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忆 岁 月》(八)

船夫

军旅时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难忘那岁月,难忘那战友情》</span></p> <h1>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组建于1955年,至1985年,因武汉军区与济南、广州军区合并,而撤销编制,完成其历史使命,历程整整30年。</h1><h1> 此照片为1985年6月全体人员合影留念,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照片中:(从左自右)</h1><h1> 第1排:敖茂彬、杨秀贵、林长凯、王群、吕运锋、卢炳洪、徐师樵、陈世模、孙惠民、杨守祥、侯文明、傅桂初、何正太;</h1><h1> 第2排:小夏(公务员)、洪绍华、小董(司机)、郭赞、彭怀阳、岳世鑫、王鲁江、周家斌、王洋、朱铁良、马自正、吴公稳、刘贵新、彭慧民(借调)、李秋兵(公务员)、xxx(公务员);</h1><h1> 第3排:朱伯春、程林征(司机)、xxx(公务员)、盛强、余景然、梁前龙、段世高、王厚炎、孙志忠、田一传、宋海、张松振、刘路明、刘浩明、贾隨刚、刘在东、章明、张省如、蔄士波(公务员)、牛军(公务员)。</h1><h1><br></h1> <h1> "战友情深似海,战友亲如兄弟","一日战友,一生兄弟",对这样的话语,只有当过兵的人才会有刻骨铭心的理解和体会。我军旅40年,对在武汉军区政治部干部部14年的工作、生活记忆最深刻!对那昔日的首长和战友永远不会忘记!</h1><h1> 在我的记忆中和心田里,武汉军区政治部干部部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集体,团结和谐,人才济济,心齐风正,凝聚力强,能够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军区部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个集体里工作、生活,总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它真是一个让我永远怀念,思念,留念的温暖的家!</h1><h1> 每当我阅读到战友们生动真情的"感言"和文采飞扬的"诗抄",常常会令我彻夜难眠!</h1><h1> </h1><h1> </h1><h1> 《 思念战友》</h1><h1> 陈世模</h1><h1> 中秋良宵不夜天,</h1><h1> 诸友阖家尽欢颜。</h1><h1> 忆思当年共处事,</h1><h1> 深情厚谊永怀念。</h1><h1> </h1><h1> 《浪淘沙一一战友情》</h1><h1> 孙惠民</h1><h1> 泪别几十年,梦绕魂牵。</h1><h1> 千山万水断情难。只盼有朝会友,拥抱团圆。</h1><h1> 转眼到暮年,最应心欢。</h1><h1> 群聊最能把心连。今日热线传喜报,重铸情缘。</h1><h1> </h1><h1> 《满江红一一赞武政干》 </h1><p class="ql-block"> 杨守祥</p><h1> 代代伯乐,风雨里,点燃圣火。</h1><h1> 红光照,水碧山秀,武园多錁。</h1><h1> 壮士赳赳发利箭,风烟滚滚涤污恶。</h1><h1> 重人才,慧眼在肖何。开新篇。</h1><h1> 武政干,立正果,不为利,不苛过。</h1><h1> 看黄牛拉套,死不休磨。顿时停车蒙志 路,三年少妇熬成婆。虽衰老,神气有余热。寒冰破。</h1><h1> </h1><h1> </h1><h1> 《忆 .路北六栋》</h1><p class="ql-block"> 何正太</p><h1> 红砖楼,连心楼,识天听风共忧愁,</h1><h1> 热血写春秋。</h1><h1> 别离楼,思念楼,盘马弯弓竞风流,</h1><h1> 相聚已白头。</h1><h1> </h1><h1> 《十字令 一一战友情缘》</h1><p class="ql-block"> 贾随刚</p><h1> 一朝分别见亦难,两情不忘魂梦牵。</h1><h1> 三十三年转瞬过,四方战友鬓丝添。</h1><h1> 五更难眠常思旧,六弦音美琴难弹。</h1><h1> 建群恰逢七夕至,情深见证八一三。</h1><h1> 谁言久别易淡忘,念逾十分不尽缘。</h1><h1> 祈愿诸君多保重,笑乐常在永平安。</h1><h1> 《感 言》</h1><h1> 杨秀贵</h1><h1> 我每天都在"武政干 .战友群"里浏览,常常泛起那万千思绪:</h1><h1> 回首当年风华正茂,无愧激荡岁月;</h1><h1> 群中个个老骥伏枥,共叙战友情怀;</h1><h1> 战友情缘像一本书,读懂全是思念;</h1><h1> 人世间什么最珍贵?惟有战友浓情!</h1><h1> </h1><h1> 《抒 怀》</h1><h1> 孙志忠</h1><h1> 凭栏双星眺东湖,</h1><h1> 报国军旅四十秋</h1><h1> 政干七年虽已过,</h1><h1> 常留感恩在心头。</h1><p class="ql-block"><br></p> <h1> 欢送张相阁部长,干部部全体人员合影。