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岁月,砥砺前行

张宝成

<h1>  纪念锦西高中"老三届"离校五十周年</h1><h1> 1968、10、7——2018、10、7</h1> <h1>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半个世纪,如梦如烟。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崎岖坎坷,长路漫漫。</h1><h1> 三县来聚,高中校园,风华正茂,心高志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考上大学,实现夙愿。风云骤起,十年动乱,革命造反,天覆地翻。满腔热情,荒唐不堪,谁与评说,历史这般。学业荒废,愧对尊严,青春蹉跎,几多遗憾。高考取消,美梦难圆,前途迷茫,何是彼岸?</h1><h1> 离别母校,风流云散,四面八方,地北天南。上山下乡,战地斗天,艰难困苦,历经磨练。进厂务工,生产一线,入伍参军,卫国戍边。上下求索,克难攻坚,永不止步,拼搏登攀。</h1><h1> 改革大潮,奔腾向前,冲破禁区,涤荡观念。解放思想,迎接挑战,适应形势,求新图变。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岗位尖兵,单位中坚。事业有成,甘于平凡,各尽其才,无悔无憾。</h1><h1> 白驹过隙,逝者如川,芳华不在,古稀之年。亭亭靓女,翩翩俊男,青丝已去,鬓发斑斑。退休养老,始得清闲,唯一追求,益寿延年。保持乐观,心宽体健,坚持锻炼,养生驻颜。打拳走步,游泳登山,歌舞书画,乐享晚年。子女成才,喜满心间,孙辈绕膝,幸福怡然。</h1><h1> 一生一世,同学情缘,兄弟姐妹,共苦同甘。天涯海角,真情相连,山高水长,友谊永远。常常相聚,把酒言欢,殷殷问候,微信不断。群友群聊,近在眼前,遥想往昔,恍如昨天。回忆是苦,回忆是甜,珍惜今日,夕阳无限!</h1> <h1>一、离別母校 风流云散</h1> <h1>  五十年前,当我们离开母校锦西高中的时候,有欢欣也有伤痛,有憧憬也有迷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说是毕业吧,并沒有获得毕业证书,没有毕业吧,却在学校度过了三至五年的时光。离校的出路,除极少数进厂当工人外,三届八百多名学生都下乡还乡当农民去了。特殊的年代,使我们有着特殊的经历。锦西高中是辽宁省重点学校,以优秀的教师队伍及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给了我们以净化灵魂的教育和良好的品德修养,给我们打下了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尽管在校期间经历了“文革”运动,我们有过狂热和冲动,有过隔阂和争斗,但锦西高中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是我们成长起飞之地,是我们终身受益之地。历史铸就了我们的锦西高中情结,心系锦西高中,情系锦西高中!</h1> <h1>  这是三年一班于1966年5月16日,也就是高考前两个月的毕业照。也巧,"文革"从这一天开始了。高考取消,高三学生当年上大学的希望破灭,只得在校参加运动,直到两年后离开学校,下乡还乡当农民去了。</h1> <h1>  最早离开学校的是参军入伍的同学。1968年2月,全校有二十多名同学应征入伍,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女承父业,这是即将跨入军营的几位女同学离校前的合影。</h1> <h1>  这是1968年2月三年级部分学生欢送本届四名同学离校从军的合影。</h1> <h1> 由于历史原因,离校时绝大多数班级未能拍张“全家福”,令人遗憾。这是二年六班离校前十七天的合影照,弥足珍贵。</h1> <h1>  一年五班离校前拍了全体同学的合影照,这在当年历史情况下难能可贵。</h1> <h1>  1968年7、8月,随着工人阶级登上"文革"的舞台,红卫兵运动偃旗息鼓,终结了历史使命。昔日造他人反的革命小将,今天要接受别人的再教育去了。尽管前途迷茫,但豪气仍存:忠于领袖,练就红心。</h1> <h1>  即将离校,满怀希望;憧憬未来,神采飞扬。这是就要分别的几位女同学在站前广场合影留念。</h1> <h1>  让照片留住高中校园里年轻的我们。</h1> <h1>  别了,我们的母校——锦西高中!</h1> <h1>  离校纪念照片,每张都具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标准配备:红宝书、红像章、红袖标。