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秀水金建始

陈步松

<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散文</font></b>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ed2308">奇山秀水</font><font color="#ff8a00">金建始</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步松 </h3><p style="text-align: left;">站在巴山南脉放眼眺望,风景这边独好。峻岭奇山逶迤似舞,秀丽清江悠然如歌,丝弦天音缭绕今古,地灵人杰飞彩流光。踏着沪蓉高速或是汉渝铁路向西,飞跨长江,穿越野三关,便进入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大余脉交汇处——“三美一体”之地,始入“桃花源”之境——神奇恩施的建始县。这里史称“川楚咽喉”,常为兵家相争之地。时代更迭,今日相看实为一片温馨美丽,已是游客必来之乡。这里古来盛产金黄玉米,故有“金建始”美称,今有飘洋过海的白肋烟赚美金,更增加了这名字的新意和含金量,但更多的还是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这是真正的黄金,正从历史的烟尘中露出耀眼的光芒!世上真正的价值是文化。千古倏忽,岁月匆匆,真正留下来的是文化。 <br></h3> <h3>抬望眼,远近高低景不同,美妙纵横诗意间。集南北气候于一身,汇千百植物于一山,山山'皆是植物园。峰峦似波如云,轻歌曼舞于天地间,溪水如柳似绢,轻舒慢绕于千沟万壑。处处云绕仙境,时时霞罩桃源。陶潜身影若隐若现,亦景亦幻织女牛郎。优越之绿色自然,舒适之生存佳境,引人入胜之旅游资源,前程锦绣之开发潜力——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土家、汉、苗众多民族世代在此居住。清江是我们慈祥的母亲河,青山是民族不朽的子孙。<br></h3> <h3>清江,千年野水比西湖。晨看清江碧绿如玉,自幽谷中轻盈蜿蜒而来,清清的,悠悠的,静若处子。于朝霞中,又羞如少女,一路浅吟低唱,或许在偷听岸边情歌。晚观云霞融水,织清江为彩缎徐徐而去,云飘仙影,水走姣娥,顿时人间天上合一,美轮美奂!<br></h3> <h3>清江之景阳河段,两岸至野三河峡谷——八百里清江最美画廊——高耸的绝壁,悬挂一幅幅或壮阔、或秀美的巨幅画卷,正进行着一场世界级大型美术展览会。特细特深的石门河如一条深隐的碧玉小巷,这是人类进入仙界的秘密小道。山巅仙雾萦绕的“景阳关”,便是仙人入关前来欣赏人间胜景的第一道天门。秀若素绢的“野三河”便是通向远古,通向两百万年前的一条幽径——那住着人类祖先“建始人”的巨猿洞,就是我们最早的出发点,经由野三河、清江的滋润陶冶,一夜由猿变为人。<br></h3> <h3>(深嵌地心的石门河幽谷)</h3> <h3>石门河古桥,有传说张献忠被困此山,深夜神仙为之修建</h3> <h3>“建始直立人”雕塑</h3> <h3>朝阳观</h3> <h3>五阳书院</h3> <h3>石柱观</h3> <h3>业州城里古色古香的“五阳书院”便是第一座古老的学堂,读尽诗书桃李天下;“朝阳观”便是人们修炼成仙的第一栋教室,多少人出神入化;玉树冲天的“石柱观”一直是人们登天的一架神梯,曾引周围五省游客如云,观下若市。那些置身山崖岩缝的悬棺,仅为没能寻到天梯而中途躺下的千古遗憾。至于躺在两千米高峰上的人工天湖“四十二坝”,乃高悬的明镜,已是唯一鉴验天宫神仙的一面镜子。<br></h3> <h3>海拔近2000米的大水库“四十二坝”<br></h3> <p class="ql-block">作者与家人四十二坝留影</p> <h3>200多万年前建始就有了人类</h3> <h3>回望历史,悠悠远远。沉睡于高坪“巨猿洞”的远古“建始人”,足足等待两百余万年,喜与我们见面,带给世界关于人类起源的挑战。中国科学院专家为之命名“建始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人类,证明建始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是一块探索人类起源的宝地,更是一块适宜人类居住的仙地。“建始人”遗址现为国家保护。凡来此游客,都要好奇地与“建始人”留影存念,让自己与古今融为一体而永恒。 <br></h3> <h3>200万年前“建始人”遗迹 发现大量化石的洞穴<br></h3> <h3>崖葬奇观(悬棺)</h3><h3>建始长梁头坝堰</h3> <h3>进入历史,建始古属巴子国地;三国时吴国置县(公元260年),隶属荆州;宋、元、明末清初隶属四川夔州。境内早至商周、汉代的文化遗址历历在目,多处隋唐时期的人工崖葬(悬棺)尚有人骨和陶瓷碎片;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单虎、双虎纽镦于,铜钲,巴式甬钟,铜钺,巴式予等大量历代文物,至今闪耀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之光,证明着建始的古老文明。<br></h3> <h3> 轻轻地翻开发黄的记录,自古就有文人雅士在这块土地徜徉流连。大诗人刘禹锡曾伫足此地,创作并与民众教唱竹枝词,留下不少宝贵篇章。“楚山巴水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人纥那披绿罗。”就是其中绝唱。自名“山谷老人”的文豪黄庭坚被贬涪州路过建始,游朝阳观下石通洞,镌有“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的民歌式竹枝词数首,笔锋苍劲,至今依稀入目。如此足见建始文化悠久,雅俗共存。