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穿越内蒙古</h3><h3>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心里都有点发虚,必定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就有一种想记录一下这次经历的冲动,但因事务缠身,一拖再拖,至今也未能动手,但是每当听人谈论到内蒙、草原这些词时,这股冲动就卷土重来,今天我就凭借着记忆,了却了我这一番心事吧!
勤劳是一种很美德!---------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br></h3> <h3> 行程的起点是西安。从西安乘飞机到长春后,其余路线驾车走完。<br></h3><h3>一.北城印象
二O 一O 年因工作上的事我要到白城出差,其实事情不是太多,“假公济私“,就当是公费旅游吧!更应该说是“公私兼顾“比较适合。</h3><h3> 这里之所以谈起“北城印象”,那是因为我的“穿越内蒙古”是从东北开始,起点总能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东北,我以前去过多次,不论是平坦开阔的石油城市大庆、还是秀美多姿的省城哈尔滨、也不论是工业发达雄踞东北的重镇沈阳,还是资源富饶的葫芦岛、阜新,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塞外大城市铁岭,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唯独长春给我的印像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是市容市貌很难与他的名字“长春”协调。</h3><h3> 从龙嘉机场到长春火车站,从轻轨线到各条大街乃至于几个公园,四五天的游览始终也没有让我找到干净整洁的感觉!唯独朴实而热情的长春人让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去长春四次都是在四、五月份,这次是九月份,也许是我来的时间不对吧,长春也算是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h3><h3> 从长春再向西北350公里穿过松原市就到了我这次穿越内蒙古的起点城市----白城,与长春截然不同,独特的车站建筑特色,让你会感觉到好像已经进入了内蒙古境内,虽然没有端南正北的街道,但却道路笔直干净整洁,大街上行人稀少,即使在九月份,这里却依然清净凉爽,这种感觉会让人顿时轻松下来。白城,你五月的雪花和九月的清风总是会让人回味无穷的。<br></h3><h3>二.科尔沁草原
白城紧邻大名鼎鼎的科尔沁草原,多次的光顾这里,让我对草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谓的看景不如听景,没错!在人们的印象中,草原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尤其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科尔沁大草原,应该更加美好,可是当你身临其境,身体会一下草原的风光时,你就会对草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四、五月份,内地已经是春光明媚了,草绿花艳的缤纷世界了,可草原上依然是严冬依旧,草木凋零,尽管有白云蓝天,阳光灿烂,可是你根本感觉不到温暖,穿着羽绒衣你依然会感觉到刺骨的寒风,在这里裸露的皮肤被风吹的发痛,而风却是草原上的常客,所谓的一年只刮一次风,从春一直刮到冬!你可以想象一下长达几个月的冬天,这里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了!当然了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的雪原在视觉上仍不失是一幅壮阔的景象了!<br></h3><h3> 这是五月份的科尔沁草地,寒风带着哨声呼呼吹来,手冻得有些发僵,用手机拍摄的,画面不太清晰。<br></h3> <h3> 这是九月份的科尔沁草地,草木茂盛,气温凉爽!也是草原最美人的季节!<br></h3> <h3>果实累累<br></h3> <h3> 这是军营大院里种植的百合,原来只在菜市场上见到过,没想到它的花朵竟然也是这么的鲜艳!<br></h3><h3> 草原有她美丽的一面,碧草连天,辽阔无垠,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它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的确醉人,但也有他严酷的一面!由于地处北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草木枯萎,寒风凛冽!人要在这里长期居住,自然条件还是很艰苦的,舒适而美丽的时间是短暂的,也正是因为人烟稀少,才造就了草原迷人的自然风光,科尔沁你不但让我看到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草原的冷峻和荒凉。
三、内蒙东段---草原的世界
