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晶柿子,甜得太

云境禅心

<h3>  再过半拉月,就能吃到火晶柿子了!火晶柿子,简直就成了我心里的魔怔,每到九月中旬,就要爆发一次,直到美美儿吃一次柿子,才会平息。</h3> <h3>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h3><h3> 儿时的秋收季节呀,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屋外传来的叫卖声。最火的,也不外乎见天儿上演着同一剧目:一个挑担儿的老汉,叫卖一圈儿,刚刚远去······不久,又来一个推车的,再叫卖·····卖柿子的跟走马灯似的、转着圈儿在我们村兜售着自己的宝贝柿子,换几个现钱贴补贴补家用。这些个老汉呀,全都来自临潼辖下的各个山村。</h3> <h3>  在这秋忙季节,大人都下地去了;守家看门儿就剩下帮不上忙的娃娃儿们。大凡娃娃儿们口味儿感觉寡淡时,总想寻些重口味儿的瓜果岔岔。甜甜的柿子就成了这个季节的首选。那时,叫卖都有固定的行情:一毛钱(买)5、6个柿子。结账的方式也简单:不论斤,论个儿卖:量少时,给一毛钱,就拿走五个柿子;量多时,先吃柿子,罢了再数柿把子,算钱结账。打常,娃娃们谁的口袋里没有几个分分儿钱,一两个柿子钱还不在话下。没事儿的时候,娃娃们总是站在门口抻着头,不停地向村道张望,急切地盼着卖柿子的身影出现。</h3><h3> 卖柿子的最喜欢和孩童打交道:一就是一,从不胡搅蛮缠;而那些个大人,就没有这么利索:先死磨硬泡压价。结账时,又耍心眼儿少给钱:多人吃柿子,相互打掩护,或者把柿把儿扔远,或踏进虚土里······掩藏着柿把儿;买柿子老汉心里憋屈,可拿不出证据。出于出门人的心理,不敢多说啥。临了,只能少收钱、吃个哑巴亏。当然,多数情况下,都会有村里的老人出来干预。毛头小伙儿心中虽说不情不愿,但碍于长辈的威严,也会把钱补足的。</h3><h3> </h3><h3> “钱难挣,人难做。” 要有钱的话,谁又会去做这下作的事儿呢!卖家、买家都不容易。卖家费力拔插、步行了几十里路,还要再走着穿街过巷,挣个钱容易么?买家泥里来水里去,忙活大半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将心比心,下苦人又何必相互去坑呢!事情过后,这种戏谑做法,人们只能当成一种玩笑来看,既能维护村子的荣誉,掩饰了不光彩,同时也算给沉闷的生活添加一点儿活跃气氛吧。</h3> <h3></h3><h3> 零卖的柿子,都选的是熟透了的。泛黄的竹笼,聚着一窝儿红色艳丽的蛋蛋儿。那就是吸引买主儿的招牌。往往,卖柿子的一进村,立刻就围满了一圈儿的小买主。小手里捏着几个分分洋,小嘴里不停地隔空喊着柿子的个数,热闹的场面不亚于一台宏大的销售大戏。此时,“有钱么钱儿,摊摊儿围圆”的招数,都懒得用了,想买柿子的人气儿,早就被满笼的火红勾引得大发了。</h3><h3><br></h3><h3> 成熟后的柿子,外皮红中泛着白晕;皮里透出嫣红的瓤肉。攥在手里,整个柿子都软乎乎的,还透着冰凉。手指若稍一用力,“噗呲” 就会射出一股子红红的浆水。不过没人那么做,钱金贵着呢,用钱买来的柿子就变得更金贵了。</h3><h3><br></h3><h3> 买到柿子的,双手掬着,慢慢挪步回家,放在茶盘里,一个、两个······数一圈儿;拿起这个闻闻,放下,再拿起那个闻闻;吃这个,舍不得,吃那个又舍不得,来回纠结个不停,最后眼一闭,顺手拿起一个就下嘴。那时,孩童吃柿子特有讲究,拇指、食指一撮,把柿子皮掐破一个小口儿,再顺着口儿向四周、细细揭开皮儿,就露出了涩涩斑纹儿的红肉。往嘴边儿一塞,缓缓地咬一小口儿,细细咂摸着蜜甜,竟忘了有一股红汁悄悄喷满了鼻子,呛得直张口吸气;糊住了眼窝,眼中一片红。不敢擦,越摸越韵。那个时候,老觉得柿子真甜呀!每年不吃几个柿子,心里就像猫抓一般,就不那么自在。工作以后,每到柿子成熟时,我就会驱车上临潼吃柿子,这个习惯呀,一直保持到现在。</h3> <h3>  随着无间断地深入临潼产地,我对火晶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同属关中道的临潼风情也知道不老少。