</h1> <h1>二、上山下乡 历经磨练</h1> <h1>  “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这是当年最时髦的口号。我们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为潮流所裹挟,离别校门,走出家门,参加到浩浩的知青队伍中来。时至今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诠释。但历史已经判定:纵然有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场运动是错误的、失败的,应当并已经遭到了彻底否定。但是,否定那场运动的同时,知识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必须充分肯定。我们已经走过了那段艰难的路程,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难和考验,用激情、汗水和智慧谱写了青春之歌。在全县各个乡村,我们锦西高中八百多名下乡和还乡的“老三届”学生,辛勤劳作,春耕秋收;修库筑塘,垒坝造田;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推广科技,文艺宣传,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还有一些人被抽调到乡、县机关工作和参加三线工程建设,展示了锦西高中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那些年,我们同学在乡村中小学当民办教师的就有三百多人,后来许多乡村干部都是当年知青老师的学生。知青把城市文明和文化带入乡村的功绩将载入史册。</h1> <h1>  1968年10月7日,星期一,阴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过后第一天,锦西县在站前广场召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当天,全县高初中"老三届"学生全部下乡或还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h1> <h1>  艰苦生活,难忘岁月。这是下乡到孤竹营子公社新立屯大队知青的住房。当年插队知青都是居住在百姓腾出的房子里。在破旧、寒酸的房舍里,知青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h1> <h1>  追求理想,立足现实。这是下乡到偏僻山区孤竹营子公社的几位同学在田间的合影。</h1> <h1>  共同劳动,创造生活。这是下乡插队的同学和当地社员劳动休息时的留影。</h1> <h1>  劳动辛苦,收获喜悦。这是王玉杰(一年三班)在下乡的孤竹营子公社新立屯大队的果园里。</h1> <h1>  牛车虽慢,满载希望。这是王智利(一年三班)在下乡的孤竹营子公社史家沟大队后街生产队赶牛车拉庄稼。</h1> <h1>  命运相连,休戚与共。这是孤竹营子公社史家沟大队后街生产队青年点同学合影。</h1> <h1>  这是孤竹营公社中学学农班的合影,中排有两位老师是锦西高中下乡的学生孟凡学(一年三班,右二)和黄桂秋(三年四班,右四)。这所中学成立于1969年,先后有十多名下乡到这个公社的锦西高中的学生在校当过民办教师。 </h1> <h1>  候金华(二年五班)、骆桂英(一年四班)曾在虹螺岘公社团山子中学任民办教师,照片为她们和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同学们合影,前排右四为候金华,右五为骆桂英。</h1> <h1>  这是寺儿堡前峪学校(含中小学)全体教师的合影。前数三排右三为刘成凤(三年三班),前数二排右一为张东义(三年二班)。</h1> <h1>  王乃刚(三年一班),下乡到群英(山神庙)公社,1970年被抽调到县广播站工作。图为他和站里同志到渔村体验生活,站立者右三为王乃刚。</h1> <h1>  张宝成(一年二班),下乡到孤竹营子公社,当过公社中学民办教师,并曾被抽调到县写作组和政工组工作。图为1971年6月在县政工组工作期间,陪同锦州日报社报道员学习班学员在葫芦岛镇采访时合影,前排右一为张宝成。</h1> <h1>  下乡到孤竹营公社的王敏春(一年三班)1970年6月被抽调到"七0三"工程参加三线建设。冬季停工,被借调到县农业学大寨展览做解说员,历时五个月,到过全县多个公社。这是展览结束后,解说员五姐妹合影留念,右二为王敏春。