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蛇

露水遥遥

<p class="ql-block">◎文/露水遥遥</p> <h3>  昨夜做一噩梦,见一蛇游入卧室,蛇虽不大,但面目狰狞,吾甚惧,惊觉,虽知是梦,仍心有余悸,于是恂恂而起。开灯,观钟,方丑寅之时。这个点儿,人的大脑受潜意识支配,想起梦境,脑子竟有些恍惚,不踏实,于是,把床底与房间角角落落仔仔细细忐忐忑忑地搜寻一遍,确信无那可憎的东西,心绪方才平复,从梦境回到现实。<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自小惧蛇,这与村里其他孩子不一样,儿时伙伴敢把蛇类玩弄于股掌之间,我甚是佩服、羡慕,也怨叹自己胆小。因为惧蛇,生在农村的我,每年夏秋季节都少不了要受惊吓。家乡地处江南丘陵,山野田间地头常常碰到蛇出没,乌蛇、土公蛇、泥蛇、竹叶青居多,其中,土公蛇、竹叶青是剧毒蛇。一次,遵父命,独自上山砍柴,柴密,我很怕与蛇相遇,尽管小心加小心,可还是遭遇惊魂时刻。时值秋日午后,阳光和煦,想必也是蛇们午休之时,我挥舞的柴刀惊扰了一条土公蛇的秋梦,这家伙身子麻黑,其保护色与柴禾浑然一体,很难发现。我柴刀的动静估计是吓到它了,它突然从柴丛里窜出,回首跃起,张着恐怖的大口向我袭来,我大惊,本能地用柴刀挡住蛇口,随之,丟下柴刀,狂奔而去。这一幕让我多年后想起仍毛骨悚然、心有余悸,从此后,再也不敢上山砍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夯土为墙的房子,墙基是青砖,青砖之间,留有三角形小孔,可能为通风防潮之用吧,可这小孔也让蛇鼠之辈有了可乘之隙。一日在家席地玩耍,竟有一条小蛇悄然游至身边,专注于玩耍的我浑然不知,一不小心一手抓到这冷血动物,大吃一吓,厉声尖叫,慌忙丢出,小蛇估计也被我的叫声惊了,快速地从墙基的砖孔中溜走了。此后,我总是担心会有蛇们钻过砖孔登堂入室,父亲怕我久而久之会滋生心理问题,于是把墙基的砖孔都给堵了,我的心这才踏实下来。<br></h3> <h3>  中学时读柳河东先生《捕蛇者说》,文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这描写触发了我对永州异蛇的想象,想象其狰狞恐怖的面孔,想象其张牙噬人的情景,想象遭异蛇荼毒而亡者痛苦的神情……更加剧了我的恐蛇心理,甚或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br></h3> <h3>  成年后,生活在城里,接触到真蛇的机会少之又少了,但惧蛇心理依然作祟,电视上不小心看到《人与自然》之类的节目里出现蛇类,会立马换台,书刊里看到蛇的图片,会赶快翻过去,手机里与蛇有关的新闻绝不会浏览。偶尔去个山庄或度假村之类的地方出个差开个会,尽管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我都睡不踏实,总担心有不速之蛇客造访。偶尔亲友相聚,会有人点个龙凤汤(乌鸡炖蛇)之类的佳肴,我是断不敢享用的。<br></h3> <p class="ql-block">  某年四月,春光流泻,与在杭州读博的学妹同游千岛湖,山光水色,星岛棋布,美不胜收。游程中有一景点——五龙岛,又曰蛇岛,一看这名字,我心里马上紧张起来,很不想登岛,无奈,有学妹同行,不便露怯,只好硬着头皮上岛。此岛与千岛湖其他岛屿无异,都是小土山被水库蓄水后淹没成岛。岛就是个普通小土山,长满松树和灌木,旅游公司为了增加游客看点,在岛上设有四个蛇池,豢养了各类蛇虫,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游客中不乏看得津津有味者,有胆大者,竟拿起树枝撩拨蛇们,可我根本不敢正视,只敢用余光快速扫视而过,尽管如此,仍然产生恶心与不适之感。我总担心它们会窜出牢笼,攻击我,好在学妹也厌恶此物,我们便匆匆逃离此岛。千岛湖之行本来轻松美好,却因误上蛇岛,让惬意之旅打了折扣。</p><p class="ql-block"> 唉,这辈子,我与蛇们算是冤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