我们的工作是从白城押送一些物资去西北,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傍晚时分我们三人踏上了旅程,第一天我们从白城出发,天黑之前要赶到乌兰浩特,由于物资特殊,时间充裕,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安全、稳妥,不追求快速赶路,这就为我们一路的旅行带来了便利,陕汽的车辆虽然舒适度差一些,但宽大的驾驶舱,充足的动力也让我们充满信心。<br></h3> <h3> 司机师傅是来自江苏的,从来没有去过内蒙古,怀着同样旅游的心态,我们特意选择了内蒙大通道的路线,几乎是从内蒙的最东北端开始横穿内蒙境内,直至甘肃。<br></h3> <h3>迎着晚霞我们踏上了旅程<br></h3><h3><br></h3> <h3> 从石头井子进入白城----乌兰浩特高速路</h3> <h3>农牧交接的地带,玉米地<br></h3> <h3>花生涨势也不错<br></h3> <h3> 草原上的风力发电,高高耸起的风车排成整齐的阵容,好像是等待着行人的检阅。那立柱的直径超过5米,风叶的长度可达40米,常在电视里看见过这样的风车,可哪里会想到他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这样的风场在内蒙古的东北部是比较常见的,毕竟这里很少见到大的江河,而具有足够落差的河流几乎就没有,风力是这里天然的资源,它支撑着这里的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西方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帝为你关上门,同时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我们中国也有同样的说法那就是老天是公平的。这样清洁廉价的绿色能源何尝不是对这块能源紧缺的地区的一种补偿?<br></h3><h3> 晚上我们到达乌兰浩特,游览了乌兰浩特的夜景,和白城的感觉相似,大街上干净整洁,霓虹灯五光十色,但因为行人稀少,给人感觉更多的是清静和安逸,听着这里特有的当地普通话,总有一种到了异域的感觉。从五点半一直到九点,我们游走了几条大街,感觉越来越冷,在这凉爽的晚上游览大街,就像是你在欣赏一个冷美人-----乌兰浩特!<br></h3><h3><br></h3> <h3> 第二天我们沿着111、303国道,依次经过了突泉、科尔沁右中旗、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天黑的时候,来到了桑根达来镇,一路的艰辛,也让我们饱览了草原的风光。<br></h3> <h3>驶出乌兰浩特,向突泉方向进发<br></h3> <h3> 路面宽阔,路上车辆稀少是这里的一大特点,我们的车速有时不由自主的就超过了100公里。最高时竟然达到了120公里!所以你得不时的提醒司机悠着点。从这幅照片中你也不难看出能见度非常好,就这还是透过我们几天都没有清理的前挡风玻璃拍摄的。空气的清新度那是相当的好!<br></h3> <h3> 草原上的马群随处可见!<br></h3><h3> 这是典型的草原地貌特征,从白城一直到呼和浩特整整1300公里几乎都是这样的,没有像秦岭一样的高山峻岭,也没有像关中一样的宽阔平原,山不高,却多如牛毛,地不阔,却星罗棋布,在这一个个的小山包之间就形成了小山坳,从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大的小山坳成百上千,简直太多了,而每一个小山坳就是一片草原,上面放养着一群一群的骏马,上面的照片只是其中的一个山坳的缩影。
锡林郭勒号称马都----名不虚传<br></h3> <h3> 似乎有一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味道,羊群、牛群在这茫茫的草原上显得那么的渺小,在高速行驶的车上你得仔细观察才会发现那一群群的牛羊。在大自然面前,牛、羊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是那么微弱、矮小,真是微不足道!
<br></h3> <h3> 这就是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油然而生。<br></h3> <h3> 真是奇怪,草原上的树木不少,却难得见到他们形成森林。</h3><h3> 以上几幅照片是典型的草原风光,整整一天的时间,700多公里的行程,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包,前面永远都是这样一副相似的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你不由的想起一句草原上的歌词,那就是“望不断的天涯路”。同样,路边马、牛、羊群的画面也是在我们面前不断重复着,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辽阔、壮观! <br></h3> <h3>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克什克腾旗与正镶白旗之间的桑根达来镇,为了安全上的考虑,也是为了我们旅途的舒适,按约定我们要下榻的是县城以上的城镇,也就是xx旗的首府城镇,而现在要赶到正镶白旗,就必然要跑夜路了,毕竟我们只是这一辆车,比起内地,这里人烟稀少,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车辆抛锚那可就惨了,所以只能在这里过夜了。安顿好了车辆,我们来到了一家镇上比较“大”的小饭馆进餐,<br></h3> <h3> 看来这家饭馆老板对大英雄成吉思汗还是比较崇拜的!这里罗列了13位成吉思汗家族的成员,据说这种照片的数量受到严格控制,以防有些人对他们的画像有不敬的行为,就连拍照也不允许。正好我以前曾经看过一些关于成吉思汗的历史,于是就和他聊了起来。