</h1> <h1>   1974年5月,虹螺岘公社报道员高凌(二年六班)、新台门公社报道员赵洪玉(二年一班)与参加县报道员会议的同志合影,中排左二为赵洪玉,左三为高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有林凤侠、刘国文、傅春、左树华、蔺宝山等同学曾经担任过公社报道员。</h1> <h1>  林凤侠(三年二班),还乡到钢屯公社楼房大队,1970年3月至1972年9月任公社报道员。图为1971年陪公社领导在田间了解营养钵育苗棉花生长情况,中为林凤侠。</h1> <h1>  这是当年四新(寺儿堡)公社报道员刘国文(二年六班)和县报道组同志陪同新华社记者在乡下进行采访活动时的留影,右一为刘国文。</h1> <h1>  1969年2月,锦西县召开知青代表大会,张振学(三年三班,下乡到沙河营公社)和张九斌(二年四班,还乡到沙河营公社)出席了这次会议。图为沙河营公社全体代表合影,中排右一为张九斌,右二为张振学。</h1> <h1>  岳广纯(一年二班,下乡到孤竹营子公社)1969年6月参加锦州市锦州铁路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与公社全体代表合影,后排左一为岳广纯。</h1> <h1>  叶良(三年六班,下乡到沙河营公社)、肖玉成(二年四班,下乡到山神庙公社)、张振学(三年三班,下乡到沙河营公社)参加锦州市团代会,这是锦西县代表团合影,后排右二为叶良,右四为肖玉成,右五为张振学。</h1> <h1>  王玉玲(三年四班),下乡到群英(山神庙)公社琉璃瓦大队,1969年入党,同年任大队支部副书记,1970年春当选公社副主任,同年10月到县农机修造厂当工人,1971年秋任团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图为任公社副主任时的工作照。</h1> <h1>  陈丕志(三年一班),下乡到群英(山神庙)公社白石头大队,1973年入党,同年任西孤山子大队党支部书记。图为他接受县广播站记者采访,右为陈丕志。</h1> <h1>  不忘父老恩,铭记乡亲情。这是一年五班的同学,重返台集屯镇刘哈屯村,看望当年为他们提供住房的房东乡亲。</h1> <h1>  2008年8月,时隔40年,二年一班的郑美君(左一)和李树英(右一)回到当年插队的沙河营乡黄土坎村看望老乡。</h1> <h1>  这是孤竹营公社史家沟大队为知青提供住房的老乡一家人当年的合影。就是这些生活很困难的农民们,以善良、宽容的情怀接纳善待了知青,以勤劳、俭朴的美德熏陶教育了知青。</h1> <h1>三、进厂务工 生产一线</h1><p><br></p> <h1>  在那个初高中毕业生普遍上山下乡的年代,进工厂、当工人,是在校学生和下还乡青年期望以求的。到工厂上班,意味着有了正式的工作,有了可靠的经济来源,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高中"老三届"离校时正值渤海造船厂(6848厂)上马开工,有近四十名学生进入了这个企业,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一员。1970年开始在知青中招工,到1980年知青全部返城,我们又有一批同学被招进和安置到大中小企业,结束了知青生活。无论是在工厂的车间,还是在矿山的井下,都有我们同学辛苦劳作的身影,他们钻研技术,掌握技能,以智慧和力量,为企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贡献。</h1> <h1>  在船厂工作的高中"老三届"同学于1971年国庆节聚会合影。</h1> <h1>  于永久(三年五班,后排右五)与船厂车间工友合影。</h1> <h1>  鲁智玉(三年六班)是还乡青年,1970年应招到南票矿务局工作,曾当过多年的井下工人。照片摄于1971年。</h1> <h1>  敬文华和陈万举都是二年二班的,1970年招工,从下乡的农村分別被招到石油五厂和船厂当工人。照片左一为敬文华,左三为陈万举。</h1> <h1>  杜更生(一年五班)下乡到台集屯公社,1972年被招到锌厂工作。照片是他在厂歌咏比赛中担任合唱指挥的情景。</h1> <h1>  杨辉(一年二班)1972年从插队的农村被招到锌厂当工人。图为他和水汽车间工友合影,后排右一为杨辉。</h1> <h1>  刘贵仁(一年三班),下乡到张相公屯公社,1971年招工进城,当过教师,当过工人。图为他在钢管厂工作时与车间工人合影,中排左一为刘贵仁。</h1> <h1>  蒋有坤(一年五班)在钢管厂工作期间曾带队赴伊拉克,执行援外任务。图为他在伊拉克住地留影。</h1> <h1>  张士安(一年二班),招工进锦州电炉电机厂当工人,图为他(左一)与工友在电炉装配车间合影。