了解的东西越多,越加深我对柿农境遇的关注。</h3><h3><br></h3><h3> 临潼三大宝:“火晶柿子、石榴、枣”。临潼火晶柿子,是继临潼石榴之后又一名特优果品,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依其果形瑰丽、色红似火、晶莹透亮、无丝无核、丰腴多汁、皮薄如纸、极易剥离、清凉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h3> <h3>  相传,从前临潼骊山半山坡并无火晶柿子树,四周尽是些荒草乱石,只有几棵软枣野果树,果实很小,肉粘多核。后来,这些野果树竟变成了火红火红的火晶柿子树。其中的缘故,说起来,民间还有这么一段奇妙的神话故事。</h3><h3><br></h3><h3> 传说,临潼骊山坡上有个任村,村里有个老汉,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名叫四子。四子家门前大树上有个火鸟窝。一天,四子干活回来,老远就听见火乌"喳喳喳"地叫个不停。他一看,有两个顽童正要捕捉火乌。一顽童正欲拉弓射箭,还没等四子喊出声,火鸟已中箭落在他的脚下。四子十分心痛,连忙把火鸟抱在怀里跑回家,给它包扎好伤口。之后,父子俩轮流上山采集草药,为火鸟治伤。直到火鸟能飞了,四子才把火鸟送回窝里。</h3> <h3>  一天,四子从地里干活回未,火鸟从窝里衔出一根果树枝儿,丢给四子。就在这天晚上,四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名叫火晶的漂亮姑娘送给他一对红灯笼。正当他高兴地给父亲看对,忽见一阵火鸟的叫声,把他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天已大亮。他连忙起床,荷锄上山坡去了。四子把火鸟送给他的那枝无名果枝嫁接到地头的软枣树上。经过嫁接的果树,很快成活了,长到第三年,开花结果。满树挂满了红灯笼似的果子。果实成熟后,四子把果子摘回,让父亲尝新。到了春节,任老汉拿出来给乡亲们品尝。不料,这果子放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又红又软,汁多味甜。几位老人便给这果子取名叫"火晶四子"。意即别忘了这是火晶姑娘与四子嫁接培育成的。</h3><h3><br></h3> <h3>  后来,各家各户满山坡都栽植了火晶四子,它成为临潼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的衣食之源。日子一长,人们把"火晶四子"的音叫转了,成了今天的火晶柿子"。</h3> <h3>  今天的临潼火晶柿子,已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饮食习俗、宗教观念的载体,更成为当下"秦风唐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h3><h3><br></h3> <h3><font color="#39b54a">附:临潼的火晶柿子</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临潼有火晶柿子,大小如桔,十月间成熟。赤如火,亮如晶,皮薄似纸,指甲轻触即有汁液溢出。肉质细密,且没有寻常北方盘柿的硬核。这种柿子,关中随地可见,成熟季节直如火云朵朵,但以临潼最多,味道也最佳。</font></h3><h3></h3><h3><font color="#39b54a">  但季节有限,又不易携带,柿子饼遂应运而生。当地的做法是:将软柿去皮摘蒂,放面盆中搅拌成糊,加入面粉,即为柿子面糊。 用铁片做手提,外凹中凸边高二公分。手铲将面糊摊入手提,一起入油锅炸;面糊熟至五成,脱手提漂浮,翻过炸;如此数次两面火色均匀即可食之。西安回民也有经营柿子饼的,且多是现场制作,并加了黄桂、玫瑰、青丝之属,味道更好。</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