那“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绵绵摆手歌”的竹枝词佳句更是令人神往,不仅展示了土家族民间歌谣的完美艺术形式,而且表现了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传统习俗和良好素质,那生活与歌舞的烂漫情景,不禁使人遐思万千,情不能已!<br></h3> <h3>大诗人刘禹锡</h3> <h3>大诗人黄庭坚</h3> <h3>白莲教农民起义</h3> <h3>透过历史烟云,那无数英雄的身影还隐然挺立。李自成的部下曾来此留有足迹,张献忠曾在此建立根据地,转战于川鄂。清朝“白莲教”农民起义更是波浪壮阔、血凝悲壮,战场遗址数十个,仅“万人坑”就有好些个——清军实行三光政政策残杀本地农民,几乎绝灭人烟,清朝庭便进行了著名的“湖广填四川”(那时建始隶属夔州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始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贺龙等人的声影依然清晰,仿佛正在挥戈转战。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建始儿女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民族气节……历史之血与火的故事、歌谣还在山水间深情诉说吟唱,还在历史的天空辉映……<br></h3> <h3>这方水土地灵人杰,代有名人。历史上出过状元、进士、“武德将军”。近现代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有“同盟会”创始人,辛亥革命先驱:说服孙中山先生接受“比京结盟”的构想,一同在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的著名历史人物朱和中;有受同盟会委派赴日本迎接孙中山回国就任大总统,之后选获国会议员席常驻北京的冯遇伯;还有'国民党高官,著名爱国人士,有中国工农红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人才辈出,有军事科学家、经济学家、园艺专家、桥梁专家、电信专家、化工专家、电力专家等等,还有全国知名的画家、歌唱家,有成为国家级、省级会员的作家、艺术家等一大批文艺人才。近些年出版了一大批文学艺术著作和民间文化集成,亮出了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成就,这是建始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与人文精神,正带着历史的责任步入一种空前繁荣。<br></h3> <h3>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多姿的山峰就是站着的历史,多情的河水就是不息的叙述,烂漫的歌唱便是永恒的信念。漫漫长河缓缓远去,那凝固如山的热血向往,那汇聚成河的汗水智慧,化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化。如幻如画的奇丽山川,如诗如歌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历经沧桑岁月磨砺,历史长河的流洗,结晶为数不胜数的奇珠异宝,筑起一座座厚重的民族文化之山,抚慰今昔,光耀千古。<br></h3> <h3>《丝弦锣鼓》曲牌丰富,音韵悦耳典雅,堪称天音神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2008年建始笔会”来自北京、省城的作家艺术家们无不感叹赞誉。情歌《黄四姐》被誉为经典民歌,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唱向世界。《闹灵歌》(即“撒尔嗬”)和“喜花鼓”(《黄四姐》属其中之一)1957年应邀赴省参加民间文艺汇演,一炮打响。其中《闹灵歌》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表演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人的亲切接见,现已发黄的照片,依依昭示永不变色的辉煌。《土家背鼓》近年跃入上海、香港重大艺术活动,展演中央电视台,多次获得大奖!还有《高腔山歌》、《薅草锣鼓》、《车车灯》、《鼓儿车》、《花鼓灯》、《哭嫁》及《灯戏》、《傩戏》等大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还有民间故事、笑话、谚语以及文物古迹,可以说铺天盖地密如春草,万紫千红美胜奇葩,开满建始的山山水水,陶醉古今多少人!<br></h3> <h3> 岁月悠悠,风雨沧桑。历史的山峰依然巍峨如初,灿烂的文化仍似早晨太阳,不朽的精神永远璀璨。触景轻抚,山水灿然,可亲可爱,感慨万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勤劳智慧的建始儿女,正英姿勃勃,意气风发,从新描绘自己山河,建设更新更美家园,建设现代桃花源! 天上从来无神仙,人间处处有仙境!世界多闹市,静乎山水间。 (陈步松写于2008年)</h3><h3></h3> <h3>【陈步松:笔名陈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建始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苍天有眼》、《奇情商海》、小说集《爱情遗留问题》、《回到从前》。在《海内外文学》、《民族文学》、《当代作家》、《长江文艺》)、《长江》等多种文学刊物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中篇小说《包谷酒人家》选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获过州首届“清江文学奖”、州“五个一”工程奖,受过省人事厅、文化厅联合表彰,出席过省作协代表大会。】<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