</h1> <h1>  四、入伍参军 卫国戍边</h1> <h1>  当兵,成为军人,能够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这座大熔炉去学习和锻练,是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向往,所羡慕的。1968年2月在校时和离校后的两年里,我们有四十几名男女同学跨入军营,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在部队里,他们经受了新兵训练、野营拉练、军事比武、野外施工、执行任务等诸多考验,展示了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素质。有的同学还参加过珍宝岛战役和对越反击战,为保卫祖国立下了功劳。 </h1> <h1>  王清山(三年五班)、岳广清(二年五班)、杨华东(二年五班)、谷德顺(二年五班)、杨占军(三年三班)入伍到吉林延边州龙井镇3169部队,这是新兵集训结束后留念照,上排右一为王清山,右三为岳广清,中排左一为杨华东、左二为谷德顺,左四为杨占军。</h1> <h1>  刘忠文(二年五班)入伍到吉林部队,后调黑龙江边防某部,曾参加过珍宝岛战斗。此照片摄于珍宝岛。</h1> <h1>  军人的女儿如今成为军队的战士。照片为杨兆蓉(三年五班,左三)和倪华(三年三班,右二)1968年夏在大连金州沈阳军区402部队营区。新兵训练是艰苦的,但她们溢满着喜悦。</h1> <h1>  打靶归来,英姿飒爽。图为康伟华(二年二班,右三)和刘丽雅(三年四班,左六)在吉林白城子8309部队训练后和战友们留影。</h1> <h1>  王伟(一年三班)1968年入伍后一直在部队医院工作,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官兵服务。这是她1973年在空军锦州医院调剂药品。</h1> <h1>  刘振陆、张利军、李国君是一年四班同班同学,1969年同时从乡下入伍到同一部队—锦州军分区。照片为军事训练后合影,中排右二为刘振陆,前排左二为张利军,左四为李国君。</h1> <h1> 王殿珊(一年一班)、李长吉(二年二班),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到铁道兵14师。图为在修筑京(北京)原(原平)铁路时与战友们合影,前排左三为王殿珊,二排右二为李长吉。</h1> <h1>  二年一班的裴纯智,下乡到台集屯公社,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到铁道兵14师。图为在修筑京(北京)原(原平)铁路时留影。</h1> <h1>  赫军(一年一班),1970年10月从东青卜公社应征入伍到本溪3225部队服役。照片为1971年参加营房基建劳动时留影。</h1> <h1>  张守忠(一年三班),1970年末从插队的公社应征入伍到凤凰城83651部队服役。照片为集训时学习的情景,右为张守忠。</h1> <h1>五、喜上大学 终偿夙愿</h1> <h1>  考大学、上大学,是每个在校高中生所怀有的美好愿望和必然追求。由于"文革"开始后取消了高考制度,"老三届"高中生上大学的愿望烟消云散。幸运的是,形势出现转机。根据"大学还是要办的,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从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我们的一些同学有幸从农村、工厂、部队被推荐到大学学习,终圆大学梦。“文革”结束后,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11月底高考在全国各地拉开序幕。1978年,这是中国和时代的一个重要拐点,高考史上罕见的一年迎接两届学生。当年,我们高中"老三届"学生的年龄已分别到了29岁、30岁、31岁,尽管招生放宽了年龄限制,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由于年龄偏大、家庭拖累、单位不批等原因,失去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还好,我们有些同学克服种种困难,考进了大学,并珍视机遇,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我们更多的同学则是通过函授、自考、在职培训等途径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既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又弥补了未能进入正规大学学习深造的遗憾。