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美国建国史——美国东部游之华盛顿

吴松巍

<h1>  与纽约的灯红酒绿相比,华盛顿显得严肃端庄。河流环绕,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观富有变化。白色、灰色的大理石建筑,稳重坚实,气势恢弘。在华盛顿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规划的大气,巧夺天工,令人叹服。</h1> <h1>  华盛顿始建于1790年,作为首都而建。</h1> <h1>  1790年前,这里是一片灌木丛生的地方。美国建国之后,首都设在费城。后来联邦议会决定迁都。由于南方和北方的议员都想把首都设在自己的一方,争论不休。最后,由总统华盛顿定夺。华盛顿将首都的奠基石放到了南北方交界的地方——波托马克河和阿纳亚河的交汇处,规划用地100平方英里。新首都还没有建成,华盛顿就去世了。联邦政府及国会,为了纪念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将其名字命名。</h1> <h1>  *美国国家图书馆内景。</h1><h1><br></h1><h1><br></h1><h1> 华盛顿有太多的人文景观、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碑、纪念堂等,都要看是不可能的。我们将主要景点一一列出来,然后根据行车方便,选出最想去的地方;通过网络进行预约参观券或门票。这样,可以避免去了之后进不去的尴尬。果然,白宫当天参观券已经全部发完。</h1> <h1>  虽然白宫不能进入参观,但是,还是要去看看外观。否则,到了美国首都连白宫都没去看一眼,似乎有点说不过去。</h1> <h1>  白宫门口的铁栏栅前人头簇拥。站岗的美国大兵熟视无睹,游客也不拿他当回事,你站你的岗,我拍我的照。</h1> <h3></h3><h1> 白宫并不高大,也不雄伟。据说,不少国人把国会大厦误认为白宫。大概是电视里播报美国新闻时,总是以国会大厦为背景的缘故吧。白宫原来并不是白色,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首都华盛顿沦陷,总统杰斐逊出逃,总统府被英军焚烧,剩下一个轮廓。后来重建时,为了掩盖被焚烧的痕迹,把它刷成了白色。</h1><h1> 在白宫门前,我想起美国一段很有戏剧性的历史。第二次英美战争有一个阴谋论的说法。说这场战争是美国人主动挑起的。杰斐逊当总统时,正是法国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时候。由于英法是老冤家,欧洲很快形成了以英法为首的两个阵营。美国当时宣布中立,但想着坐收渔利。拼命生产军用物资卖给欧洲国家。谁知欧洲实行贸易禁运。美国商品到法国去,被英军拦截,到英国去,被法国拦截。于是大批商家倒闭,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杰斐逊任期届满,把烂摊子交给了詹姆斯·麦逊。麦迪逊是个聪明人,为转移国内危机他居然想到英国统治下的加拿大。于是,找出种种理由攻打他的邻居,结果激怒了英国人,被英加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有了上面说到的首都伦陷、白宫被烧的故事。正当美国人挺不住的时候,局势突变。拿破仑跑回巴黎复辟登基,把英国人吓了一跳,急忙从北美抽身,回去对付那个难缠的拿破仑。英美两国都巴不得和谈,于是签订了根特和约,第二次英美战争戏剧性地结束。假如不是如此,恐怕美国历史要重写了。</h1> <h3></h3><h1> 我们到国会山的时候,离预约参观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我们就在国会山四周转转,拍拍照。</h1> <h3><h1>  国会大厦依山而建,是华盛顿的制高点。其正前方是方尖碑——华盛顿纪念碑高高耸立,刺破天际线。这是一条以国会大厦为中心的城市主轴线。大厦两侧是“独立大道”和“宪法大道”两条林荫大道,周边布置了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和议会办公楼。国会大厦、方尖碑和白宫,呈典型的拉丁十字结构;又以国会和白宫两个点,向四面八方布置放射型道路;道路联结处,设置城市广场,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和方格结合的道路系统。我对照着地图看,想寻找华盛顿的城市规划与美国文化和政治结构之间有什么联系。</h1></h3> <h1>  站在国会露台上,视觉非常宽阔,令人心气回荡。许多游客在这里照相。这张以国会大厦圆顶为背景的照片,是游览华盛顿最经典的照片。站在此处,让人联想到特朗普总统宣誓就职仪式气势宏大的场面。</h1> <h3>*网络照片。</h3> <h1>  国会大厦游客中心中央大厅,高畅的空间给人以升腾的感觉。大厅里收藏了由各州选送的本州著名人物的雕像,以展现美国社会的多元化及其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自由之神雕像的原始石膏模型是游客中心的主要看点,让游客近距离瞻仰这个寓言中的人物。</h1> <h1>  参观国会大厦,要凭参观券或预约信息,经工作人员编组,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我们这个组的导游是个男生。