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先父忌日•怀念老父

同年郭

<p class="ql-block"><b>今天是父亲离世五周年纪念日,借此怀念我的老父亲。我先父是2018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十四在云南逝世的。此时此刻、往昔如昨,岁月流逝、无以触摸,望着远方老家,让悲情化相思,让祭文寄缅怀,托清风捎往天堂,送去我的心语、我的思念,希望父亲能感受到您妻子和儿孙对您的绵绵思念,也希望您在天堂能庇佑我母亲健康平安,庇佑您儿孙事业兴旺!</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父亲的简历</b></h1> <h3>📝我父亲1934年2月21日(农历甲戍年正月初八卯时)出生在浙江东阳画水洪塘村,1945年12月洪塘小学毕业;1953年4月在东阳县洪塘乡政府任(工作员)职,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3月任东阳县洪塘乡政府文书,1958年任东阳县画水(区)人民公社文书;1959年5月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6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农场文书,1960年1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工交部物资局文书,1962年5月因人员简减,离开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下放回迁浙江东阳洪塘老家务农;7月任洪塘公社洪塘大队第七生产队会计,直至1981年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止。2015年3月2日在洪塘家中,突发脑梗住进东阳市人民医院,经过抢救和康复治疗25天(出院)后,和老妈一起到儿女单位(及家中)进行短期疗养;6月13日在老妈的陪同下,随杭弟一起到云南牟定创办的公司进行长期疗养;2018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16:10分,经过长达三年多的(脑梗)病后护理和疗养,终因寿终正寝、无力回天,抢救无效、不幸病故,谢世在异地他乡——彩云之南,享年85岁(跟我奶奶寿岁一样)。</h3> <h3><b><font color="#010101">🎦以下是2015年3月2日父亲患“脑梗”病后,入住东阳市人民医院时拍摄的视屏。</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以下是父亲出院后,在大儿子的工作单位(佛堂地税)住所疗养时拍摄的视屏。</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以下是父亲母亲在洪塘老家时拍摄的视屏。</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以下是2015年6月13日父亲母亲到云南,和儿女们共处后拍摄的视屏。</font></b></h3> <h3>📝回顾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普通而平凡的一生,除了个人勤劳朴素、性格内敛,不太说话、擅长书写(有一手当地人公认的好字)以外,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歌功颂德;但是老爸在儿女们的心目中,也算是一个称得上“顶天立地”而了不起的人。他一介书生、半路出家,下放回家、弃文从耕,力气不大、农活不熟,特别在生活极为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硬是依靠自身的能量,和老妈一起,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精耕细作、精打细算,不但把我们兄弟(妹)四个拉扯大,而且还想方设法、力所能及让我们体面生活、学业有成。纵观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极为坎坷,乃至艰难的一生,在此特意编入(如下)由老爸自述,大儿子整理的《我的家史》,一表感慨、二乃感动,三为感谢,四致感恩(我的父亲母亲)。</h3> <h3>【1945】父亲12岁时在老家上小学拍的照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我 的 家 史 】</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郭光芝自述 郭勋整理</b></h5><h5><b>📝我的</b><b>父亲郭樟贤母亲朱云凤,她们</b><b>有四儿三女(我是搭底),我于1934年2月21日(农历甲戍年正月初八卯时)出生在洪塘老家,当时大哥郭光友、二哥郭光德已经成家,并分开生活,大姐郭香翠、二姐郭莲翠也已出嫁。我和父母还有三哥郭德金、三姐郭满香一起生活。