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高原四万里(一)2018

三江

<h1>行程计划:</h1><h1> 9月14出发,走滇藏线,由G214经大理、丽江、德钦飞来寺、西藏盐井、到芒康进入G318川藏线,再经如美小镇、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到拉萨后休整2~3天(游览)后,再去日喀则、珠峰大本营、吉隆沟游览。后再沿G219线经玛旁雍措、岗仁波齐、扎达土林、古格遗址、狮泉河死人沟、红柳大板、三十里营房到新疆叶城。到新疆后去喀什、红旗拉甫、巴音布鲁克、那拉提、伊犁、霍尔果斯、奎屯、克拉玛依、布尔津、喀纳斯湖、阿勒泰、天山天池、乌鲁木齐、达板城、吐鲁番、哈密、出疆到进到甘肃河西走廊,敦煌、在敦煌游览休整两天后,到嘉峪关、张掖、进青海西宁。从西宁向甘肃南部的夏河县拉卜楞寺、甘南桑科大草原、碌曲、郎木寺、进四川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川主寺、松潘、黄龙、九寨沟;然后到陕南青木川古镇,再进四川广元、剑门关、南充、大足石刻下到重庆。在重庆休整一天,经合江、赤水、习水到贵州茅台镇。再经贵阳、黔西南、广西柳州回来,全程约2万公里,时间1个半月左右。</h1> <h1>2018.09.14</h1><h1> 约11点出发,从凤凰城一路接上三位同学后从天河约1点出发,经东风路,广清立交,肇庆,云浮,走G80广昆高速,约7点到广西桂平。</h1><h1> 另一车敏辉三人东莞出发,晚上到广西桂平汇合。</h1> <h1>2018.09.15</h1><h1> 约8.20出发,走G80转G78,行程约907公里,7.40到昆明市缘舍客栈。</h1> <h1>日行走里程最长的一天</h1> <h1>2018.04.16</h1><h1>大理洱海</h1> <h1>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h1><h1> 洱海有两个出水口:</h1><h1>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h1><h1>2、“引洱入宾”。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h1><h1> 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为加强人们对洱海的环保意识,邀请音乐家为大理的母亲湖“洱海”,创作了洱海形象歌曲《洱海情》 。<br></h1> <h1>五A景区</h1> <h1>  崇圣寺又名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出家为僧的事并不多见。而宋代地方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9位国王,不爱江山,不贪俗尘,来此出家修行。加之金庸的天龙八部,更使的这间皇家国寺,充满着传奇色彩。 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br></h1> <h1>2018.09.17</h1><h1>香格里拉市坛城广场</h1> <h1>  G214国道,因塌方修路堵车一个半小时。</h1><h3><br></h3> <h1><br></h1> <h1>到达丽江古城</h1> <h1>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h1><h1> 藏区四大神山:云南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尕朵觉沃雪山、西藏的冈仁波齐。</h1> <h1>梅里雪山</h1> <h1>  卡瓦博格峰:梅里雪山主峰,处于世界闻名“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为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h1><h1> 1991年1月,17位中日登山队员在此因雪崩遇难。至今人类还未能征服卡瓦博格峰。</h1> <h1>2019.09.18</h1><h1>西藏昌都芒康千年古盐井</h1><h3></h3><h1>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给了纳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h1><h1>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昌都地区准备将其列为受到保护的“盐井盐田博物馆”。</h1><h1> 盐井自古就有产盐的历史,而盐田又成为这里独有的一道人造景观。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 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劳作,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h1><h1> 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样的 加工技艺,但在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却呈红、白两色。盐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层层叠叠建起几千块盐田,每次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h1> <h1>澜沧江边的盐田</h1> <h1>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h1><h1> 三江并流风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均源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入云南省境内并靠奔流400公里,最近处直线距离仅66公里,这种景象世所罕见。称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br></h1><h1> 昨天我们跨过金沙江,今天是澜沧江,明天到怒江。混浊的澜沧江江水</h1> <h1>芒康县乌拉山口</h1><h1>海拔4396米</h1> <h1>芒康红拉山口</h1><h1>海拔4448米</h1> <h1>左贡县东达山口</h1><h1>海拔5130米</h1><h1> 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海拔超过5000米。在东达山,邦达草原气温可达摄氏零度以下。可是在澜沧江和怒江江畔气温却是20℃左右。一天经历的海拔落差起伏可近2500米。两县之间横着觉巴山,拉乌山和海拔近6000米的东达山,路况不是很好,经常有“人仰马翻”的感觉。</h1> <h1>  邦达镇,G214与G318国道交汇点。214继续北上就在昌都与G317(即川藏北线)交汇。我们此次进藏是走318(川藏南线)邦达吃完中饭后,导航未开在314跑了5公里又回头。</h1> <h1>2018.09.19</h1><h1> 昌都市八宿县业拉山口,318国道翻越横断山脉的最后一个垭口。</h1><h1> 海拔4658米</h1> <h1>怒江七十二拐</h1><h1> 从业拉山口开始下到怒江上的大桥,海拔下降2000多米。</h1> <h1>2018.09.20</h1><h1>八宿县的来古冰川</h1><h1> 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来古冰川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亚隆、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亚隆冰川”长12公里,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岗日嘎布湖;气候上,地处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冷空气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属于海洋性冰川。</h1> <h1>  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面积为22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h1><h1> 因下雨湖水不清。