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 空谷幽兰 摄影: 大侠客</h3><h3> 巍巍天山,茫茫戈壁,丝绸古道,茶马驼铃,西域,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是每个人心中荡漾的涟漪,不来新疆,永不平息。乘着九月的金风,1314户外群一行三十人怀着憧憬,带着欢乐去追寻那千年古老的遗迹 。</h3><h3> 火车穿行在广邈的西北大地、经草原、跨黄河、越沙漠、一路向西,向西。</h3><h3> 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次跋山涉水的长途,一路歌声一路笑,虽然车程有些漫长,但是伙伴们共同的喜好和乐趣,让漫长的旅途转瞬即逝。乌鲁木齐到啦!</h3><h3> 地处新疆中部的乌鲁木齐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明显的维族特色和格外的惊喜。同内地一样的城市建筑,不算太宽的街道,穿行街路的公交,让我们很快融入到城市中,急匆匆的赶到酒店入住,安顿妥当,步入夜市,面对弥漫着热气腾腾香气的羊汤,烤鱼,肉串及满街带有明显维族口音的叫卖声,方觉自己身处新疆。新疆的肉串,绵软酥嫩,新疆的烤狗鱼口齿存香,再想喝碗热腾香溢的羊杂汤,己无余地啦。舟车劳顿,安然入睡,新疆还有大把的时间让我们去探索,还有更美的风景待我们去领略,大幕刚刚开启。</h3> <h3>一、风情可可托海</h3><h3> 可可托海位于北疆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东北侧,沿着幽深的峡谷,溯着清澈透明的河流缓缓而上,陡峭秀丽的山蜂,大面积的桦树,杨树和松树林,在金秋的季节五彩斑斓,森林背后的山顶此时也开始积雪,漂亮的雪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可可托海难忘的记忆当数夜宿富蕴石门毡房了。我们住在一家维吾尔族人开的毡房客栈,最大的能容纳20多人,一行人围坐宽敞的毡房内,喝着奶茶,吃着手把羊肉,体验着地道的疆域风情。维族的家里有个叫玛依拉的女孩活泼美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热情的为我们服务,入夜,九月份山中寒气己重,走出毡房,凉风习习,繁星满天,可可托海的夜色静谧安然,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玛依拉一家人特别换上节日才穿的鲜艳民族服装,拉上电灯,开启音响,带领大家一起跳起了欢快的维族舞蹈,女士们也都效仿维族女人在头上扎起了鲜艳的头巾,踩着欢快的节奏,尽情的翩翩起舞,可可托海之夜宁静,可可托海之夜因我们的到来而变得明亮美好。</h3> <h3>二、梦幻五彩滩</h3><h3> 五彩滩毗邻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而北岸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参差不齐,更由于岩石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幻化出种种异彩。色彩以红色为主,之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宛如打翻了人间的油彩盒,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奇异梦幻。而南岸绿树葳蕤,连锦成林,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尽收眼底。我们到达五彩滩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潮湿中裹着寒意,给雨中的五彩滩平添了几多广袤,苍凉,奇幻,来到五彩滩,你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遥远的西域,在干旱的土地,竟然还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地貌存在,它让我们惊喜,陶醉,回忆。</h3> <h3>三、童话白哈巴</h3><h3> 白哈巴一个童话世界的小山村,坐落在一条河谷当中,建在两条小溪之间狭长的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所有的建筑均由原木构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型的尖顶,可防雨防雪。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在秋季黄昏里,在丝丝小雨中我们走进白哈巴,小小的村庄仙气缭绕,一派温馨,浪漫的迷人味道,这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河谷内的杨树叶是金黄的,山下桦树的叶子是火红的,落叶松的针叶下缘是淡黄的,山岗上的草甸一片褐红,白雪覆盖着山峰,蓝天上飘着白云,牛羊满坡,让人犹如置身于一位印象派油画大师的画卷中。傍晚时分徜徉在村中小路,空气中弥漫着烤串和烤囊的香味,心中被若有若无的细雨滋润,感觉自己被溶化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人生满足之感是这般简单。