家有三间楼屋,是向(在杭州工作的)郭茂福典来住的,家有自耕田9分,另外三亩田地是向公常和地主租种的。家中主要生活来源靠种田,家里养的黄牛也只给自家和大、二哥家耕种。我12岁小学毕业后,就在家看牛、割柴、种田,16岁家乡(洪塘)解放,17岁土地改革,所有土地按人口分,如果按户算每人2亩,实际分进户每人1.8亩。</b></h5> <h3>【1956】父亲23岁时在老家工作拍的照片</h3> <h5><b>📝我父亲郭樟贤有五个兄弟,他排行老三。老大郭杨燿(是个塑佛匠,我从未见过)、老二郭樟彬(在家务农)、老四郭锦忠(由于生活所迫,到天台山做过和尚)、老五就叫郭老五(在家务农)。父亲郭樟贤生于1883年,逝于1947年农历12月19日,他是一个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苦难贫民。母亲朱云凤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农历7月29日,义乌雅治街村人,是个文盲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大哥郭光友,农民,小学毕业,因身体不好,49岁就病世,家中生有一儿三女;二哥郭光德,解放后当任过洪塘乡乡长,家中生有三儿四女;三哥郭德金生于1914年,农民,文盲,家中生有一儿;大姐郭香翠,家务,文盲,解放前出嫁本乡许宅新厅村,家中生有一女;二姐郭莲翠,家务,文盲,解放前出嫁山南村,家中生有二男三女;三姐郭满香,家务,初小,出嫁黄田畈永乐村,家中生有二男二女。土改结束后,我被推选为农民协会副主任,1953年组织互助组、生产合作社,4月我担任洪塘高级社会计,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3月任洪塘乡政府文书,1957年任划水区政府秘书,1958年任划水(区)人民公社文书。</b></h5> <h3>【1960】父亲27岁时在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时拍的照片<br></h3> <h5><b>📝1959年5月我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当初得知东阳团县委书记陈明辉也去,因此我也积极要求参加支宁,并给组织部写报告,后由县委组织部抽调5名青年干部作为随迁干部一起去宁夏,陈明辉任团长,我任一营长,方坤豪任二营长。第一批是1959年5月2日下午到义乌火车站上火车,车速不快,到5月10日夜才到达宁夏青铜峡火车站,灵武县组织汽车、马车接送我们到各个安置地点,一、二营分到“国营灵武农场”,三营分到人民公社。我和方坤豪分到“国营灵武农场”,该场属于灵武县管,业务生产、干部管理又属自治区农垦局。场里多数干部是军队转业,场长师级,两个副场长是团级。灵武农场场部下设四个站,各站相距七八里,场部设场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都是营级干部,编制很正规。行政办公室管基建队和卫生所等。灵武农场菜场很大,有许多大学生,种有多种蔬菜,运销到银川市、吴忠市等。</b></h5> <h3>【1961】父亲28岁时与妻儿在北京天安门前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我和方坤豪就分配到国营灵武农场,方坤豪管人事,我搞文书工作,行政办公室王主任文化程度不高,态度很好,常叫我小郭。他多次讲都来自五湖四海,办公室共11个干部,一问是9个省的人。转眼秋去冬来,宁夏的气温常在零下15度,黄河水位不深,很快就冻到底。天气冷、风沙大,许多支宁青年思想动摇。支宁青年是有组织去的,有好部分党团员和无家属的就自动出走了,有的回浙江,有的去不要证明的工作单位。后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采取措施,要求各火车站、汽车站对浙江支宁青年一律要有乡镇以上机关证明方可售票。这一来有许多想走的青年到我这里哭诉,有的拿着家里拍去的电报说父母病危速回等,使我十分为难,加上我这人心慈,就自作主张地按特殊情况给支宁青年开了些证明。后来我开出的证明很快被农场领导知道,立即采取措施把公章收走,并把我调离农场,叫我到灵武县委组织部报到,那时陈明辉已提任副县长。</b></h5> <h3>【1964】父亲31岁时与岳母在黄田畈家中拍的合影照片</h3> <h5><b>📝我先到陈县长办公室,他马上对我讲,你开的证明各地都寄到县委张书记那里,你不可别人给你讲几句好话,就把头给他也愿意。你到底开出几张证明、几个人,如实和我讲,下次常委开会时我会给你讲的。过几天陈县长又来叫我去,他说,你开的证明张书记都交给我了,张书记也问起你的出身和社会关系,他叫你要安心工作,过段时间回去把家属(妻儿)接回来。1962年,中央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要求机关精简20%干部下放回农村,我当即响应这一伟大号召主动写报告,经组织批准,作退职处理(当时干部精简还没有离休、退休这个规定),组织上只给支农干部每参加工作一年发你一个月工资,包括家属回乡车旅费。1962年4月我就按照当时精简、下放的政策,携妻儿离开宁夏、离开工作岗位,回到浙江东阳洪塘落户。