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杂想——回忆雷鹏校长

望甜

<h3>早上一睁眼,就给几个要好的校长和老师发了节日问候。自工作以来,打交道最多的应该就属老师和校长了,我是真心喜欢他们,因为他们的单纯,也因为他们的贡献。但是现实却让人可悲的发现,虽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教育者在全社会的地位却在不断下降~~~不由得悲从心来啊 </h3><h3><br></h3><h3> 我敬重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大城市的义务教育水平让人羡慕,他们的从教者业务水平更高,更敬业,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将教育变成了一件更加美好的事情,这是我们那里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幸福。每所学校都因为校长的思想不同而具有一种不同的气质,让人迷恋和钦慕。可是每年这个时候,我还是会最怀念张玲老师和雷鹏校长,我感谢命运让我们相识。也是他们,让我真正见识了人性的辽阔与美好。 雷校长从16岁起,在读高一的他遇到了普九,因为村里缺老师,他的学业就被强行中断了----16岁的他被安排在竹溪县桃源乡厚白学校当老师,而这,一干就是35年。他亲身经历了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偏僻山村里,一个从1000多人由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逐渐变为几个村联办的不足50人的村小。如果将他毕生的回忆录整理出来,那就是一部现实版的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史。这三十多年中,他由一个普通的老师成长为一个事无巨细操心的老校长,对所有人来说都像父亲一样的长者,正如那些年轻老师所说的“雷校长只是背负了一个校长的名,却没有享受任何校长的权,他对孩子们所付出的是他的整个人生。” 在厚白那样的小山村,距离竹溪县城就有280多公里的盘山路,要留住年轻大学生老师是很不容易的。雷校长深知学校的前途在于年轻老师,他身体力行的践行了“将心比心“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雷校长培养了张玲老师,成就了张玲老师。大家只能看到张玲老师身上的光环,却无法看见张玲老师背后的雷校长。大家通常只看到了成功者的风采,而我更愿意去探索成功背后的因素,认识了雷校长之后我知道张玲的产生绝不是偶然。人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个导师至关重要,他们甚至决定了我们对工作本身的态度。所有分到厚白、分到桃源的老师刚开始内心都是绝望的,那也是人之常情。可是雷校长给他们家人般的温暖,父亲般的慈爱,导师般的指引,将他们年轻的激情都转向到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指引之中,他把深山里的教学点办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人人信任、真诚,彼此相互关心、帮助。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承担了教学以外所有的杂活儿:养猪、种菜、收拾花卉园、清扫厕所、晒被子、做干菜、买菜、修理校舍和所有的电器……我亲眼看到他爬上屋顶去修理漏水的教室却不小心摔下来满身是伤,为了节省100块钱修理费,他自己亲自修洗衣机。其实他并不专业,只是为了节省学校的经费而已。自他买车以后,他的车就天天跑在村里的山路上,每天为学生采购来新鲜的鸡蛋、土鸡和腊肉,而从来没有在学校的账目上报过一分钱的油费。而他一下了自己的课,就在走廊里砍骨头、剁肉,做这些连厨房师傅都不愿意做的活儿。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课间,几年下来,砧板都坏了十几个。到了快入秋的时候,他就忙着收拾把很多蔬菜切开晒干,做成干菜,足足要储备一个冬天的干菜,因为入冬以后大大雪封山,再也买不到新鲜的蔬菜。而这些活儿,只有雷校长一个人干。 </h3><h3> 他对老师的关心更是细致入微,刚来的老师们想家,他就给他们讲各种故事,周末就带他们到旁边的巫溪县去看看风景。山里面条件差,他就想办法做各种好吃的,从伙食上不亏待老师们。每个周末他的车都是满满一车的老师,他把老师们带到县城,尝试各种好吃的,也偶尔陪他们放松放松、唱唱歌。罗媛媛老师因为晕车特别厉害,一上车就吐,带着她,5个小时的车程会变成10个多小时,就连乡里的小客车都不愿意载她,只有雷校长一个人肯带她出来。所有的老师都坐过雷校长的车,都曾在车里欢声笑语,欣赏着沿途风光,但雷校长没有要任何老师一分钱的车费或者油费。雷校长以他自己所能想象的办法关心着老师们,关心着他们的成长,他使一个村小变成了老师们争先恐后想去的学校,并且去了就永远不想离开的地方。正是有了雷校长,才能培养出最美乡村教师、马云乡村教师张玲老师。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是雷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是他朴素的教育思想。他这样来引导老师,也这样来培养学生。在这个只有四个教室的复式班里,有从学前小班到小学五年级七个年纪的52名学生,却上演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悲欢离合。全校所有的师生为一个得脑癌的学生捐助自己的零用钱,尽管很多学生自己都是贫困生,却站起来纷纷要求把自己的生活补助捐给癌症同学,都愿意陪他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有一个得了脑瘫的傻姑娘,村里人都把她当疯姑娘看待,连她的亲生母亲都不愿多管她。可是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是雷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是他朴素的教育思想。他这样来引导老师,也这样来培养学生。在这个只有四个教室的复式班里,有从学前小班到小学五年级七个年纪的52名学生,却上演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悲欢离合。全校所有的师生为一个得脑癌的学生捐助自己的零用钱,尽管很多学生自己都是贫困生,却站起来纷纷要求把自己的生活补助捐给癌症同学,都愿意陪他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有一个得了脑瘫的傻姑娘,村里人都把她当疯姑娘看待,连她的亲生母亲都不愿多管她。可是雷校长把她收在自己的幼儿小班,然后跟着上幼儿大班,后来能够正常上一年级,尽管她已经十三岁了,可是已经能够和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常交流、游戏,也慢慢懂得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新浪网独家报道了这个教育的奇迹。山里的资源太有限,可是雷校长把生活的一切都变成了现实的课程,比如摘野菜、河边烧烤,甚至是养兔子,都可以是一门生动的课程。孩子们太心疼兔子,争着给小兔子宝宝喂牛奶,结果把兔宝宝都撑死了。在孩子真诚而伤心欲绝的哭声中,雷校长教给了他们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h3><h3> 关于厚白小学和雷校长的故事我能够说三天都说不完,而每次我向别人讲起他,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在这样一个村小,我真正理解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真正涵义。这是在贫困县中第一个安装空调的学校;这是一个孩子们每顿可以吃到肉的学校;这是一个处处能见到孩子们笑脸的学校;这是一个家长迁居武汉,孩子在武汉上学以后又专门把孩子放回这里上学的学校;这是一个家家老百姓以接老师吃饭为荣的学校;而关于什么是好学校,我想这里的老百姓早就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h3><h3>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把心献给孩子”,而雷校长也是做到了把一生献给了教育。才68年的他,几年前就以早生华发。对他,我真的是心存愧疚的。人们往往只关注了乡村老师所付出的辛劳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其实他们更多的牺牲是对自我提升机会的放弃。我无法想象雷校长如果没有在这里当老师而考上了大学现在是什么样一个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牺牲是无法计算的,也是永远都无法补偿的,我真的无法为他们做更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真诚的祝他们节日快乐,好人一生平安!~~<br></h3>