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潘少驹,杨道秀,是我永恒怀念的父母。朱喻生老师全面的赞美了我的父亲,总结了对我父亲的评价,万分感谢,特作开场白。</h3> <h3>帅吧!美吧!天生绝配,我的父母,他们年青时颜质高哦😊,下面的山山水水都是父亲的杰作,画了一辈子千山万水,小桥流水,可惜保承没多少。</h3> <h3>两岁一个阶梯式的姊妹伙,个个健康又美丽,全是外婆和母亲的功劳,当然也离不开父亲的爱。</h3> <h3>三辈同堂,満堂红,因只准生一个的政策,所以我们四兄妹都只有一个后生,现在都成年安家了,我们既将走过一生,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健康,平安,辉煌。</h3> <h3>家庭贡献最大的还是母亲,辛苦的家务,四个子女的扶养、低薪的教师工作,和父亲共同维持着养家糊口,家庭的里里外外全靠母亲操劳。</h3> <h3>父亲也很有风度,1米8的个子,五观帅气,八十多岁了,腰板硬朗,背挺得直直的,很有气质,总有那么领导范。</h3> <h3>父亲在我心里是不食人间烟火,整日沉浸在山山水水中,从小就看他画呀画的。他是宁可一日无肉(入),决不一日不抚(笔’)。</h3> <h3>文化大革命时,父母不许我们子女沾画笔,(那时文人都糟了秧,)只有哥哥没放弃,读初中开始喜欢美术,结果考美校因外语不及格而落榜,如果有伯乐…没有如果了。</h3> <h3>父母养育了我们四姊妹,哥哥工作早,打拼在外照片少,哥哥也是帅小伙,工笔画,肖像画,工程建筑设计…美术比父亲更广泛,水平也更高,可惜6o岁时老天收去作画工了,但愿天堂有伯乐。</h3> <h3>油画也是我哥的特长,看这帅气的大师,跳舞也是一级棒,可惜天不长眼,正当事业有成时,逝于可恶的肺癌。</h3> <h3>我和哥哥,难得的留念,哥哥对我们护爱有佳,谁欺负了他的妹妹们,回来一定报仇,没让妹妹们受过委屈…想你啦,我们的好哥哥,天堂有你一定快乐。</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三姊妹三朵花,人生路上都不差。特别是大妹(右一),合川县长一直升到重庆市计委,部长级,在我眼里高大上,不得了哦,也是孩子们的榜样。么妹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模特班,身才苗条又会打扮,每天美美哒。</font></h3> <h3>两姊妹7O年响应号召下乡当知青,挂钩在合川云门苏桥大队,同甘共苦渡难关,我在乡三年,照顾教师子女,出乡读师范,后分配到江陵厂子弟校。妹妹小阳在乡五年多,经过自已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有了辉煌人生。</h3> <h3>右起小妹潘迎建,大妹潘小阳,我潘小云,</h3> <h3>父亲酷爱书画,特别对国画山水情有独钟。每日笔不离手,诗不离口,亲戚有大事小事他上台滔滔不绝,能说会道从不打草稿。</h3> <h3>父亲不做家务活,上班外回到家就是伏案练画练字,大男子主义,可累坏了我母亲,母亲也是新旧两个社会的小学教师,长期的扶养子女的重任外还得教书上班补贴家用,是典型的贤妻良母。</h3> <h3>我的爷爷奶奶老家在合川中嘴,典型的农村乡绅,由于有五六间屋的小院,解放后打成地主,后又改成破落地主,糟了殃。要是现在,地主资本家可以进政协,事态反转太奇葩。</h3> <h3>我奶奶一生信佛,我父亲也继承了佛教的信仰,做到了不杀生,一辈子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大有看破红尘之意,结果是校长当了几十年,辛勤了两个社会,满腹经书,文革中悄悄烧掉多少书画,不过能平安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批斗也庆幸吧,大难不死,与他为人处事温和信佛的结果吧😄,阿米托福。</h3> <h3>国画大师周伯溪,号称周猴子,因画猴特别有水平,是爸的崇拜恩师,看这神态出神入画的工笔,诗词一流,功夫了得。</h3> <h3>这是周伯溪老师送我父亲的画,还有一副猴子捞月亮,一串活泼漂亮的猴子倒挂树上,现在猴子都不知跑哪个林子里去了。</h3> <h3>这是周老师八十大寿时送我父亲的诗词,唯一的记念。</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父亲一生佛气和福气,去天堂时也没痛苦,心梗两周后飘然而去。母亲可受罪了,我外公解放前是杀猪的,佛教说法伤命肯定伤身的,所以母亲因病动过几次手术,直肠癌差点让她少活十年。87岁病逝于痴呆症。</h3> <h3>父亲的山水画由传统的黑白画过渡到色彩山水。参加画展中奖无数,现已成过眼烟云,不过人生必竞快乐过,知足长乐。</h3> <h3>父亲一生,社会公义没少做,逢年过节街上的画展,义务写对联,社区版报,老年大学任课,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真的老有所为。</h3> <h3>父亲的笔下生花,放下画笔时是83岁,针灸时突发心梗,一月后医院病逝。母亲的休息日是89岁,逝前患了近五年的痴呆症,几姊妹尽心的孝心了几年。(哥哥病故在6o岁,常年因社交烟不离手,肺癌找上他,先于父母而去。)</h3> <h3>我母亲漂亮聪明,从小坚持要读书,旧社会女孩读书甚少,母亲提出不要外婆的结婚彩礼,外婆本来就痛恨缠着的小脚出不了门,支持母亲读书,经商的外公终于答应我母亲读了合川师范校,(师范校不要钱),这样又认识了后来是校长的父亲,改变了人生,美滿的婚姻就有了我们四姊妹,哈哈😄😄…愿我父母亲在天堂的仙景中永远陶醉。</h3> <h3>慈祥的外婆(潘泽芝)和外公(杨成章),由于母亲太累,我们三姊妹都是外婆带到两三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对老外感情非常亲,印象深刻的是外婆那双缠得皺巴巴的三寸金链,从没出过远门。外公杀猪挣钱养家,</h3> <h3>现在我们三姊妹的退休生活都挺幸福的,大妹小阳爱看书,每日写写回忆录,喜欢独静,打理着小花园,养个小狗,公务员的工资充足,幸福指数最高。我们都是奔七十的人了,好珍惜每日的分分秒秒。</h3> <h3>小阳大妹在市计生委与领导(汪洋)的合影,</h3> <h3>这是我的幸福小家,老公(黄正福)儿子(黄可)孙子(子轩),儿子在昆明也有个小家,很好的自立生活能力,能吃苦耐劳,不错。</h3> <h3>我们的大孙子(黄钰婷)9岁,性格好动外向,喜欢跳舞,动作协调,但愿永远天真可爱。</h3> <h3>我的二孙子(黄子轩)三岁,性格内向,好静,与姐姐好动相反,性格遗传都随自已的妈。座在外祖祖的山水画下,将来她对前几辈老人的了解,就这些知言片语。</h3> <h3>潘小云和夫君黄正福(同校教师),我都67岁了,(夫72岁,长我5岁,感谢老公与我的陪伴,一辈子工作生活都认认真真,勤勤勤恳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