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周年返校聚会庆典

跃泉

<h3> 50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已不是瞬间,当年的青春儿女,如今已是霜染两鬓。50年前,我们这届经过文革后的首届毕业生,终于1968年9月进了鲁迅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革期间1968年~1978年改名为鲁迅中学)学习。学工、学农、学军是文革时期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去了南京汽车制造厂和南京港务局学工,去摄山公社学农,去方山部队学军。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文化课学习后,1970年我们作为69届初中毕业生已陆续毕业。除69年11月份十多位同学参军入伍外,其它同学陆续分配进了国营工厂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我们这届毕业生虽然在学校没有学到多少课本知识,但母校"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始终激励我们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在恢复了高考制度后,我们有些同学发奋图强考入大学,之后成了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有些同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敢的成为弄潮儿,之后成了公司董事长、老总、投资人。但是更多的同学,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为祖国的建设和日益强大贡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直至退休。他(她)们都是新中国最光荣、最美丽劳动者中的一员。</h3><h3> 50年,我们已从童真少年到了花甲之年,50年,无限的真挚友谊和思念情怀萦绕心间。2018年9月15日,带着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的真挚友谊,三营360多同学集中返校,欢聚一堂……</h3> <h3>原鲁迅中学袁金华营长盛情邀请同学参加聚会</h3> <h3>班主任陈广阳恩师和老伴</h3> <h3>同学代表看望班主任陈广阳恩师并送达邀请函</h3> <h3>我排同学芦惠良、董明倩、顾怀琴、曲淑云、王迎等为庆典大会做了无私贡献。</h3><h3><br></h3> <h3>美丽的校园,江苏省重点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3> <h3>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战斗机</h3> <h3>鲁迅先生塑像</h3> <h3>严济慈题词《科技兴邦》</h3> <h3>鲁迅纪念馆</h3> <h3>鲁迅1899年至1901年曾经在此《陆师学堂》学习的老教学楼,现以翻新。</h3> <h3>花园学校景色</h3> <h3>院士墙——南师附中培育了巴金,袁隆平,胡凤,严济慈,彭珮云,顾作霖,杨超等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有57位院士,20余位将军,2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h3> <h3>成功之母——孕育栋梁之材的教室</h3> <h3>曾经的校园</h3> <h3>50周年返校聚会庆典唐鸿与大会主持人郑宁、黄晓霞合影</h3> <h3>聚会庆典——艺术中心场馆</h3> <h3>唐鸿同学指导彩排演练。</h3> <h3>聚会庆典主持人由九连三排郑宁、黄晓霞同学担任。</h3> <h3>同学签到,阔别多年的老同学相见格外亲切,喜悦之情油然而生。</h3> <h3>王玲同学与阔别近48年的恩师陈广阳亲切交谈。</h3> <h3>师生同看老照片,回忆曾经岁月。</h3> <h3>九连三排的几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h3> <h3>现任葛军校长、老校长和原各班恩师前排就坐</h3> <h3>九连三排的同学喜庆聚会——青春不老,我们不散。</h3> <h3>聚会庆典主持人郑宁、黄晓霞同学宣布庆典大会开始。</h3> <h3>学生代表向恩师献花</h3> <h3>我班同学曲淑云向陈广阳老师献花</h3> <h3>同学代表向母校赠送纪念品</h3> <h3>万克明同学与现任葛军校长亲切握手</h3><h3><br></h3> <h3>葛军校长致词</h3> <h3>袁金华营长讲话</h3> <h3>学生代表讲话</h3> <h3>学校领导向各排颁发《毕业纪念证》</h3> <h3>我们久违了50年的毕业证书。</h3> <h3>文艺节目表演,七连二排合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友谊地久天长》</h3> <h3>九连四排李广平同学表演秧歌舞《珊瑚颂》</h3> <h3>七连一排陶泽如同学(电影明星国家一级演员,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表演诗朗诵《火烧云》。</h3> <h3>九连二排王春利独唱《呼伦贝尔大草原》,王雪英等同学旗袍走秀。</h3> <h3>九连四排李卓青、黄建如等同学表演诗朗诵《曾经当过兵》</h3> <h3>仇炳生老师指挥全体同学齐唱《打靶归来》,《歌唱祖国》。</h3> <h3>舞台音响,视频图像编辑、播放由九连三排刘素珍同学和七连二排崔长征共同完成,整台庆典一气呵成,舞台效果极佳,高手呀!</h3><h3><br></h3> <h3>全体起立合唱《歌唱祖国》,全场欢乐气氛达到高潮!</h3> <h3>快来,久别的老同学。</h3> <h3>360多聚会同学与校领导、老师合影。</h3> <h3>老同学亲切交谈,共叙往事。</h3> <h3>手牵手,慢点走,浓浓的尊师之情。</h3> <h3>50年返校团聚会餐,举杯共庆美好时光。</h3> <h3>五朵金花风采依旧</h3> <h3>美女们与陶泽如同学合影</h3> <h3>老帅哥与五朵金花合影</h3> <h3>酒逢知己千杯少,干了这一杯!</h3> <h3>举杯共祝:同学友情,天长地久!同学友爱,绵延久远!</h3> <h3>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同学情。</h3> <h3>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见!下次再聚。</h3> <h3>郑宁同学创意大会主题词《青春不老,我们不散》</h3> <h3>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共同见证了祖国繁荣昌盛,文革中我们没有赶上知青下乡,没有经过农村的苦难,除了极少数人随父母下放农村外,大部分同学都进了工厂,生活都很顺意,如今不管你以前是高官、老总或是老板、成功人士,退休了都是一介平民,珍惜同学情谊,珍惜当下生活,保重身体,快乐过好每一天。期待下一次与你重逢!青春不老,我们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