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摄影:八哥(襄阳刘万友)</font></h3><h3><font color="#ed2308">配乐:落院</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编辑:君君</font></h3> <h3>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它不是一个单个的院子,而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封闭城堡式的建筑群,有着“民间故宫”之美誉。目前已开放的有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经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红门堡与高家崖由一座高桥相连,红门堡建筑群,似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
<br></h3> <h3>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几乎所有的来宾看罢王家大院,无不为王家大院建筑群的宏伟、厚重、精美而震撼。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镇,也因王家大院以及其它众多文物古迹而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命名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并名列榜首!<br></h3> <h3>王家大院前前后后修建了三百余年,为什么这么多的院落能够浑然一体,既千篇一律,又变化万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礼”字。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个礼就是“尊祖敬宗、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卑有等、内外有差”。一个“礼”字,让整个家族凝聚了起来。<br></h3> <h3>王家大院依山建堡,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宅子设计者的寓意让人膛目,站在红门堡正门处,堡墙上顺山势而上的卵石主道气势磅礴,有如闪耀着磷光的龙体,东西诸小巷构成横张的龙爪,并有堡门拟龙头,底层排院双眼水井拟龙眼,而堡墙之后遥对堡门的柏树就是龙尾,这样,王家的重要居所隐隐勾勒的是腾蛟欲飞,气势逼人,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br></h3> <h3>院中有院,门内有门……</h3> <h3>徘徊在王家大院里,望着这些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小巷深宅,恬静清幽……</h3> <h3>一条青石小道向前延伸着……</h3> <h3>虽然下着大雨,可整个大院的任何地方都没有一点积水!原因是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既保证了该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又无水灾之患……</h3> <h3>漫步在庭院之间,虽年代久远,老院的古韵让人感受到它的气势一点不减当年……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幕当年王家人在此生活的生动画面……</h3> <h3>独具匠心的砖雕,木雕,石雕,实用而美观……</h3> <h3>房屋都是青砖灰瓦,屋顶山墙上都有造型精致的石雕……窗户的设计也很巧妙,宛若一个扇形的书架……等待着后人们去探索!</h3> <h3>高墙深宅……院中的绿树红灯却让人感觉到不少自然的气息……</h3> <h3>斑驳的瓦墙,剥落的墙壁,已经磨的光滑的石板路……</h3> <h3>历经风雨,此时的王家大院已经铅华褪尽……</h3> <h3>大院里所有建筑上的石雕,木雕,砖雕,都是以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历史故事来象征和隐喻的一种祈福……</h3> <h3>雄狮护门把关,可见当时主人家的排场!庭院深深,行走其中不知要穿过多少道门,跨过多少道坎,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豪门大家族的那种强大气魄……</h3> <h3>各有特色的石雕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主人的财富……</h3> <h3>整个王家大院建筑群把南方的园林艺术与北方院落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h3> <h3>王家大院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高度,层次感极强,随处可见的砖、木、石雕都异常精美,每个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这些宅院被称赞为“汇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从中足可领略到传统民居建筑的妙趣……<br></h3> <h3>王家人用心雕,用情描,以自然山水为画,以珍禽异兽为画,以历史掌故为画,以传说风物为画。让呆板的木头石头砖头都热闹起来、灵动起来了……真是一绝!<br></h3> <h3>王家大院气势磅礴,一砖一瓦都凝固着一种艺术,真佩服古人们的匠心!细看会有一种感动,经历了几百年,大院依然神采奕奕,恢弘气势依旧不减当年……</h3> <h3>王家大院精深壮观,占据了半个山坡,给人的是一种“侯门深似海”的感觉,难怪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参观后所感叹——“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br></h3> <h3>古话说“富不过三代”,王氏家族却打破了这个魔咒!王家人靠的就是他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他们的敢为人先不是蛮干,而是审时度势后,凭着自己不同凡响的大智大勇去开拓创新……<br></h3> <h3>天时,地利,人和。不仅让王家人有了强大的商业竞争实力,更让他们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眼界更为开阔、目标更为远大……<br></h3> <h3>脚踏青石板路,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看王家大院里车水马龙,商儒往来其中……一派热闹场面!</h3> <h3>史料记载,好多商友与王家合作关系维系达百年之久。王家的生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关键点就是一个“义”字。<br></h3> <h3>王家人不仅懂得吃苦、吃亏,更懂得吃屈。他们讲究的就是合作、共赢,秉承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王家由农及商,以商贾兴家,以耕读入仕,而后人丁兴旺,家业渐大起来……<br></h3> <h3>王家人不仅将“忠信诚实”的做人理念付诸于行动,更寄托于一副副楹联,一块块匾额,一个个雕刻作品上,作为“齐家”精要,家人们举目可见,随时吟诵,子孙们从小耳染目濡,时刻铭记……<br></h3> <h3>站在高高的周边堡墙上,大院错落有致的全貌,远处连绵的群山尽收眼底。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br></h3> <h3>堡墙上就是一条路,能走三匹马的宽度,它同时也是一个抵御盗匪、兵匪的工事……<br></h3> <h3>王家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也是封建文化和传统礼制的一种诠释。徘徊在这大院里,看着那些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抚摸着那些精雕细刻的木雕石雕,引人深思……王家大院是先祖留下来的不朽传奇,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凝聚!</h3> <h3>王家大院主人静升王家,开户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由农而商,由商而官,连绵几百年,也算是奇迹了。令人遗憾的是后来这王家的不肖子孙,落到了吸食鸦片,败尽家产,最终靠托钵乞讨的地步。王家大院连宅子带家具,财宝 ,都被不肖子孙连偷带卖,换了别姓。好在他们倒也有点羞耻之心,卖掉祖产时,总是把上面的祖宗名号先给铲掉。<br></h3> <h3>铿锵悦耳的雨声打在青石板路上,好似古巷正在唱着一首永不疲倦的歌……<br></h3> <h3>摄影:八哥(襄阳刘万友)</h3><h3><br></h3><h3>配乐:落院</h3><h3><br></h3><h3>编辑:君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