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大南山的支脉,有一座山叫作:五马归槽,此地崇山峻岭,群山绵连,茂林修竹,又有涓涓细流,水塘几口。可这里也有它鲜为人知的故事! <br></h3> <h3> 舜帝百岁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后,带着老臣旧将南巡。在来到了苍梧之地的九嶷山区,看此处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见当地民风彪悍,生活水平极低,耕种方式极其落后,看着当地山民辛辛苦苦地劳动却得到的粮食不多!于是舜帝与其他随从官员决定留下来,把北方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山民,把德孝文化传播于此。 <br></h3> <h3> 于是舜帝率众官员与山民一起,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传授山民平地稻谷种植,高山云雾植茶,河塘捕鱼养殖等技术。与民其乐融融,山民们一边劳作,舜帝一旁抚琴奏韶乐歌南风给山民们听,音律美妙动听,引来了凤凰和百鸟来仪的景观,山民们惊叹不已!舜帝跟山民们甚谈笑于山水之间!岁月如梭,通过舜帝传授,看到以前一样的农作物,不一样的种法,大大的提升效率和效益!山民们好像已经看到了丰收希望,情不自禁欢呼雀跃,把舜帝视为神仙下凡来帮助他们的! <br></h3> <h3> 就在这个夏天,舜帝闲暇之时与山民聊天,听到了舂陵有一个非常不孝的人,常常打骂他父母。于是舜帝乘坐六匹马的车去舂陵,去见见这个不孝之人!来到舂陵后,舜帝见一处溪边水草茂盛,把六匹骏马放歇此处决定步行到此人家里。在还没有来到此人屋前,就已经传来了打骂的声音,舜帝赶紧加快脚步,急忙忙地跑进屋里,把那男子的木棍抢下!男子破口大骂:“来者何人,竟敢管我家之事。”舜帝回答道:“我是舜帝,这段时间南巡,听到了你的家事,我是今天特意来找你的。”舜帝安慰着不孝男的父母,一边怒训着那个男子,说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天经地义的美德!试问,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人,还有谁相信你这个人呢?还有谁和你打交道呢?天天打骂父母,连牲畜都不如,乌鸦都有反哺之恩,羔羊都有跪乳之情!”舜帝把这些道理一一说出,苦口婆心地相劝后,男子被舜帝的一番话而感化了,男子泪流满面跪在了父母的跟前。对着舜帝说:“以后好好孝敬父母,痛改前非!”后来舜帝怒训不孝子故事在当地流传变成一段佳话! <br></h3> <h3> 舜帝乘坐六匹的车返回到了九嶷山区,继续为山民操劳奔波,为山民除害除恶!最后舜帝因斩杀孽龙于三分石上身负重伤,再加上劳累过度而去世!后来九嶷山的山民为了纪念这位恩人。每年,采下春天高山云雾的绿茶,打下秋天金灿灿的稻穗,选在金秋九月祭祀舜帝!而舜帝乘坐的六匹马,因留恋舜帝巡视舂陵时放歇之地的水草,逐结伴返回此处。其中一匹马因思念舜帝中途又折返九嶷山中守在舜帝陵旁。古人只见剩下五马归来,长留于此,逐将此地名改为五马归槽直至今日。<br></h3> <h3>文/凌泠 图/来源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