉得太痛苦了!大老远的来一次,要不,还是继续走吧!我,我再也不跑马拉松了!矮马!走得快一点也要吐,万一把衣服再弄脏了呢……时间够不够?诶,那边有拍照的,笑一个……后7公里,我简直就是一个戏精,一会儿快步想抢出些时间,一会儿龇牙咧嘴、痛苦万分,一会儿又强颜欢笑着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最后终于以1’31”之惊险勉强没有被关门🤪🤪🤪</h3><h3><br></h3><h3>因为走的时间比较长,双腿并没有太过疲劳。但是4天了,我的脚趾积液没有吸收,用针挑破后也仍肿胀麻木。而且,右臂、后背都有不同程度擦伤。😖😖😖</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还有一些想法</b></h3> <h3>柏林马结束了。</h3><h3><br></h3><h3>家人为我举行了小规模的吃喝庆祝仪式;教练说,在面临巨大困难,很多人都有可能退出的情况下,仍然安全完赛,“You should hold up your head high and be proud of your achivement. ”;朋友圈里的一干好友都在祝福、问候;回港后Boot Camp不少同伴儿也表示了惊叹和敬佩,但我的心里真的真的觉得特别遗憾,甚至挺难受的!自己准备不充分啊,回想起赛道上的绝望与后悔,仍然是心有余悸——要知道,一旦鸣枪开跑,怎么后悔都没用鸟~~~😔😔😔</h3><h3><br></h3><h3>上几张柏林马的官方照片,还没收到高清、无水印大图,先凑合看吧。</h3> <h3>这张照片几乎是我唯一被抓拍到、表情还算轻松的瞬间。</h3> <h3>表情开始变得狰狞🙁🙁🙁</h3> <h3>走过勃兰登堡门终点。</h3> <h3>我拿到了奖牌。</h3> <h3>这几天一直在复盘柏林马,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心里也在纠结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因为春哥和其他几个朋友都在(明示or暗示)跟我说:“马拉松这种极限运动,它不是适合所有人。”</h3><h3><br></h3><h3>如果我把重心转移到fitness上,练出Lydiah的翘臀、Oxana溜条笔直的双腿、Lana强壮的体魄,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性感结实,不也很好吗?</h3><h3><br></h3><h3>可是,大满贯的帷幕毕竟已经开启。But,就算最后成为了六星跑者,又如何?不过是对跑过国际六大著名赛事的一个认可。但是,自己从一个体育渣渣好不容易晋级为跑渣,终于也完赛两个马拉松了,此时放弃是不是忒可惜?!唉,纠结。</h3><h3><br></h3> <h3>手欠。临出发柏林前,恰逢2019香港马拉松打开网络报名之门——这个被称为亚洲最虐的赛道,我想去征服它。那什么,万一中签了呢?🤭🤭🤭
不知道。我没有想好。很多很多的问题还盘旋在脑海里。<br></h3> <h3>还真得静下心来想一想。</h3><h3><br></h3><h3>无论如何,扣一下题:对于马拉松,一定要有敬畏之心。</h3><h3><br></h3><h3>下面是以前马拉松的链接,👇</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rnfjt5k?share_from=self&share_user_mpuuid=ac45f3a9b9c8df2757feda47e9abdf8a&user_id=308187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从体育渣渣到初级跑者的华丽转身</a></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xaz5lqy?share_from=self&share_user_mpuuid=ac45f3a9b9c8df2757feda47e9abdf8a&user_id=308187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a><br></h3><h3><br></h3><h3>嗯,再嘚瑟一下,完赛的三张照片,我最喜欢自己的首马——北京百里画廊半程马拉松,瞧那嘴咧的,真是由衷的高兴😄😄😄</h3><h3></h3> <h3>北京。半马。</h3> <h3>上海。全马。</h3> <h3>柏林。全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