</b></h5> <h3>【1978】父亲45岁送大儿子当兵时与妻儿们在洪塘老家拍的全家福照片<br></h3> <h5><b>📝自1962年5月我和妻(慧芳)儿(勋)离开宁夏回族自治区,回到洪塘村落户后,第二年就有了第二个儿子(健)。那时的洪塘村叫洪塘大队,全家所在的是第6生产队,开始因自己在原工作单位当过文书等职务,到生产队后不久就让我当记工员,再过几年又让我担任生产队会计,直至落实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自从1962年6月回乡种田起,我就彻底摆脱纯公职人员型的脑力劳动,长期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当时因生活水准极其低下,特别是二儿子(健)、三儿子(杭)、小女儿(燕)的相继问世,给小家庭增添欢乐气氛的同时,也给小家庭生活增加不少负担,尤其是培养两个儿子到高中毕业,两个小儿女到初中毕业,使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过得紧巴巴的。</b></h5> <h3>【1990】父亲47岁时与大小儿子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h3> <h5><b>📝遇到每年的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时节,我是风雨无阻、天天出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当开山(砍柴、背树)时节,又是起早摸黑、爬山涉水,岁岁照旧、年年如此。由于当时农业实行集中耕种,“吃大锅饭”现象相当严重,很多社员养成了“只出工、不出力”,加上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并无多大增加。特别是1959年到1961年连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受到极大影响,在农村曾因集体食堂管理不善,饿死不少人,为此中央于1962年下命令撤消集体食堂,各家各户、自行开伙,记得当年我一家三口过年时,只有3斤猪肉,而我大姐郭香翠(在许宅)根本没肉过年。1971年12月岳父周光福因患癌症,不幸逝世,享年72岁。1974年7月29日母亲朱云凤逝世,享年85岁。</b></h5> <h3>【1992】父亲49岁时与亲家和女儿在江西万安部队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进入改革开放特别是80年代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开始有所改善,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耕种分到户后,一直到1998年止我们共自行耕作了18年,尽管当时流行着一种“农村最穷、农业最累、农民最苦”之说,但毕竟分田到户后,大家都是自行筹划、自行耕作、自行赋税、自行收益,农业收成日见丰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日渐好转。1983年按照农村新的集体所有制政策,生产队集中处理了部分动产(如耕牛、农机具等),并转让了部分不动产(如土地、房屋等),当时因家庭条件允许,经过一番努力和花费,我们家买断了坐落在村前小溪边,原生产队粪池及周围房屋用地的所有权。1984年开工建房后,首先是采集大量山石,填平粪池大坑、筑河堤、铺路基,然后按照当时建筑结构最为坚固的用材方案,定制了人工条石进行砌墙,当年顺利地完成了底层房屋的建造任务。1987年因底层房屋漏水问题,我们迫不及待调集资金升建第二层。直至2004年经济条件相对宽裕,我们才最后完成第三层楼房的封顶任务。</b></h5> <h3>【2003】父亲70岁时与二儿子在义乌绣湖游玩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2005年5月进行三层楼房的外墙粉刷,2006年6月完成上下楼梯的最终架设。整个楼房三层建造工程,前后工期长达22年,真可以说是:耗尽一代人的满腔热血,倾注两代人的辛勤汗水。其中的酸甜苦辣,回头想想实属不易呀。记得当初造底层时,打挑梁用的钢筋是到县城物资局购买的,买好钢筋后因运输问题无法解决,我只好走路将钢筋从县城背回洪塘。而上楼用的水泥楼梯板到黄田畈买好后,为了节省运输费用,我也是用手推车一趟趟拉回家来的。当时我虽然已是50多岁的人了,也尽管有时累得实在直不起腰,但想想家庭今后的生活,想想正在成长中的子女们,其内心也是满怀喜悦的。人说“父母是儿女的榜样,是家庭生活的支柱”,我说“儿女是父母的未来,是父母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作为父母不仅要遵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统美德,同样要时时刻刻为儿女们,在行动上做出实实在在的表率。