</h3> <h3>四、壮美喀纳斯湖</h3><h3> 新疆,只有新疆才能看到最美的秋天景象,只有到喀纳斯湖才能感觉到秋天的气势磅礴和震撼,如果说世间最美的秋色在喀纳斯,那么离喀纳斯湖出水口不远的“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就是喀纳斯的一顶光彩夺目的皇冠,平滑如缎的碧绿湖水,迁四蜿蜒于河谷间,阳光、雨露、雪山、山峦、河谷、白桦、牛羊,构成喀纳斯湖壮美,绚烂的秋之画卷。沿着悠长的河谷徐徐而行,被层林尽染的山林,平滑如镜的湖水拥抱,远离尘世,避开喧嚣,你会感到喀纳斯湖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仙子,隐居森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她那百变的面容和神话般的圣灵,让人如入幻境,相见恨晚,只看一眼,终身难忘。</h3> <h3>五、禾木桃源</h3><h3> 白哈巴美若童话,禾木村谧如桃源。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禾木桥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桥下河水由东北向西南缓缓流淌,滋润了河谷的森林、草原,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图瓦人,给这个遥远的小山村带来灵动和安祥。原始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满岸的绿色植被水气滋润,叠落出厚厚而浓郁的葱茏。森林遍布,云雾满山,溪流淙淙,空气新鲜。原木搭建的小木屋是图瓦人典型的居住风格。秋天,从禾木村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望去,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一一小河、木房、炊烟、桦林及草甸上放牧的牧民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悠闲安然的室外桃源画卷。</h3><h3> 观禾木日出,是欣赏禾木景观的一大看点。禾木的早七点,仍然是夜幕笼罩,悄无声无息。一行人穿上厚厚的棉衣,踯躅的摸索着,向着禾木村制高点观景台奔去。观景台上人头攒动。长枪短炮的摄影人,满山遍野,当晨曦微现时整个小村被朝霞和仙雾所缭绕,一派迷离,淡墨的山水田园风光铺陈于山之脚下。来新疆必须来禾木,来禾木定要看日出,禾木日出,迷醉眼眸,缭人心弦。走过禾木桥,沿着乡间小路前行,翻过一座小山梁,穿过约五公里的一片绿草甸,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村落,这个小村庄住着八户哈萨克族人家,他们依山而居,傍水生息,放羊牧马,过着隐居于世,牧歌田园般的生活,姐妹一行六人寻幽探秘来到一户哈萨克人家,富有民族气息的屋舍,干净整洁,门前的小院能一眼望到雪山的山顶,门前一颗高大的白桦树在秋风中闪着金色光芒,纸矮的木栏,悠闲的牛羊,使人恍如隔世,走到屋檐下坐在用羊皮铺就的木台上,被秋日的暖阳拥抱,对着远处的雪山发呆,返璞归真,回归田园,却原来这才是我们千里迢迢来寻的梦境,美丽峰脚下小村落,一个另人回味,难以忘怀的地方。</h3> <h3>六、诡异魔鬼城</h3><h3> 这是一片浩瀚的戈壁,弥漫着诡异和神秘的气息,因为没有谁见到过它真实的面目,更没有谁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据说,每到入夜,鬼哭狼嚎般凄厉的声音便从大漠深处传来,让经过那里的人惊恐不安,然而,没有人知道到底在发生着什么。长期以来,总有人有意无意间进入那片戈壁,遇险和死亡的事件从未间断过。在人们眼中,那里是一片恐怖的死亡之地,生命的禁区,人称魔鬼城。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长期作用下形成密集而又错落有致的砂岩奇异形体,举目眺望,俨然是一座座城堡巍然屹立于戈壁苍茫大漠之中。让它有了魔鬼的"形",变得奇形怪状。站在魔鬼城远眺,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传说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嚎虎啸,鬼哭神号,若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索,情形更为恐怖。</h3><h3> 为拍夕阳,傍晚时分一行人进入魔鬼城,立刻被它诡异,浩瀚的奇景所震撼,那伫立在夕阳下的沟壑,泥柱,散发着远古的气息,苍凉古朴的强大气场立刻笼罩在广袤的四野,令人望而生畏。虽然天气的原因没有拍到最佳落日景象,但是身临魔鬼其境,你才领略到这才是西域,这才是古地,魔鬼城的魅力恐怕还是在它的诡异里吧。</h3> <h3>余音绕梁</h3><h3> 新疆半月,一路欢歌,一路美景,一路美食,志同道合的伙伴同游同乐,大家能够共同分享这一切美好带给我们别样的快乐,是我们集体游乐的最大乐趣和收获。行程虽然结束了,但留下的美好记忆还常常令人回味,它己成为我们今后生活快乐的源泉。感谢组织者维尼,幻珏,你们用无私的奉献,给大家带来不平凡的旅游经历和终生难忘的回忆。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用镜头记录友情,用友情美好生活。新疆之行美好的日日夜夜将永存在记忆中。祝福大家!游心承物,众乐合欢,愿人长久!身常健!笑常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