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非洲鼓是西非曼丁族最常见的乐器。是徒手演奏的乐器,是表达自我并且与人交流的一种乐器。它有一个全世界统一的书写方式叫Djembe(金贝鼓)是法文而不是英文,Djem(密集森林里的树),Be(山羊),是蒙在木头上的山羊皮做成的鼓。它的形状有人说象漏斗,也有人说象鸡尾酒杯子。</h3><h3> 黄山市老年大学在教学上引入新鲜血液,2018年秋季创办手鼓班,让老师和助教手把手地教同学们打鼓,一拍拍教击鼓点,让同学分辨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让每人亲自去体验、去接触、去融入。</h3><h3><br></h3> <h3> 2018年9月12日下午2点半,黄山市老年大学手鼓三班顺利开班,校教导主任胡新贵宣布开班,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争创佳绩。</h3> <h3> 领导讲话</h3> <h3> 汪伟校长亲临教室为同学们拍照。</h3> <h3> 黄山市旗袍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老年大学旗袍行走班老师——叶芳。</h3> <h3> 黄山市老年大学手鼓三班班主任——罗玲</h3> <h3> 黄山市老年大学手鼓三班班长——廉彩芝。</h3> <h3> 黄山市老年大学手鼓一班班主任金绍英和手鼓三班班主任罗玲</h3> <h3>教师及助教团队</h3> <h3> 助教团队</h3> <h3>手鼓三班的老师和同学们</h3> <h3>全班同学(左边)</h3> <h3>全班同学(右边)</h3> <h3>全班同学(中间)</h3> <h3> 老师助教团队示范表演</h3> <h3> 会长俯下身子,仔细介绍手鼓的结构。</h3> <h3> 会长还仔细介绍手鼓的打法,告诉同学们,对初学者来说,学好三种音是最基本的,即高、中、低音。低音咚——手掌垂直击打鼓面中央;中音嘟——手掌前半部垂直击打鼓面近边缘;高音哒——四个手指头前端以四个独立的点击打鼓面。</h3> <h3> 打好基本功</h3> <h3>同学们认真听课</h3> <h3> 手把手个别辅导</h3> <h3>动作整齐化一</h3> <h3> 每个同学都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容</h3> <h3> 会长亲手做的视频</h3> <h3> 开心欢乐的课堂氛围在一曲《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结来而结束,并预祝江玉燕同学2018年9月13日生日快乐!</h3> <h3> 非洲鼓是用双手拍打出节奏感,随着鼓声身体不自觉得轻松摆动。非洲鼓充满着感染力,击打非洲鼓会不由自主被一股无形的快乐所带动,就像注入了澎湃的生命力。击打非洲鼓能锻炼身体,增强四肢的协调性,增强手脑的协调能力。</h3><h3> 俗话说十指连心,人的手部有非常多的经络和穴位,通过击鼓按摩,缓解和减轻压力。</h3><h3> 老年大学两节课下来,大家不仅学会了手鼓的基本打法,还学会了《祝你生日快乐》这首乐曲的打法,通过集体打鼓,增长了团队合作精神,释放了生话的压力,修养了身性,陶冶了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锻炼了身体。</h3><h3> 谢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学习手鼓平台,谢谢老师及助教的辛苦付出,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我们一起努力,争创辉煌!</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