</h1> <h1>  林芝地区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曾经存在的一个地区,古称工布,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行政公署驻林芝县八一镇。林芝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地区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116175Km²,总人口14万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着称于世。&nbsp;</h1><h1>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林芝市设立巴宜区,以原林芝县的行政区域为巴宜区的行政区域。西藏地级市将增加至4个。据悉,下一步,林芝地区将开展撤地设市的各项选举工作,完善成型市级政府的组织架构,作为西藏自治区政府派出机构的林芝地区行政公署将退出历史舞台。</h1> <h1>林芝地区波密县</h1><h1>G318国道4000公里</h1> <h1>领航车在前面,银色的丰田逸致。</h1> <h1>2018.09.21</h1><h1>林芝地区波密县</h1><h1> 在这里植被茂密,不缺氧,一派江南风光。</h1> <h1>  新建成通麦特大桥,就在原来铁索桥的旁。</h1> <h1>这是之前的桥梁介绍:</h1><h1>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工程。通麦大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通麦大桥原为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每次只限一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改修后的大桥使中断的318国道得以畅通。2013年8月2日深夜,通麦大桥发生垮塌,9月10日上午恢复通车。2014年4月13日,通麦大桥附近“一线天”处发生长约75米的塌方,致使川藏公路318国道交通暂时中断;14日0时基本抢通,能满足小汽车与越野车的通行条件。</h1> <h1>林芝地区波密县巴宜区鲁朗镇</h1><h1>在这里品尝了著名的鲁朗石锅鸡。</h1> <h1>米林县娘惹沙丘</h1><h1>自然风力吹聚成</h1> <h1>米林县索中村的藏地之家中的新藏民。</h1><h1> 住在索中村,本想近距离的观赏南迦巴瓦峰,因为雨雾的原因,未能见到真容,上次从色季拉山口过去也因下雪,雾气特大也没见到,二次来都没有见到,看来南迦巴瓦峰不是轻易可见的。</h1><h1>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h1><h1> 南迦巴瓦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h1><h1> 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南迦巴瓦峰位居第一。<br></h1> <h1>  晚上吃了藏餐,酥油茶、粘粑、据说酥油茶能缓解高反作用,没有少喝,感觉还不错。</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8.09.22</span><br></h3><h1>林芝地区巴宜区</h1> <h1>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清浊分明。</h1> <h1>林芝地区墨竹工卡县米拉山口</h1><h1>海拔5013</h1><h1> 三年前来过这里,林芝到拉萨的高速就差米拉山隧道未贯通,建成后就不用翻山越岭了。</h1> <h1>  行驶在林拉高速中,藏区的任何道路都不收费,主要的国道都是武警来维护。</h1> <h1>2018.09.23</h1><h1>拉萨市曲水县</h1> <h1>拉萨市贡嘎县</h1> <h1>拉萨市贡嘎县</h1><h1>供游人观赏拍照的藏獒</h1> <h3></h3><h1> 羊卓雍措、纳木错、玛旁雍错。西藏的三大圣湖。</h1><h1>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总面积192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蒙古语称“腾格里海”。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区当雄和班戈县境内。</h1><h1> 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清晨,湖面霭霭茫茫,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挥素巾注视着来人。这时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战士守护着纳木湖。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乌云盖天,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 纳木错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上的皑皑白雪更显神山的圣洁、威严!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3></h3> <h3></h3><h1> 羊卓雍错、纳木错和玛旁雍错是西藏三大圣湖。“错”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h1><h1> 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湖”,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70公里,绕湖一圈得走250公里,总面积达638平方公里。它是低浓度咸水湖,水中盛产细鳞鱼、高原鲤等各种鱼类,也是天鹅、鱼鹰、班头鹊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h1><h1> 羊卓雍错附近的桑丁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它是西藏惟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院,不过其它僧侣都是男的。</h1> <h1>拉萨城关区的罗布林卡</h1><h1>达赖喇嘛的夏宫</h1> <h1>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h1><h1>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罗布林卡被辟为人民公园,也有人戏称罗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两排工艺品商店、以及围绕着动物园的几座宫殿"组成的。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nbsp;</h1><h1> 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解放后,经过修缮,面貌一新,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h1> <h1>2018.09.24</h1><h1>拉贡高速去机场</h1> <h1>拉萨市北京路天桥上</h1> <h1>  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h1><h1>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h1><h1>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就是布达拉宫。</h1> <h1>夜色下的布达拉宫</h1> <h1>拉萨的中秋之月</h1> <h1>2018.09.25</h1><h1>拉萨市尼木县</h1><h1>318国道旁盛开的格桑花</h1> <h1>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寺院,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位于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该寺住持时又加以扩建。