</b></h5> <h3>【2004】父亲71岁时与大儿子小女儿和外孙女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尽管我们都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表,在生活上更没有任何大书特书的文章可写,但我们对教育子女有我们的一套行为方式,有时用口头说教的方法,有时也用行动至上的方法;有时会用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正面说教,但更会用未雨绸缪、居安也思危的反向思维来进行教育。在这里我倒时觉得,过多地描述有滋有味的甘甜生活,不足以影响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唯有多用反思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来触及和影响子女的灵魂深处,感化和造就子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用过去来之不易的生活经历,给子女小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使子女们更加懂得珍惜现今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道理。</b></h5> <h3>【2005】父亲72岁时与健在的哥姐们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回忆自己的过去,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所遭遇的不幸事件还真不少,印象深刻的大致要数下面这几项。首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生的一件事。那时1972年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妻子(慧芳)被大姐(美云)接到磐安县医院做人工结扎。很不幸,因当时在切割输卵管施行结扎手术时操作不当,出现了误伤膀胱的医疗事故。致使妻子结扎后到最后确诊的三年时间里,每次小便总是莫名其妙地疼痛难忍,给妻子和小家庭的农事生产及家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就拿每次妻子病痛发作,我们到县人民医院去做电疗护理来说,按疗程,每电疗一次需要10天,在这10天时间里我既要忙农活(我是生产队会计)、又要忙家务(因家里还养着猪,三儿子和小女儿都还小),有时妻子做电疗需要照顾,我只好将三儿子或小女儿轮流带在身边,在这段时间里,我既要护理电疗中的妻子,又要照顾无法自理的儿女,整天忙的不可开交,其苦衷我真的溢于言表。</b></h5> <h3>【2006】父亲73岁时与妻儿孙们在洪塘老家拍的全家福照片<br></h3> <h5><b>📝也就在妻子患上这莫名其妙且疼痛难忍的病症后,我们一边筹集资金、忙于生计,一边四处求医、写信上访,曾先后向中央卫生部、省委、省政府分别发出求援信函。最后终于在省委书记谭启龙的亲自过问和批示下,县计生委才作出“慧芳到各地就医的医药费和车旅费全报”的决定,使我们在解除病痛的期待中,有了最低限度的经费保证。不过真正让妻子彻底解除病痛的是1975年,由省医学院孙医师带学生来人民医院实习时,经县妇科医师提议“请孙医师出面诊断”。后来诊断结果,发现莫名其妙的疼痛竟然来自于当年结扎时,因不慎划伤膀胱后,违规使用化纤丝线缝合伤口,致使膀胱体内诱生结石。随着时间的逐日延续,膀胱结石不断增大,当然患者的身体病症和痛苦程度也随着不断加剧,据孙医师说“再拖延下去还会随时危及生命”,好在发现及时,并得到彻底诊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b></h5> <h3>【2007】父亲74岁时在洪塘小溪口山庄拍的照片<br></h3> <h5><b>📝这件事不仅给我们夫妻的一生留下无法忘却的心痛,也给刚刚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蒙上一层不合时宜的阴影。尽管误伤膀胱的医疗事故发生后,特别是当妻子病痛发作、四处求医,并向中央卫生部、省委、省政府发出求援信,引起省委书记谭启龙的重视后,县计生委、县人民医院特事特办,按照当时地方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县计生委仍然作出了“患者就医的医药费和车旅费全报”的决定,结扎手术的当事人杨仙卿医师也来信表达了惭疚无比的致歉信。为了顾全大局,不给国家实施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留下畏难情绪,我们也只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地在根除病痛的情况下,不再追根究底地索取三年来,由于病痛给我们全家人所造成经济损失和(农忙时节有人曾说我妻娇声娇气、没病装病等)精神损伤,更没有因此事而在大庭广众之下,散布不满情绪而干扰各级党委政府抓计划生育的坚强信心,特别是医疗机构在人民群众中“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良好形象。