据我所知,成吉思汗的父亲为其部族的酋长,他的名字铁木真的由来是因为在他出生时,他们部落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敌对部族,名为铁木真的勇士,根据当时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若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的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即因此而来。饭馆老板喜欢谈历史,对我的话题很感兴趣,我也就借此机会卖弄了一下。
其实成吉思汗年轻的时候是极其苦难的,首先他年幼时父亲遭塔塔尔族的人杀害,而他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母亲要他永远记住仇人的名字。成年后,成吉思汗在部落的争夺战中遭到失败,妻子又被别人抢走,他只好落荒而逃,后来到了他幼年时的结拜弟兄扎木合哪里,借兵报仇。自此两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成吉思汗提拔非贵族年轻人为将领的行为引致扎木合不满。两人嫌隙渐生,最终导致决裂,扎木合还伏击偷袭成吉思汗的部队。但是在他的努力之下,他们的部族又再次地强盛起来。这时,饭馆老板给我们又提了两暖壶奶茶,并声明这是我送你们的,不收费,好像是在鼓励我说下去,这倒让我不好意思了。
成吉思汗后来打败了与他们敌对的塔塔尔部族,统一蒙古草原众部族。这是蒙古人从未有过的。这也是蒙古帝国的开始,之后,蒙古人开始向外扩张,陆续消灭了许多国家,并且还三次攻打西夏,迫使金朝迁都,甚至于还派速不台领导的远征军向俄罗斯草原扩张。另外成吉思汗还南侵中国,绕过万里长城攻陷北京。在蒙古帝国和西夏进行的一场战役时,成吉思汗病逝于贺兰山,死后葬在不尔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难河源头的地方,其死因至今众说纷纭,而其真正的陵寝至今尚未被确认其位置。传说,所有看过他的葬礼的人都被处死了。
其实我对于成吉思汗了解的并不多,只是凭借模糊的记忆,瞎聊一通,就是这么一聊他好像也感知到了我对大英雄的尊敬和了解,所以才破例让我们拍照。
<br></h3> <h3>在大英雄这里留个纪念<br></h3> <h3> 我们的晚饭是手抓羊肉喝奶茶,还有就是硬得像骨头一样的奶豆腐,奶豆腐需要热水长时间的侵泡才能上来,所以我们只好先吃了,主食和蔬菜在这里是难得一见的。<br></h3> <h3> 奶茶、白砂糖、咸萝卜<br></h3><h3> </h3> <h3> </h3><h3> 手抓羊肉虽然没有羊膻味,但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口,肥一点的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奶茶倒是喝了不少,香甜可口,热热乎乎的,我们每人喝了足有一暖壶。<br></h3><h3> 吃完饭结账时,饭馆老板一再提出少收两壶奶茶钱,我们还是照单支付了所有的费用,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一个同事问老板娘有没有正规发票,老板娘回答我们这么大的饭店怎么会没有发票呢?老板立即训斥道“咋说话呢?你见过大饭店吗?这几位吃的饭店多了,你在这儿买弄啥?几位师傅见多识广,都能当你老师的老师”,在场的人都哈哈哈笑作一团。
晚上躺在床上,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久久不能入睡,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向不善言谈的我今天竟然聊了那么长时间,真是酣畅淋漓,而他们好像也是很感兴趣,气氛很好。沉思良久,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是在不自觉当中运用了一种沟通的技巧,那就是:
1-与人交流时,话题必须是对方感兴趣的,而且是自己知道的,这时你才可以放开畅谈,否则你最好甘当配角,去附和别人,免得讨人嫌气。
2-要善于倾听。如果你想交好一个人,那么你最好少动嘴多用耳,专心听别人说话,即使你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你也得耐着性子静心听讲,而且还得让人觉得你很想听,这不只是一种策略,同时也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反思的结果是,感觉很好!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精辟!</h3> <h3> 桑根达来小镇地处靠近207国道和105省道的交叉口附近,在这人口稀少的地方也算得上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了,可一离开柏油马路,地上的尘土可以淹没过你的脚面,看来寒冷、干燥是这里的主要气候特征了,的确,我们一路走来,翻越了千座山,跨过了万条沟,却很少看见稍大一点的河流,一条条的小山沟几乎也都是干涸的,雨水相对较少,这也是草原的一个特点。<br></h3> <h3> 已经是第三天了,我们的时间安排基本上是与上班一致,上午7:30左右出发,大概在12点吃午饭,然后继续赶路,下午5点左右找地方住宿、吃饭。昨天跑的是国道,而且有好几处停下来观景,耽搁了一些时间,跑了700公里,而今天要走的这段路基本上全是高速路,估计景色和昨天差不多,所以昨晚商量今天稍微多跑一些,所以把目的地定在巴彦淖尔市,路程750公里,可是我们的计划没有实现,到了晚上我们并没有到巴彦淖尔,原因很简单---堵车。