</h1><h3><br></h3> <h1>  李自卫(一年二班)、岳明生(三年二班)是第一期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他们分别被推荐选拔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照片为李自卫(站立者中)在清华学堂前留影。</h1> <h1>  谭淑荣(一年一班),1972年3月从工厂被推荐到大连工学院上学。图为在大工校门前留影。</h1> <h1>  李树仁(一年三班),1972年从插队的农村进入抚顺化工学院(后合并为沈阳化工学院)学习,这是多年后他在校门前留影。</h1> <h1>  1973年9月,在渤海造船厂当工人的邢耀国(二年五班)、冰燕翔(一年二班)、杨建国(一年三班)、金百成(一年三班)被分别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电工学院学习。照片前排左一为邢耀国,左二为冰燕翔,左三为杨建国,左四为金百成。</h1> <h1>  邢耀国在上海交大念完本科后,1980年至1983年在西安交大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图为在上海交大校门前合影,前排左一为邢耀国。</h1> <h1>  国务院、辽宁省革委会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的文件。</h1> <h1>  李树英(二年一班)是1977年年底考入山东化工学院的,她也是恢复高考后锦西高中“老三届”第一批考进大学的学生之一。这是1978年入学后的留影。</h1> <h1>  张宝忠(一年三班),1977年底考入大连工学院,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h1> <h1>  李开东(三年五班),1978年考入锦州工学院。照片为1980年代表学校参加市学联代表大会留影,前排右二为李开东。</h1> <h1>  杜中兴(三年一班),1978年从金星公社网户屯大队考入大连工学院。照片为造船系七八三班合影,上排左五为杜中兴。</h1> <h1>  甄集湘(一年二班),还乡到台集屯公社,1978年考入锦州工学院汽拖专业学习,命运轨迹,自此改变。图为班级毕业照,前数三排左七为甄集湘。</h1> <h1>  一年一班的宋盛志,下乡务农十年,1978年考进锦州工学院,人生道路发生了彻底改变。图后排左三为宋盛志。</h1> <h1>  石殿祥(三年一班),1978年9月考入大庆石油学院,1982年毕业后到辽河油田工作,1996年3月从油田考入同济大学读研究生,1999年11月毕业,获博士学位。</h1> <h1>六、青春不在 友情永远</h1> <h1>  “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一首《同学情》,曲调优美,情深意切。锦西高中“老三届”于1988年、1998年曾举办离校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纪念会,那种同学、师生相聚相叙的欢乐和场面,感人至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五十个春秋,转瞬间飘忽而逝,留给我们的是已不年轻的身影和那开始有些蹒跚的足迹。但同学之间的情谊永在心头,同学交往的缘分依旧在延续。退休赋闲,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大家以班为单位,以微信群、朋友圈为平台,相聚相叙更紧密、更频繁了。在纪念离校五十周年的日子里,各个班级相继聚会,同学们回忆往事,感悟人生,畅叙友情,形成了一股学校情、师生情、同学情的热潮。名利富贵皆看淡,夕阳红里心自悠,在余下的人生岁月里,愿大家常聚常叙,互相照应,一路欢歌,一路笑语!</h1> <h1>  三年一班离校五十周年聚会留念。</h1><h1> (2018年10月6日)</h1> <h1>  三年二班纪念离校五十周年聚会合影。</h1><h1> (2018年10月6日)</h1><h3><br></h3> <h1> 三年三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10月7日)</h1> <h1>  三年四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9月15日)</h1> <h1>  三年五班离校五十周年聚会合影。</h1><h1> (2018年9月15日)</h1> <h1>  二年一班纪念离校五十周年活动期间游览凉水井子灵山寺。