当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下放)农民,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与党中央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充分树立一个普通老百姓所应具有的良好姿态,在生活上相对而言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做到有困难能克服的尽量自己克服,自己克服不了的找亲戚朋友帮忙,尽量不给地方党委政府添麻烦,这也是我们这一辈人所特有的良好素养和传统美德。以上是妻子留给我这辈子印象最深的不幸之一。</b></h5> <h3>【2010】父亲77岁时与妻儿孙们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我这辈子印象较深的第二件不幸之事,就是妻子(慧芳)从楼房上摔下来以后所发生的事。那是1986年的12月初,也就是大孙女(甜甜)出生的前几天,因为家里自产的番薯干需要拿到三楼平台上晾晒,到傍晚收好番薯干后再收取晾晒席子,当时因妻子年纪大了一个人对大席子卷紧有困难,加上当时对卷筒后的席子没有用绳子扎牢,当妻子手夹席子下楼梯时,因手劲松动致使席子猛然扩张,加上楼梯无栏杆,不料将妻子直接挤出楼梯,好在妻子当时反应敏捷,在摔下楼梯之前,双手无乱地在楼梯边缘抓了几下,尽管来不及没抓着,但这一抓扶助整个人是“头朝上、脚朝下”的姿势摔下来,由于当时双脚来不及伸直,致使摔下来后屁股先落到地。因当时地面高低不平,都是乱石子,慧芳又是年过半百的人,这一摔着实不轻,直接导致妻子臀部骨盆和腰椎的严重损伤,为了减少家庭医药开支,妻子拒绝上医院治疗,坚持在家卧床静养,直至两三个月后身体才愈康复,生活稍能自理。在这两三个月时间里,由于大儿子(勋)在部队当兵,个把星期后大儿媳(芳玲)刚好生小孩(甜甜),坐月子期间也没顾上,是大儿子回来料理的,二儿子(健)在单独开小店离不开,再后来小女儿(燕)回来陪同上医院检查后,帮助料理了几天。妻子在家静养期间的护理和整个家务琐事的料理,几乎跟上次妻子因为结扎意外被伤的事件一样,全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好在全家人齐心协力、攻艰破难,同舟共济、相互鼓励,才使我们这个屡遭不幸的小家庭得以安宁,才使我们的生活得以延续。</b></h5> <h3>【2010】父亲77岁时与孙子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3>【2010】父亲77岁时与妻儿孙们在洪塘老家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我这辈子印象较深的第四件不幸之事,就是小女儿(燕)不慎落水后所发生的事。那是1973年的夏天,小女儿3岁半,由于独自一人在家门前的水塘边上玩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当时我和妻子都在家里忙着家事,没有顾上,家门前也正好没人路过。直至小女儿溺水后失去知觉浮在水面,被正好门前路过的邻居(桂菊)发现,我们才知大事不好,宝贝女儿生死攸关、危在旦夕。开始时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下,先用当地的土办法把小女儿吸进肚子的脏水拍出来,大约折腾了数十分钟,女儿的知觉才有起色。紧接着我和妻子就在当时没有急救车,甚至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硬是边跑边轮流抱着小女儿,赶往离洪塘四里路程的王凡中心卫生院,施行紧急补救。</b></h5> <h3>【2011】父亲78岁时与妻子在云南牟定县城拍的合影照片<br></h3> <h5><b>📝尽管当时我们俩因心里着急、神情发慌,一路小跑、两腿发软,随时都有双双摔倒的可能发生,但我们秉承为人父母、命系宝贝女儿的神圣天性,夫妻双方一面不停地呼唤女儿、一面又不停地互相鼓励,终于一口气把小女儿送到了能够救治小女儿生命的医院,为让医生采取紧急的救治措施,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谢天谢地,好在女儿人小命大,由于当时发现及时、处置得当,送医迅速、救治有方,使我们的宝贝女儿转危为安、死而复生,重新获得了人世间(最最难得的)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当时除了普天之下,所有做父母的都会具有孰生孰养、生死攸关的秉性以外,也坚信我们的宝贝女儿在今后的生活中,除了会给三个哥哥的小家庭增添无比欢乐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做父母的心坎里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因为儿子是父母的小马夹,女儿才是父母贴身的小棉袄。在这里当然并不是说父母疼女不疼儿,亲生儿女同为自个心头肉,只要儿女遇到不测,首当其冲的肯定是父母。