<br></h3><h3> 一路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路牌,上面总是标有“白音xxx”,也搞不清楚这个“白音”在蒙语里面是啥意思,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地方以它来冠名。<br></h3> <h3> 出了桑根达来小镇,路边还是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只是草地的成色比昨天的稍微逊色一点了,越接近呼和浩特,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这可能和雨水的多少以及气温有关系吧!而且有不少的地方已出现了农田,我们逐渐走入了农牧交错的区域,很多地方和内地已经差别不大了,所以我们观景的兴致大减,于是加快了速度想尽快的上高速,可上了高速才知道,高速路并不好走,因为到了呼和浩特附近,路上车流量大增,尤其是那些大货车特多,车速根本就上不去,等到了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时,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而且空气质量急剧变差,到了下午3点钟才到包头,下了高速,本来打算在包头过夜,可放眼望去,整个包头市笼罩在一团灰色的尘雾之下,灰色的烟尘浓度之大让人震惊,我们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到下一站哪怕是找一个小镇过夜也行,真是想不到怎么会是这样呢?包头,一个钢铁和矿业发达的城市,却也因此而带来困扰。于是我们就上了环城路,想绕过去,哪知道在环城路上严重堵塞,警车警察倒是不少,可就是不见情况缓解,我们被堵了整整两个多小时,等再上高速时已经快6点了,高速路上的大型车辆太多,笨重的矿石车、设备车速度很慢,压着几公里长的车流缓慢地行进,看着都让人心急,但是此刻却毫无办法,天黑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落脚地-----乌拉特前旗。今天把时间全都消耗在路上了,这第三天真是乏善可陈,“下面是在呼和浩特之前录的一段录像“,可以和我一块在车上动态的看看草原。<br></h3> <h3>五、内蒙西段---戈壁滩与沙漠的风采
乌拉特前旗---乌力吉<br></h3><h3> 乌拉特前旗标志性的建筑<br></h3> <h3> 没有来得及多看看你的风貌就得上路,再见吧乌拉特!<br></h3><h3> 第四天,今天的路好走多了,出了乌拉特前旗一路高速不长时间就到了巴彦淖尔,司机因为兴奋竟然错过了出口,其实一直沿高速走下去也可以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这也是传统的路线,只是绕道很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看不到沙漠和戈壁滩,没有了探险的刺激性了。<br></h3> <h3> 于是,我们在乌海掉头从磴口下了高速路,沿县道前进,所谓的曲径通幽处,我们选择了一条人烟稀少的荒漠之路,这一路村镇很少,已经是比较荒凉的了,想找吃饭的地方都很难,好不容易才到了一个小镇—敖伦布拉格,在这里吃了午饭,直奔312省道。<br></h3> <h3> 这里的景色和前两天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茫茫的戈壁滩。<br></h3> <h3>越往西北方向走土地就越贫瘠<br></h3> <h3>终于到了阴山脚下的312省道上了<br></h3><h3><br></h3> <h3> 人根峰半山腰上的一个护路站点,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竟然还有人驻守,你不得不为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敬业精神而感动,在茫茫的荒原上生命是多么的渺小与脆弱,而他们却顽强的生存着,这高大而坚挺的雕塑不正是对这种精神的讴歌?</h3><h3> 知足吧!路边的过客,你们生活中的那点困难算得了什么?这就是神根峰上的人根对我的启示!----生命可贵,神的恩赐,珍惜生活,知足常乐!
<br></h3> <h3> 翻越阴山的神根峰,在这种干旱而寒冷的地方,万籁俱寂,你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寂寞,偶尔路过的卡车扬起漫天的尘土,车声撕开了寂静散布到整个旷野,尘雾和噪声此时显得是那么的可爱,它让你感知到了同伴的存在和人间的温暖,缓解一下心中的孤独与无奈。<br></h3> <h3> 看看大地上,就剩下这么一点一点的绿色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人的生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br></h3> <h3> 神根峰上俯瞰群峰,寒冷、荒凉和死一般的寂静,我们好像置身于火星上。<br></h3> <h3> 我们原来以为翻过阴山,海拔会降低一些,我们就会回到“人间”,哪知道整个阴山就是一道巨大的土坎,山上又展现出一片广阔的荒原。<br></h3> <h3> 看到了吧,这里并不是生命的禁区,难以想象!<br></h3><h3> 和草原的地貌是何其的相似,只是这里缺少了草原的雨水,没有了草原的花草,有的只是草原的寒风,和蓝天白云,尽管阳光灿烂,但却冷风透骨,视觉与体感的反差是那么的不协调。