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北山书画院陈胜伟院长论述国粹旗袍――旗袍,凸现东方女性之美

富平县北山书画院

<h3>  现代意义上的改良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来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h3> <h3>  旗袍是满族人发明的。在后金时代,满族人纳入了八旗,满族人因此得名旗人,而他们的祖先设计的服装被称为旗袍。</h3><h3> 中华民国于1929年将旗袍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h3> <h3>  八十年代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h3><h3>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h3><h3>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在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h3><h3>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h3> <h3>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二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