</b></h5> <h3>【2011】父亲78岁时与亲家和妻儿孙们在云南牟定公司里拍的全家福照片<br></h3> <h5><b>📝我这辈子印象较深的第五件不幸之事,就是2012年年初,我和妻子从云南短暂小住一段时间以后回到洪塘不久,因为年老体弱、体力不支,在外出(到自留地里)巡查农事,发现有块石头需要搬动时,不慎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接下来给我所带来的痛苦,真所谓是“吃尽苦头”。骨折损伤发生以后,我首先想到大儿子(勋)工作所在的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即佛堂镇中心医院)去医治(拍片),当医生看了片子后考虑到我的年纪(不宜动手术),告诉我除了配些吃的贴的药物以外,只能在家(躺着)静养。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是我这老年性骨折,在床上一躺就是近半年啊!开始几个月,因为天气炎热,躺在床上吹着风扇,不慎又是伤风感冒,又是发热咳嗽。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这咳嗽给我这脊椎(骨折部位)患者带来的痛苦,真的是无法形容,苦头吃饱啊!</b></h5><h5><b>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我遇到危难时刻,我都要谢谢为我和我的全家提供过帮助的亲朋好友和邻里村民(因为名字太多,无法逐个说出),只能保佑大家、好好活着,你们都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咱们三生有幸、来生再聚。</b></h5> <h3>【2013】父亲80岁时在洪塘老家过生日拍的照片<br></h3> <h5><b>✍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进了一家门,就是上天赐予的一份情缘。这里所说的情缘,不仅只是夫妻之缘、兄弟姊妹之缘,当然还包括父母和子女之缘。当父母在计划着选择孩子时,孩子也同时在选择父母。一旦相互选择了,不论富贵、贫穷、怨恨还是悲伤,终将是一生一世之缘,也是难以割舍之缘。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子女会给父母带来不计其数终生难忘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父母跟孩子一样,也在一天天相互见长。在这些美好的成长记忆力,那些载入成长史册的点点滴滴,会永远印记在父母和子女这份浓浓情缘的记忆里。父母和子女之缘,既是前世注定之缘,也是双向选择之缘。世间情缘有多种,唯父母与子女之缘无一能比。唯父母与子女之缘,是生命中最为永恒之缘。父母与子女的这份情缘,无论生来死去,彼此终将铭记。永别了,我的老爸,咱们今生有缘,生老病死、人皆有之,你先走一步,咱们来生再续。</b></h5> <h3>【2018】父亲85岁时在云南牟定公司里过生日拍的照片<br></h3> <h5><b>✍有道是:风雨急而不缀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老爸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刚强的一生,勤劳的一生、俭朴的一生,修行的一生、静默的一生。老爸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牵引和启迪着我们兄弟(妹)四人的成长,教我们正直、善良,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事业上都能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并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求索取、自食其力。我老爸个子不高、能力不小,加上我老妈含辛茹苦、不屈不挠,夫妻俩齐心协力、白手起家,把我们四个儿女养大很不容易。艰难的家庭生活,艰苦的人生历程,我作为你们儿女中的老大,我自感彷如昨天、记忆犹新,老爸时常带着胃病忍痛劳作,我历历在目、印象深刻。今天老爸身在异地,带着对妻子儿女的无限牵挂,带着对家乡父老的深切怀念和家乡故土的深深热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拳拳之心日月可鉴。但愿老爸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疾病、没有艰辛。在此,儿请老爸放心,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老妈,也一定会让您重返自己的家乡故土!老爸,去天堂的路或许很长,您要慢慢走并“一路走好”。