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50年师生情</h1><h3> </h3><h1> 羊儿山下,磬溏口外,恩施七中,难以忘怀。难忘那蜡样的包谷饭和八人一桌围着一盆淡淡的稀合渣,那便是我们全部的饭菜。记得当时有这样几句话:走到磬溏口,风吹如雷吼,衣裳穿得单,冻得糠糠抖。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家境并不宽裕,所以脚上有冻包,手上裂皲口。那是常态。苦是苦点,但我们在那里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友谊和爱。</h1><h1>特别难忘林老师的文艺范儿和帅。林老师是我们老师中的常青树!哪怕耄耋之年,仍可健步如飞,用相机记录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常把美丽给我们分享。</h1><h1> 林老师不仅仅教会我们几何代数x十Y,口琴,笛子,小提琴,二胡样样精通。哪样都是当年节目的重彩。我们鼓掌,我们欢呼,我们崇拜!常常在安静的夜晚,我们闭目冥想,似乎那小提琴声余音还在!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我们喜欢您,尊敬您!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h1><h1> 2018教师节,我们十几个同学去长沙看望我们尊敬的林老师,受到老师和师母的热情接待,带我们游韶山,登花明楼,逛千佛洞,观看炭河千古情,泡温泉!让我们如沐春风,重温当年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无法忘怀!</h1><h1> 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为了珍藏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本人制作了这个美篇。她不华丽也不娇美,就像我们老师和同学的情谊,淳朴而本色;她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师生情缘,她也将把这份没有染尘的纯洁情感永远延续。如有疏漏,请多包涵。</h1> <h1> 到达长沙,林老师和师母亲到车站迎接,安排入住温泉♨️山庄。</h1> <h1>8月9日,同学们乘坐高铁,前往长沙,在火车上回忆往事,一路兴高彩烈!</h1> <h1>男同学和林老师合个影!</h1> <h1>女同学来一张!</h1> <h3>成舟与启贵来一张!</h3> <h3>老蒋夫妇来一张!</h3> <h3>江宜夫妇与老辈子合个影!♡ 爱你么么哒</h3> <h1> 第二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们一起去韶山。</h1> <h1>参观主席故居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h1> <h1>在主席故居前留影。</h1> <h1>故居前的水塘,主席少年时戏水的地方。</h1> <h1>主席故居门前的稻田,像一幅画!</h1> <h1>韶山特有的景观一一主席像。</h1> <h1>任老师笑在韶山冲的大树下!</h1> <h1>成舟陪林老师聊那过去的事!</h1> <h1>毛泽东纪念园内,浓缩了毛泽东主席一生的战斗历程,可惜时间有限,我们没有细看。</h1> <h1>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主席铜像。</h1> <h3>铜像广场上的景观石。</h3> <h3>故居内的照片。</h3> <h1>花明楼是刘少奇主席的故乡,因为这座楼而成为地名。</h1> <h1>花明楼内的铭文。</h1> <h1>楼前的石鼎。</h1> <h1> 看见老师和师母手牵手,笑盈盈在林中漫步,感觉幸福就在我们 身边!</h1> <h1>任老师特别喜欢这漂亮的小黄花。</h1> <h1> 滴水洞是毛泽东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主席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现在是AAAAA级景区。</h1> <h3>恩施本地的书法家在大书法家作品前留影。</h3> <h1> 9月10日教师节晚上,我们在温泉山庄,举行了一个淳朴,温馨的敬师晚会。</h1><h1> 江宜同学深情款款的唱了一首《老师!我想您!》,表达了我们的心声!</h1> <h1> 成舟同学朗诵了一首发自肺腑的诗词,表达了我们五十年深深的师生情,同学谊!</h1> <h1> 其秀和玉立同学献給林老师七中老宿舍的照片,让林老师非常喜欢!</h1> <h3> 这张照片是成舟同学费心费力,以物易物从别人手中找来的,非常珍贵!不敢说价值连城,也是情义无价!</h3> <h1> 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和师母敬酒,感恩老师!并祝愿老师和师母健康长寿!</h1> <h1> 第三天,林老师带我们游览宁乡千佛洞。千佛洞为天下笫一天然佛像溶洞。</h1> <h1>千年古树!</h1> <h3>下午游览炭河古城。</h3> <h3>姐姐和弟弟来一张合影!</h3> <h3>刘工化装成武工队员!</h3> <h3>观看大型歌舞《炭河千古情》。</h3> <h1>林老师和师母在忙碌为我们定票!</h1> <h1> 四天的长沙之行结束了!我们和老师依依不舍,有老师在我们尚觉年轻,有老师在同学之间联系更紧!祝愿林老师和师母健康长寿,我们的师生情,同学谊永远都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