</h1><h1> ( 2018年10月8日)</h1> <h1>  二年二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8月18日)</h1> <h1>  二年三班师生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10月12日)</h1> <h1> 二年五班离校五十周年纪念会师生合影。</h1><h1> (2018年9月12日)</h1> <h1>  二年六班纪念离校五十周年聚会合影。</h1><h1> (2018年10月7日)</h1> <h1>  一年一班离校五十周年联谊会合影。</h1><h1> (2018年10月7日)</h1> <h1>  一年二班离校五十周年纪念会合影。</h1><h1> (2018年10月7日)</h1><h1> </h1> <h1>  一年三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10月7日)</h1> <h1> 一年四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h1><h1> (2018年10月8日)</h1> <h1>  一年五班离校五十周年纪念会合影。</h1><h1> (2018年10月9日)</h1> <h1> 一年六班聚会纪念离校五十周年,游览兴城古城。</h1><h1> (2018年10月7日)</h1> <h1>  2017年秋,为欢迎外地同学返乡,部分同学好友相聚乡间。</h1> <h1>   "老三届之友"群友聚会。 </h1><h1> (2018年)</h1> <h1>  锦西高中"老三届"部分学生和老师联欢,喜迎新春佳节。</h1><h1> (2018年)</h1> <h1> 纪念离校五十周年期间,一、二,一、三两班曾经下乡到孤竹营子公社的十六名同学返回当年插队的乡村,寻旧址、访老乡,回忆难忘的知青岁月。</h1><h1> (2018年10月10日)</h1> <h1> 纪念离校五十年有感</h1><h1> 陈丕志(三、一)</h1><h1> 岁月如梭五十年,</h1><h1> 金秋笑聚忆校园,</h1><h1> 人生故事汇诗篇,</h1><h1> 健康快乐享晚年。</h1><h3> </h3> <h1> 喜相逢</h1><h1> 王德昌(三、五)</h1><h1> 欢歌笑语聚一堂,</h1><h1> 情深意远诉衷肠。</h1><h1> 五十春秋风雨过,</h1><h1> 同学友谊永难忘。</h1><h1> 如今古稀再起航,</h1><h1> 享受当下好时光。</h1><h1> 不忘初心壮志在,</h1><h1> 续写夕阳新篇章。</h1> <h1> 同学情</h1><h1> 刘振陆(一、四)</h1><h1> 一生不改是乡音,</h1><h1> 同学感情最深沉。</h1><h1> 虹螺起舞云含笑,</h1><h1> 渤海扬波浪传神。</h1><h1> 隔山隔水常思念,</h1><h1> 相拥相泣仍率真。</h1><h1> 年愈古稀更靓丽,</h1><h1> 共舒眉宇享清晨。</h1> <h1> 夕阳颂</h1><h1> 刘宝林(一、三)诗并书</h1><h1> 五秩重逢语未央,</h1><h1> 如风往事诉衷肠。</h1><h1> 童颜虽已成翁妪,</h1><h1> 相约淡定颂夕阳。</h1> <h1> 篆刻: 离校五十年</h1><h1> 李开东(三、五)</h1> <h1> 鹰击长空</h1><h1> 李树仁(一、三)</h1> <h1>  值此锦西高中“老三届”离校五十周年之际,谨将所作美篇“芳华岁月 砥砺前行”献给亲爱的同学和尊敬的老师。本篇所表达的主题是:回忆往事,感悟人生。从初有想法,到搜集照片、谋篇布局、整理编辑、后期制作,历经数月。困难在于老照片的搜集,由于那个年代条件所限,加之时间久远,没有或很少留下照片,令人扼腕不已。本美篇是我们离校走向社会最初几年生活和工作的概述,同学们后来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并未涉及。美篇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并把尘封多年的老照片翻找出来,供选择使用。陈丕志、王德昌、刘振陆、李树仁同学特为美篇赋诗作画,李开东、刘宝林同学为大家呈献篆刻和书法作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制作美篇,为同学服务,实为幸事,但囿于水平,错舛难免,敬请同学和老师批评指正。本篇如果能够引起大家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思索,就达到了制作的初衷,本人也就深感欣慰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