</b></h5> <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RIgfWdxfmvr22Fvb4UuDA"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nbsp;养儿方知父母恩,感恩我的父亲,怀念我的父亲</a><br></h3> <h3></h3><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ezwNsg7esXorPIxYwfx-w" target="_blank" class="link" style="font-size: 17px;"><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泪奔啊!这样的老家,我父亲再也看不到了</a>😹😭</h1> <h5><b> 以下是2019年4月6日(农历三月初二,清明天气晴朗)上坟祭祀(扫墓)的链接</b></h5> <h5><b> 自从2018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初八)老父亲在云南谢世93天,儿孙们接送老父亲“魂归故里,入土为安”的下葬之日起,作为儿子将以缅怀和祭祀父亲为平台,连续记录每年对父亲祭祀上坟扫墓活动映像资料。</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20xj9b9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清明追思】首次独行返乡扫墓记</a><br></h3> <h5><b> 以下是2019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天气阴雨)上坟祭祀(扫墓)视屏及图片</b></h5> <h3><b> 以下是诸多亲友“百忙之中”冒着“寒风细雨☔️”为我爸送行。</b><b>在此,特向参与送行的亲友们,尤其是我爸生前,曾经受到各位照顾的亲朋好友,并通过他(她)们代向家人致谢问好!</b><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祈祷我的父亲</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路走好 安息故土</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保佑亲朋好友</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生平安 健康长寿</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 🙏</b><br></h3> <h3><b>🙏每当老爸离世“逢七”的49天里,子女们都要为老爸举办“修福敬行”的超度仪式🙏</b></h3> <h3><b>2018年9月18日,是老爸离开我们的第一个七天,当天大家在云南居住地殡仪馆告别了老爸,在浙江东阳洪塘老家落实了公墓,基本办妥了老爸的事,可以说事事都很顺利。在云南虽说有台风前往,但牟定一点都不影响,下了一点毛毛雨,寓意年年有雨(鱼),佛教上说观音菩萨撒了甘露水,祈福众生风调雨顺、心想事成!</b><br></h3> <h3><b>老爸,今天是“头七”,按照人间习俗认为,您的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在您回来之前,特意预备了一顿饭,为您敬行、供您享用,并祈愿您早日投胎、再世为人。</b><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我的老爸,出门慢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黄泉路上,一路走好!</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泣告众亲友】</b></h1><h3>😹我的老爸(郭光芝)于2018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4:10分,告别与他同床共枕、夫唱妇随,相依相伴、白头偕老(整整60年)的妻子,以及在外创业的儿孙们,离开他生活了85个年头的人世间,“驾鹤西去”超度到另外一个世界,寻找他已故的先辈们去了🏂</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以下是老爸离世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每年返乡上坟扫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祭祀【美篇】链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20xj9b9z?share_depth=4&amp;s_uid=2043660&amp;share_to=timeline&amp;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amp;first_share_uid=2043660#169337497976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b>祭祀父亲【美篇】在此👈</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