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大港中学初中部经典诵读启动座谈会

春日迟迟

<h3>"用文化去引领,用经典去浸润,用儒家思想的精华去管理,借诵读经典走出一条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道路。"在我们的多方努力下,在社会有识之士以及管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经典诵读终于启动了。</h3> <h3>用国学经典读物“敲门”,以古训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以此弥补现行德育教育的缺失。</h3> <h3>今天,我们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公益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h3> <h3>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崇拜,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王校长做精彩解读。</h3> <h3>我们诵读经典的目的不是记住这些词句, 而是一种途径,一种形式, 一个载体,把七年级的养成教育,八年级的感恩教育,九年级的理想生涯规划纳入到《弟子规》诵读中。</h3> <h3>学知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用一种更生动的形式,一种更科学的办法,一个更给力的载体, 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h3> <h3>教育是个起点很低,却又是高处最寒冷的领域,教育论坛上充斥着各种互相矛盾的观点。</h3> <h3>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情感的陪伴和意志的支撑。</h3> <h3>不学习的人没出息,只机械学习的人也没有出息。</h3> <h3>人生有两个极致,做到了就终生幸福,一是兴趣与工作一致,二是爱情与婚姻一致。😄</h3> <h3>刘春霞老师精心设计了诵读方案,要让师生身心舒展地诵读经典,让儒家经典如涓涓细流渗入师生心田。</h3> <h3>“每日一读”书声朗朗 每天清晨,每个教室里都会传出富有韵律的朗朗的读书声,会使每一位从教室门前走过的人驻足颔首,怦然心动。</h3> <h3>“每周一课”扬长避短 坚持批判性继承的原则,在每周一次的校本课上进行讲解,取其精华。</h3> <h3>“每周一讲”情趣盎然 结合每周诵读的内容,让学生抒怀,让家长寄语,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h3> <h3>“每周一评”行之有效 在每周一评的活动中,奖励那些身体力行的优胜者。</h3> <h3><br></h3><h3>董国锋主任提出了借经典对学生进行一日常规管理,巧妙的把诵读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了一起。</h3> <h3>国英校长深切寄语: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既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热爱经典文化的公益人。</h3> <h3>现如今,我区立足打造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h3> <h3>最后,用王校长一句话做结束语:我们的这项工作并不是单打独斗,有很多人在支持我们,书法家胡庆恩说,我要感恩南大港,帮着做好这件事情;企业家史立良说,我作为南大港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要全力支持这件事;刘天华主任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大洼一代新人;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质量是尊重出来的,要重塑师道尊严;习近平总书记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的这项工作一定会成功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