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记录(2):乘风远行,寻找未来的你——记初二(10)班新闻采访活动

胡雪鸥

<h3>  梧桐偷偷地摇动着枝桠,似是要抖落身上薄凉秋意;阳光活泼地跳进眼中,洒下一地光辉温暖了天地。9月13日,语文实战课——初二十班新闻采访活动,发现可爱的同学,对话和蔼的老师,探寻神秘的校园。</h3> <h3>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的采访任务,孩子们认真地讨论准备着。也许想法还不太成熟,总是抓耳挠腮不得其法,但是我已看到了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虽微弱却闪亮。</h3> <h3>小组合作探讨中,互相融合,互相反驳</h3> <h3>孩子们兴奋地冲下楼,带足了装备: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h3> <h3>最早开始采访的王璐小组,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找到了愿意配合的初一学生</h3> <h3>宋常青小组关注到了学校卫生环境,发动整个小组寻找学校中神出鬼没的清洁人员</h3> <h3>  王雍杰小组就食品安全问题采访了学校超市的售货员,欢快无比地从超市离开:“我们居然没被阿姨给赶出来!”</h3> <h3>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我期待着你们像柔嫩的绿芽儿一般,渐渐伸展开来,开始适应这片天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h3> <h3> 第一次小组合作写一份稿件,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比地新奇激动</h3> <h3>为了写好这份稿件,梁曦月小组拿出珍藏已久的报纸进行研究</h3> <h3>每一个小组都需要一个主心骨</h3> <h3>  面对围着桌子七嘴八舌的八个组员,我看到了组长宋常青一脸嫌弃的样子——“生无可恋”</h3><h3> 王雍杰耐心的给每个组员指导如何写作,进行修改,认真的样子让我切实地感受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h3> <h3>花絮:</h3><h3> 宋常青一组要开始撰稿了,组员白筱旋突然极其悲痛地大喊一声:老师,我们组丢了一个人……</h3><h3>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高畅走丢了……</h3> <h3>曹威小组分工明确,效率最高</h3> <h3>总有人想做酱油党,一起来猜猜是哪一个?</h3> <h3>工作花絮</h3> <h3>凌乱的“工作台”和反反复复修改的“面目全非”的稿件</h3> <h3> 结语</h3> <h3><br></h3><h3> 第一次带孩子们一起参与这样一场采访活动,也许这其中,会有思虑不周的地方,采访的时候找不到采访对象;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地走丢了一位“记者”;新鲜的活动,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状况。但是,我相信,你们都乐在其中,体验着生活中的语文,享受着知识的实践。</h3><h3> 同样的问题,两个班的孩子都遇到了,极其委屈,撇着小嘴,沮丧着,他们不配合采访,我们被阿姨哄出来了,可怜兮兮地在我身旁围了一圈。</h3><h3> 但是我所有可爱的孩子们,这个下午,我想让你们实践的,不仅仅只有课堂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中的哲理。我希望这一刻,你学会的是面对困难,不退缩,不妥协。</h3><h3> 因为,以后的你也许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h3><h3> 与其看到日后的你无助只能默默哭泣,不如现在给予你背后的支持。</h3><h3> 我希望看见你们自信、阳光,对未来充满着勇气。</h3><h3> </h3><h3><br></h3> <h3>  当然,孩子们,我还需要你在这个活动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相互配合,学会为对方着想,学会参与。我想,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一定是件有趣又快乐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愉悦。</h3><h3> 此时此刻,我在做教育,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br></h3><h3> 我喜欢你们害羞的笑脸, 总是奶声奶气地喊着“老师” 我喜欢你们飞奔的身影,<br></h3><h3> 如风一般掠过,</h3><h3> 掀起我的衣角。</h3><h3> </h3>

采访

小组

孩子

组员

常青

你们

活动

稿件

学会

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