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青的岁月里一路走来

携手夕阳

<p>  早就计划着了,要到辽阳县境内的黑牛村,去看望一位当年同为知青的挚友。借这个机会,大家共话今昔,畅抒情怀。</p> <p>  一大早,就背起相机,兴匆匆地赶往站前广场。说好了的,我们几名老知青要到八路站点等车,乘首山直线公交,到达终点后转乘当地小客,直达黑牛村。</p><p> 在前往站前广场的途中,心里突然有些不安起来。</p><p> 应该是五十来年没见面了吧!五十年,那可是半个世纪的时光。岁月悠悠摧人老,变化知多少?</p><p> 我担心和大家见了面以后会认不出对方是谁而面临尴尬。尤其是苏德涛,因为他是后期入住我们青年点的,我甚至只能记住他的名字了。</p><p> 几名当年的老知青,已经次第赶到了。苏德涛一眼认出了我,还叫出了我的名字。</p><p> “没变!腰板儿还那么笔直。只是,嗯!比那时胖了那么一点点。”</p><p> 我心里苦笑着。没变?都已经是白发老头儿了!</p><p> 是啊!都变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一个个都变成了脸上爬满皱纹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和老太太。只是从每个人的眼神里,还能寻找到一些过去的影子。</p><p><br></p><p> </p> <p>  人员到齐以后,我们一行七人就登上公交车,向目的地出发了。</p><p> 我们这次准备专程看望的张丽媛,也是当年后期插入我们青年点的。本分,人缘好。印象中,个头较高,人有些偏瘦。</p><p> 也不知道她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还像以前那般瘦弱?</p><p> 公交车,已经到达首山终点。我们按照张丽媛在微信中的指点,下公交车后,转乘当地小客,来到了黑牛村。</p><p> 剩下的路,只能靠各自的两条腿,徒步而行了。初踏异土,有些陌生。若不仰首望日,几乎都辨认不出东南西北了!</p><p><br></p> <p>  置身异乡,问路前行。大约有十来分钟的时间,我们来到一块平坦的空地。在这片空地的纵深之处,有一个橫跨南北的巨幅牌标。那巨幅牌标上,”郡牛农业欢迎您”几个大字,赫然醒目。</p><p> 这里大概就是张丽嫒在微信里提及的广场吧!来到了这里,还该怎么取向前行。</p><p> “我们先在这里合个影吧!”</p><p> 退休后, 经常跟群友们出去活动。我因此能读懂大家的心。尤其是那些女性们,每遇景观,就总是要摆好姿式,留下身影。我因此主动提醒大家。</p><p><br></p> <p>  拍完了合影,稍许,张丽媛从家里赶来,为我们引路。</p><p> 沿途景观美极。层林趣掩,花绽芬芳。仰望碧空,白云飘浮。放眼四野,远近房舍,错落有致。侧目身边,一处静湖,闯入眼帘。静湖泛波,岸柳倒影,随波而动。入目其间,如梦如幻。好个奇异的景观。</p> <p>  走着走着,我被路边矗立的”黑牛特色小镇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园区分布图”吸引住了。读图心晓,原来大家来到的地方,是正在迅速开发建设中的现代休闲娱乐,有着多种经营项目的农家庄园。</p><p> 这里如此,也不知道我们当年下乡当知青的地方,现在有什么变化了。那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当过知青的人,对自己当年的第二故乡,总是心存牵挂。</p> <p>  一回头,发现自己已经被别人远远地落到后面。好在咱个高腿长,可以健步如飞,几步跟上。却没有忘记环顾左右,拍摄沿途景观。</p><p><br></p> <p>  张丽媛的老伴儿,此时正在家里忙碌着。一见我们到来,便笑脸相迎,一一握手。</p><p> 这位家中的男主人,虽是初识,却是一见面就会看出他的憨厚朴实,热情含幽了。似乎也有那么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p><p> “欢迎你们!丽媛早就说你们要来我家,盼望着这一天呢!你们老知青在一起聚一聚,又开心,又快乐。真的,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不趁早为自己找点乐,还等个啥?”</p> <p>  热爱生活的人,总是会把自己的人生,设计得十分美好。</p><p> 厨房里的男主人,一边忙碌着,招待我们一边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的家园建设规划。让人听着听着,便频频颔首。</p> <p>  无意中,发现一张桌面上透明密封着一些书法字帖。那字迹,刚劲秀美,清晰可见。</p><p> “这都是咱家他写的。平时爱好多,尤喜书法。我选出一些,放在桌面上, 想没事就看看的。”</p><p> 张丽媛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却掩藏不住内心中,对老伴儿的满足和骄傲。</p> <p>  几位女士悄悄地把我邀到另一个房间。原来她们在这里发现了新大陆。老板桌,老板椅。那老板桌上放着非常讲究的电脑。</p><p> “给咱照张相,让咱老太太也过把当大老板的瘾!”</p><p> 我当然要满足她们的心愿,用手中的相机,为她们定格了美好瞬间。</p> <p>  女人爱美,自古始然,哪怕岁更年迈。于是,主人家的房前屋后,凡是有花草的地方,就都成了一展美姿,摄影留念的场所。</p><p> 近地的花草,远处的庄稼,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下乡当知青时的生活场面和心中的感受。</p> <p>  主人设宴待宾朋,团团围坐老知青。一口美酒一席话,万语千言总关情。</p><p> 须臾,主人已经备好了美酒佳肴,摆了满满的一桌。主宾同席,团团围坐。吃着,聊着,调侃着,自然都离不开当年当知青时的那些大事小情。</p><p> 五十年了,青丝不见白发生。一转眼,我们这些当年的老知青,都变成了老头老太太。恐怕很多事,就是想记,也都记不清楚了。</p><p> 坐在我身边的苏德涛见我心生感慨,突然插话进来。</p><p> “那年在青年点,你给我扎针炙的事,我到现在还记得呢!你那时腰里总是揣着针炙盒,上衣兜里总是别着一裹银针。那家伙,每天腰板挺得倍儿直……”</p><p> “是吗?我怎么真的一点都不记得?我那时真的还有这样的丰功伟绩?”</p><p> 我调侃着自己。其实也真的记不得我当知青的时候还有这么一段经历。倒是身边的老同学帮我回忆了当时的情景。</p> <p>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话别的场面,也总都是一幅依依不舍的画面。</p><p> 宴席过后,天色将晚。我们准备向主人告别,驱车返程。不是还有那句话吗?客走主人安。主人为了招待我们这几个老知青,已经忙了一整天,也该歇歇了!</p><p> 老两口送我们出门的时候,突然想起男主人在酒席宴桌上说的那句发自肺腑的话;“其实,有些事我是对不住丽媛的……” </p><p> 我虽然不知其因,但自打一见面,就已经发现张丽媛的确是比当年又消瘦了许多。随着岁月的推移,历雨经风,也苍老了许多。有了老伴儿的这句话,也该无虑无忧,尽享快乐,安度晚年了!</p><p> 一声祝愿送亲人,夫妻恩爱亘古今。携手光阴度岁月,开心快乐抖精神。</p><p> 别了,热情的主人。别了,主人院中的花草和花窖中的兰花们。别了,主人家的那只颇通人性,善解人意的小爱犬。</p><p> </p> <p>  哈哈!主人家的小爱犬真的好可爱。自从听到主人的指令,就很听话地卧在客厅外面,摇着尾巴,目不转睛地倾听着客厅里传出的笑语欢声。</p><p> 委屈你了!可爱的小爱犬。</p>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