1979年元月3日,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div><h3>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3><h3> 第1排:马孔良、侯文明、梅炳芳、吕运锋、车成德、张相阁、沈家骅、孙惠民、陈世模、朱万昌、王群、杨守祥;</h3><h3> 第2排:雷朝学(公务员)、田一传、徐如俊、傅桂初、向学普、王洋、何正太、周方海、袁基富、刘保成、孙志忠、杨志;</h3><h3> 笫3排:王鲁江、陈育新、胡光国、杨秀贵、温成志、王应信、张松振、林长凯、王云善、戴继伦、李修平、李凤梅。</h3><h3><br></h3></div> <h1>  欢送吕运锋科长,干部部全体人员合影留念。1979年1月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前排:侯文明、朱万昌、孙惠民、陈晓苍(借调)、吕运锋、车成德、徐师樵、陈世模、胡光国、温成志、李修平;</h1><h1> 后排:马孔良、杨守祥、小刘(司机)、王群、林长凯、田一传、傅桂初、马自正、向学普。</h1> <h1> 欢送沈家骅副部长,干部部全体人员合影。1981年8月25日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第1排:孙惠民、徐师樵、陈世模、沈家骅、车成德、吕运锋、朱万昌、王群;</h1><h1> 第2排:陈育新、杨秀贵、徐如俊、岳世鑫、胡光国、孙志忠、李凤梅、王鲁江、洪绍华;</h1><h1> 第3排:戴继伦、王应信、温成志、何正太、王洋、周方海、田一传、马自正、张松振、王云善、陈如明。</h1> <h1> 欢送温成志、周方海同志,干部部全体人员合影。1983年5月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第1排:徐如俊、岳世鑫、王鲁江、李凤梅、陈育新、杨秀贵、洪绍华、戴继伦、余景然、张远国、李保平;</h1><h1> 第2排:郭赞、王群、孙惠民、周方海、车成德、温成志、陈世模、徐师樵、朱万昌、吕运锋、杨守祥、林长凯;</h1><h1> 第3排:周希祥、陈如明、王云善、程诗亮、敖茂彬、孙志忠、方干事(借调科干处)、田京生、傅桂初、田一传、张松振。</h1> <h1> 干部部任免科全体干部合影,1974年元旦节,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前排:戴继伦、马小伏、黄德华、王忠恕、乔宇春、徐师樵、孙惠民;</h1><h1> 后排:周方海、唐玉显、向学普、曹国灿、王日中、林长凯、田一传。</h1> <h1> 欢送梅炳芳科长,干部部计划调配科全体人员合影。</h1><h3></h3><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前排:王应信、杨守祥、梅炳芳、陈世模、张松振;</h1><h1> 后排:徐如俊、何正太、王洋、马自正。</h1> <h1>  干部部科技干部处人员合影。</h1><h3></h3><h1> 此照片中:</h1><h1> 马自正(左)、张远国(中)、刘贵新(右)。</h1> <h1>  干部部科技干部处人员合影:</h1><h3></h3><h1> 此照片中:</h1><h1> 贾隨刚(左)、马自正(中)、刘贵新(右)。</h1> <h1> 干部部福利科全体人员合影,1976年初,摄于军区军人俱乐部楼前。</h1><h3></h3><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前排:毛同训(公务员)、高龙海、陈世模、向学普;</h1><h1> 后排:宋贵明、温成志、侯文明、王鲁江、吕运锋、朱万昌。</h1> <h1>  干部部 福利处人员合影。</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自右)</h1><h1> 彭慧民(借调)、王鲁江、杨秀贵、孙志忠。</h1> <h1> 干部部休干科全体同志合影。摄于军区大礼堂前。</h1><h1> 此照片中:(从左至右)</h1><h1> 小刘(司机)、田一传、侯文明、吕运锋、温成志、李修平、傅桂初。</h1> <h1>  干部部乒乓球队,年年获军区政治部冠军。照片中队员为:田一传、王 洋、周方海、戴继伦。</h1> <h1> 干部部乒乓队代表军区政治部参加武汉军区乒乓球运动会,共有13个军级单位参赛(来自专业队、体校的队员占半数以上),干部部这支纯业余选手组成的队伍,经过团结拼搏,最后获得第8名的优异成绩,受到普遍的赞扬。照片中:(从左至右)戴继伦、田一传、王洋、周方海、朱万昌(领导兼教练)。1975牟5月摄于20军大院。</h1> <h1> 亲爱的各位老首长、老战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群2个月时间,战友们的联系紧密,交流增加,回忆不断,情谊加深,活动健康向上,充满了正能量,在此,为感谢大家,特送上这份相册,敬请观赏、收藏。</h1><h1> 由于诸多原因,部分战友的个人照片尚未收集到,没有编入相册之中,今后随送随收随补(包括个人收藏的干部部老照片)。原设计的《个人出生年月,住址,联系电话号码》,考虑到个人信息保密的问题而取消。战友之间若需单独交流的,①可直接从群里取得单联;②请与我联系,可为大家提供电话号码。</h1><h1> 个人水平受限,相册中难免有失误不妥之处,请及时提出,一定立即修改。</h1><h1> 一一田一传</h1><h1> 2018年10月6日,於四川成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