别看他年轻,责任心很强,把小组里的游客看得很紧,有人稍微走远一点去拍个照,他就喊你归队。我被他两次“警告”以后,就不好意思再离开他的视线。</h1> <h3></h3><h1> 我对美国国会的运作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里面的建筑装饰和艺术品。国会圆顶之下的大厅非常大,据说可容纳3000人。穹顶之上矗立着一座自由女神。三座圆柱式门廊,里面是三个铜质的“哥伦布门”,象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情景。八幅巨大的油画悬挂大厅四周,展示了美国建国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尊尊雕像,栩栩如生。最令人叹服的是穹顶内的壁画“华盛顿羽化登仙图”,色彩鲜艳,生动飘逸。</h1> <h3>*在车上看五角大楼。</h3> <h3> <h1>  来到美国最高法院,我发现国会大厦、白宫和最高法院呈三角形。这难道是规划特意的布置,为体现美国三权鼎立的政治结构?美国的许多博物馆、纪念堂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就连最高法院也对外开放,这倒是意想不到。这栋希腊式建筑肃穆庄严。里面马歇尔的塑像令人印象深刻。</h1></h3> <h3>*在华盛顿的特朗普大厦。</h3> <h1>  杰佛逊纪念堂,隔着潮汐湖和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漂亮的纪念馆。1983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奠基仪式,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第三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佛逊而建。纪念堂按杰佛逊喜爱的罗马万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通体白色的大理石。沿石阶而上,门厅上方有一幅杰佛逊与其他开国元勋为《独立宣言》定稿的浮雕。大厅中央一尊杰佛逊的站立铜像,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为之仰望,因为,千古流芳的《独立宣言》出自他之手。</h1> <h3>*杰斐逊纪念堂中的杰斐逊立像。</h3> <h3>*华盛顿纪念碑。</h3> <h3>*美国越战纪念塑像。</h3> <h3>*越战中美国战亡士兵数字54246人。</h3> <h1>  林肯纪念堂却是长方形的古希腊神殿式建筑,建于1914年。林肯的坐像放置在纪念馆正中央。他两手安放在座椅扶手两边,神情肃穆,目光炯炯。林肯是美国人民最为尊敬的总统之一。他结束了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但是,就在南北战争结束的第五天,林肯死于暗杀。</h1> <h1>  是谁、为什么要杀害林肯呢?过去有不同的版本,现在大都认可《货币战争》一书中说法。林肯死于美国及其欧洲银行家的毒手。</h1><h1> 我觉得,林肯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揭开当时美国政治制度中虚伪面纱——《独立宣言》中所说的“人人生来平等”,解放了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更重要的是,林肯通过国会授权,由国家发行货币,挑战了建国以来,历届政府不敢触碰的、由私人银行授权发行国家货币的底线。因此,林肯逃脱不了来自国际银行家势力的报复。</h1> <h3>*纪念堂四周墙壁上刻有林肯三篇著名演说。</h3> <h1>  在参观林肯纪念堂的人群中,有不少来自各地的美国人,还有学生。我感受到,对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精神永存!</h1> <h3>*韩战纪念塑像。</h3> <h3>*华盛顿唐人街。</h3> <h1>  *国家航天博物馆。</h1><h1><br></h1><h1> 我们在华盛顿还参观了航天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乔治城、唐人街等,但还有许多地方没去。</h1> <h3>*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h3> <h3>*国家艺术博物馆。</h3> <h3>*国家艺术馆中唯一一幅达芬奇画作。</h3> <h3><h1>  城市规划和建筑体现当局者和设计者的思想体系。华盛顿既不同于我去过的一些美国城市,如纽约、费城、西雅图等;又与欧洲城市,如巴黎、伦敦有所不同。美国首都更象征美国文化——源于欧洲,在北美新大陆嫁接而成的新文化。</h1><h1> 华盛顿是一座辉煌的城市,值得去看看。</h1></h3> <h3>*美国商务部。</h3> <h3>*美国金融服务集团。</h3> <h3>*国家公园美国建国元勋介绍。</h3> <h3>*华盛顿联合车站是华盛顿特区的铁路枢纽车站,是美国现存最宏大壮观的火车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