<br></h3> <h3> 经过一天的跋涉,我们终于赶到了今天的落脚点----乌力吉。在这茫茫的戈壁当中这座小镇是那么的可爱,它让我们能舒服的度过这个夜晚。住下来后我们才了解到小镇上共居住着不到一千人,主要是这里驻有边防军可以提供生活用水,所以才有了住户,这也为路过的人提供了休整的地方,要不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行人可就苦了!<br></h3> <h3> 小镇上几乎没有行人,可街上依然摆放着沙漠里的特产,琳琅满目。<br></h3> <h3> 这些石头都是牧民在放牧的时候从戈壁滩上捡回来的,也有内地的人来这里淘宝,路边堆满了他们捡来的各种玉石玛瑙,就那么随意的放在路边,一大堆一大堆的,特别珍贵的他们放在屋里,20元钱就可以买一块碗大的玉石,晶莹剔透的,内地里卖的手镯、笔筒等物件就是用这种玉石粉碎后压制而成的。<br></h3> <h3> 沙漠玫瑰石(Desert Rose Stone)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即石膏,若由多片板状结晶交叉,形成簇群玫瑰状、发生在沙漠地区的土壤里,就俗称“沙漠玫瑰”。这是一种燕尾双晶复方晶体结构,由于它的形状酷似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主要出产于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国的沙漠地带,中国内蒙也有微量分布。<br></h3> <h3>沙漠特有的珍贵药材苁蓉。<br></h3> <h3>鹰头石,玛瑙质地。<br></h3> <h3> 第五天早上我们离开了乌力吉小镇,又一头扎进了茫茫的戈壁滩。<br></h3> <h3> 经过四五百公里的跋涉,终于又见到了绿色,同时也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草木越来越多。<br></h3> <h3>成片的胡杨林。只是未到金黄色的展示阶段。<br></h3> <h3>夜幕中我们来到了额济纳旗。<br></h3> <h3> 戈壁沙漠中的这条大河养育了这个城市。<br></h3> <h3> 人困马乏的我们也没有了遛大街的兴趣,进入宾馆吃罢饭立刻休息。
</h3><h3><br></h3><h3><br></h3> <h3> 第六天,离开额济纳旗再次踏上征途,远离了水源,再次踏入生命的禁区。<br></h3> <h3> 慢慢长路没有尽头,无边无际的黄沙展示着这里沧桑的岁月,充足的阳光赶跑了这里的生命,却没有留下温暖,这就是西部的荒原!<br></h3> <h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没有电视上看到的那么秀丽,大院里的草地和树木完全是依靠人们精心的栽培和养护,一周不浇水他们就会性命难保!<br></h3> <h3> 这里曾经创造了中国航空航天史上诸多的奇迹,也为中国人民撑起了安全的保护伞!<br></h3><h3> 穿过航天基地,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在天黑的时候来到了蒙甘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卸下了物资,完成了我们这次的工作使命。<br></h3><h3> 可惜没有到酒泉去住几宿。</h3> <h3>六、返回---河西走廊的风光<br></h3> <h3>第七天我们踏上了返回的路途。<br></h3><h3>无事一身轻,下来欣赏一下沙漠之舟----骆驼。<br></h3> <h3>茫茫的沙漠太辽阔了,我们只能在旁边的小沙丘上领略一下他的风采。<br></h3> <h3>风吹起的沙雾打到身上沙沙作响,手和脸被吹来的沙粒打得生痛。<br></h3> <h3>几千公里的远征我们的车子也累了,走出沙漠没多久我们的车轮胎坏了,就近找了一个小镇更换了轮胎,别看小伙精瘦,干起活来真不含糊,一会就修好了轮胎。<br></h3> <h3> 晚上我们来到了山丹县,这是他的标志性建筑——钟楼。<br></h3><h3> 我们住的山丹宾馆。</h3> <h3><br></h3><h3> 第八天我们来到了永昌,几天以来我们终于看到了天降的雨水,远处升起美丽的彩虹。<br></h3> <h3>河西走廊上古城墙的遗址<br></h3> <h3>河西走廊远处两边的雪峰。<br></h3><h3>九月份了,这里的小麦才开始收割了。<br></h3> <h3> 最后一晚我们住在天水的蓝琴酒店。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同学.......兰琴。<br></h3><h3><br></h3><h3> 第八天我们出了天水,进入秦岭后,两边的青山绿水分外迷人,湿润而温暖的气候滋润着我们干燥的心,穿过秦岭很快就进入了关中,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亲切!回顾这次的内蒙万里行,让我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感慨,—还是我的家乡美!<br></h3> <h3>本次出行历时16天,穿越内蒙用时8天,其中几件趣事因涉及敏感的地点和设备,已经做删除。<br></h3> <h3> 本文根据张诚军同学在8512班级群里的记录整理,基本忠实于诚军的原著。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修改或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