全寺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h1><h1> 4A景区,门票100元,没有进去。</h1> <h1>日喀则市桑珠孜区</h1> <h1>2018.09.26</h1><h1>日喀则市拉孜县318国道旁的青稞</h1> <h1>拉孜县热萨乡拉孜上海人民广场</h1><h1>海拔高度4186米</h1><h3><br></h3> <h1><br></h1> <h1><font color="#333333"><b>  准备进入珠峰专用道路,要交买路钱。</b></font></h1> <h1>定日县</h1><h1> 远处连绵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就在那里,蓝天、白云、雪山,让人兴奋,忘了高反,继续前行。</h1> <h1>珠峰大本营</h1><h1>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不断爬升,用时约二个半小时到达海拔高度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h1> <h1>  打卡大本营,三个月后,除了登山运动队外,一般游客到不了这里了。</h1> <h1>  很幸运,天气晴朗,此时的珠峰没有被云笼罩,世界第一高峰清晰的呈现眼前。</h1> <h1>领航的逸致车成员合影</h1> <h1>科帕奇车成员合影</h1> <h1>  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很容易把车开到那里去。</h1> <h1>夏希巴马峰</h1><h1> 摄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县道214旁</h1><h1> 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它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处东经85.7°,北纬28.3°,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著名的高峰之一。</h1> <h1>路边的肥羊</h1> <h1>佩枯错</h1><h1> 佩枯措位于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境内,距定日县城250公里。佩枯措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野马、藏野驴、藏羚羊、仙鹤、黄鸭、灰鸭等动物出没活动。尤其深秋时节,岸边水鸟栖息畅游,将佩枯措承托的更显风姿。水是静的,鸟是动的,一动一静之间,颇为“谋杀”人的眼球和感官。</h1> <h1>2018.09.27</h1><h1>去吉隆翻越的最高山口</h1> <h1>2018.09.28</h1><h1>日喀则市仲巴县</h1><h1>牦牛之乡</h1> <h1>沿G219国道进入阿里地区</h1><h1> 从吉隆县出来后转左进入219国道,开始走的是刚铺好沥青路面已经修好的路段,三十多公里之后就到了还在施工的路段,坑坑洼洼的石头路,特别是盘山路段,车托底二次,非常艰难的走完60多公里的烂路。</h1> <h1>这老兄要人背了</h1> <h1>219沿路风光很美</h1><h1>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在阿里,因而被称之为“万山之祖”。</h1> <h1>2018.09.28</h1><h1>阿里地区普兰县G219国道</h1><h1><br></h1> <h1>护路的武警战士</h1> <h1>四大神山之首~冈仁波齐</h1><h3></h3><h1> 冈仁波齐山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h1><h1> 从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冈底斯山海志》、《往世书》等著述中的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h1><h1> 如此神山,千百年来朝圣者不绝。千百年来朝圣的人们风雨兼程,艰难跋涉前往转山。他们认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h1><h1> 朝圣冈仁波齐,也是世界上最富挑战的朝圣。</h1><h1> 冈仁波齐山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且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而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的上游都在此发源。</h1> <h1>  玛旁雍错位于被称做神山的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h1> <h1>  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玛拉雅山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他们认为湖水直接来自神山的融雪,是圣水,用它来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肌肤上的污秽,使人的心灵纯洁。而西藏的古代传说认为这里是广财龙神居住的地方,龙宫中聚集了众多财宝,来此朝圣的人,只要绕湖一圈或在湖边能得到湖中的一条小鱼、一块小石头、一根羽毛便算是得到龙王的赏赐。玛旁雍措又称玛法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h1><h1> 唐朝高僧玄奘称玛旁雍措为“西天瑶池”。佛教经典中被称为“世界江河之母”的湖泊就是指它。</h1> <h1>  歷來的朝聖者都以到過此湖轉經洗浴為人生最大幸事。印度著名領袖聖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了瑪旁雍湖。所以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聖沐浴以求功德,他們還將聖湖的水千里迢迢帶回家去,當作珍貴的禮品,饋贈親友。</h1> <h1>  圣湖四面还有四水之源,即东面是马泉河,北面是狮泉河,西面是象泉河,南面是孔雀河,它们以天国中的四种神物命名,分别是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h1><h1><br></h1> <h1>2018.09.29</h1><h1>阿里地区札达县</h1> <h1>札达县古格王朝遗址<br></h1> <h1>2018.09.30</h1><h1>阿里地区日土县</h1><h1>班公湖</h1><h3></h3><h1> 班公湖(班公错)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h1><h1> 整个班公湖面积604平方公里。目前中国实控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中国拉达克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湖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东部最大水深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3~4米。</h1> <h3></h3><h3></h3><h1> 班公湖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由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即,东部也就是在我国境内的湖泊为淡水湖,中部为半咸水湖,西部为咸水湖。</h1><h1> 一半在中国的阿里境内,另一半则流向印度。</h1><h1> 班公湖为内陆湖,湖水东淡西咸,位于日土县境内为淡水,西部与克什米尔交界处为咸水。</h1><h3></h3> <h1>  在西藏班公湖合个影,明天就要进入新疆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